导读
历史剧的回归不是复兴,而是市场潮流使然。能否把握住这一潮流,最终仍需靠作品说话。
2017年开年以来,历史正剧重新回归观众视野,CCTV-1央视综合频道《于成龙》《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热映,《大明王朝1566》在优酷的高清重播一时间引发历史剧观剧热潮。
1月24日,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的《于成龙》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收官,CSM媒介研究52城数据显示,收视率1.8%,市场份额5.27%。这档无颜值、无脸熟明星的作品取得如此佳绩,不负业界内外“佳作”赞誉。
与此同时,由丁黑执导的《大秦帝国之崛起》表现也颇为不俗,截至2月28日,视频播放量5.8亿,微博#大秦帝国之崛起#话题阅读量4.1亿,话题讨论量超过55.4万,开播后上榜微博热搜第一位。
《大明王朝1566》是截至目前豆瓣评分最高的历史剧作品,9.5分,张黎导演。其重播后捷报频传,优酷独家上线12小时后,播放量破百万,人均播放时长2.5小时,远高于一般网剧的平均值。
几部历史剧的热播一时引发热议,网络上诸如“历史剧的春天来了”“历史剧复兴”之类的呼声频起。不可否认,上述数据释放了一定的信号,在大量仙侠剧、玄幻剧充斥荧屏的当下,观众渴望更有深度、更有诚意的历史剧来改变审美疲劳,但就此得出历史剧迎来春天的论断尚且为时太早。文学评论家徐江表示,“正剧型历史剧一直是电视观众钟爱的主流剧型,但受某些客观原因桎梏、想象力施展空间比较小,所以面世作品较少,并非观众现在才喜欢。”电视剧市场每隔几年就会由某一类剧作引领潮流,近期其他类型剧相对沉寂,而高品质历史剧集中涌现,自然很容易成为话题焦点。历史剧的回归不是复兴,而是市场潮流使然。而历史剧能否把握住这一潮流,最终仍需靠作品说话。正如《大秦帝国之崛起》制片方所说:“很多时候是我们低估了观众的审美和思想境界,实际上他们的思想很多元、很清晰,他们能辨别什么是好的。”
以“史”为基再创作
有业内人士曾调侃历史剧“正不正都尴尬”。虽然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历史剧在“史实”与“创作”上难以两全的尴尬处境。历史剧太正,会让观众觉得有距离;虚构成分太多,又让人觉得有戏说嫌疑,不免被指浮夸。如何把握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是历史剧一直在求解的难题。
关于影视作品中的历史虚实,知名编剧芦苇曾这样表述,“怎样才算忠于历史?关键在于忠于历史的精神,而不是执着于某些历史细节。”真正的历史剧不是为了百分百还原,而是为了触动时代的灵魂,《大明王朝1566》中有几段体现孤独与诗意的配乐,它们皆来自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虽然这位希腊导演和中国大明王朝的历史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可是他的配乐用在剧中却再合适不过,因为深沉、隽永的感觉是相通的,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是真实的。正是因为这样“真实”的历史质感,所以观众没有去深究剧中张居正进入内阁的时间,“改稻为桑”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淳安县到底归何处管辖……在《于成龙》的编剧马连伦看来,历史剧的虚构要在对历史真实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虚构,艺术加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剧集的主题,升华主旨,给受众以心灵震撼和美感享受。他引用郭沫若先生的话来阐释“历史”与“历史剧”之间的关系,“历史是碎片化的,历史剧是越完整越优质,这就要求剧作家在碎片化的历史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完整的历史精神。”
在《于成龙》的剧本创作中,针对于成龙查办两江“鱼壳案”这部分内容,编剧进行了一定的虚构和想象,“鱼壳”确有其人,但并非剧中赫里的部下,赫里是虚构角色,虚构赫里的作用是为了将案件与“火耗银”联系在一起,给办案增加难度,由此将全剧推向高潮。
同样,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性格有些乖张的帝王嬴稷也是进行了一定艺术加工后的角色形象。历史上真实的嬴稷在一开始确实不是王位候选人,幼年成为人质,阴差阳错走向王位,却大权旁落,太后掌政,这让嬴稷与宣太后之间心生罅隙产生较量,所以剧中夸张放大了嬴稷的率性鲁莽。这种夸张和放大是为了令角色更贴近观众,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嬴稷性格中的率性与鲁莽、叛逆与率真正好与当下未磨去棱角的年轻人类似,观众在他的身上会看到某一面的自己,也因此才会在评论中昵称“熊孩子嬴稷”。
尊重史实,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历史,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此基础上,以符合历史逻辑和历史规律的方式,虚构具有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剧情和人物。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史实”与“创作”之间寻求平衡,带给观众严谨而又富有戏剧性的观剧体验。
以史为鉴 引时代共情
“历史题材有自己天然的优势”,中国艺术研究院电视研究所研究员贾磊磊告诉《综艺报》,“大家对历史的回顾和兴趣是个普遍命题,历史剧传达的是一种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借古喻今”是历史剧的一大重要功能,历史剧不单单要讲好历史,更要古今呼应,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山西影视集团董事长、《于成龙》出品人高晓江表示,于成龙的“廉洁奉公”与当下提倡的“廉洁反腐”相吻合,作品给观众带来“正能量”。《大秦帝国》则希望将“国强民自安”的道理传达给观众。
《大秦帝国》系列的制片方在阐述为何坚持做大秦历史时就明确表示,其一是对先秦时期、大争之世中秦国崛起背后的强国精神与时代精神感到震撼;其二是希望《大秦帝国》系列所表达的强国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够鼓舞当代中国人,为眼下的中国崛起鼓劲加油。
优质的历史剧反映的是深刻的人生,正如《大明王朝1566》导演张黎所言,这部戏说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历史车轮下微妙的人性。剧中的所有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矛盾综合体,而非脸谱化的好人坏人。“没有绝对的大是大非,没有彻底的正派反派,只有特殊情境下催生的人类悲情。”
以新媒体助力营销
优质内容是赢得受众的基础,用户习惯以及传播媒介的变化也为历史剧的传播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更要善吆喝,历史剧自然不能忽视新媒体这一强力“助攻”。
一些历史剧的营销团队还有些不适应这种营销策略上的变化,高晓江坦诚地说:“互联网、新媒体营销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没有太多经验。我们出了一本关于《于成龙》的宣传书《成龙记》,里面素材很全,可供媒体朋友们取用。”
如何精准找到目标受众传达优质内容,成为历史剧营销团队不容忽视的问题。《大秦帝国之崛起》的营销负责人告诉《综艺报》,《大秦帝国之崛起》的营销团队全都是90后,他们更懂得“如何玩转新媒体营销”,让“楚王”“嬴稷”“宣太后”等冷冰冰的历史人物变成“楚萌萌老楚王、地主家的傻儿子嬴稷、大BOSS宣太后”等符号化的网络红人。由于《大秦帝国之崛起》定档时间仓促,宣传团队甚至来不及进行线下宣传营销,所以他们将火力集中于互联网,不仅制造网络历史红人,更是将剧中一些“深奥复杂”的片段提取出来,发文注解,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整部剧的故事与构思。
与《大秦帝国之崛起》的主动出击不同,《大明王朝1566》重播的良好口碑是借了“意见领袖”的光。优酷相关负责人告诉《综艺报》,《大明王朝1566》网络重播后,毒舌电影、36Kr、影视独舌等新媒体意见领袖给出了很好的正面评价,对一部分年轻受众起到了引导作用。
责任坚守 不忘初心
当下市场都市、玄幻题材盛行,“‘高颜值、零演技’明星备受追捧”,而既有思想内涵,又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历史剧数量却非常稀少。一方面源自历史剧本身创作的高难度,另一方面难以对年轻观众“市场把脉”,也成为制作公司主动放弃历史题材的一大诱因。他们认为,历史剧耗时耗力,却不一定受年轻观众喜欢。对此,《于成龙》导演吴子牛表达了隐忧,“民族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年轻受众并非不爱看历史剧,而是数量太少。如果一味为了市场而市场,我们将在下一代身上付出代价。”编剧汪海林认为,“90后会看什么作品与创作者能否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有关,要是能写出高质量的历史正剧,他们也会对这样的剧感兴趣。”
“历史正剧”缺失,但广义的“古装剧”市场却依然繁荣。围绕“宫斗”“爱情”“玄幻”等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古装剧”竞相问世。有舆论称古装剧进入了军备竞赛阶段,“投资不超过3亿的还是别拍了”。
《于成龙》制片人丁晓峰认为这种观点不可取,原因有二:第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如果真的投入3亿元,并且也能回收,那没问题,但如果是用3亿投资当幌子骗人,造势宣传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观众不傻,作品能说明一切,当观众发现受骗后,丢人的还是制片方。”第二是,做事情要永记初心。“本来就是带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做历史剧,‘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作品,参与这样的比赛竞争,不是良性发展,对于历史剧和投资方都没有好处。”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李京盛认为,“中国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由‘历史剧’演化为‘古装剧’,原因是复杂的。创作的多元、审美的多样、受众的分化、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传播、IP的泛滥以及资本的涌入和流行文化、社会时尚、生活节奏等等的变化,都会对文艺的题材、样式、风格、手法产生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从文艺功能的角度来看,历史正剧的数量减少,确实是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应该面对的一个严肃问题。”但他同时也表示,不管是什么风格样式,文化引领的作用是不能缺失的。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对艺术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这四者不可或缺。
当下的影视市场,IP热盛行已有3年,观众也开始对“浮夸”产生疲软,想要向“内涵”回归。而此时《于成龙》《大秦帝国之崛起》《大明王朝1566》的热播,无疑为历史剧的回归平添了几分助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观众对架空、玄幻、穿越这类太年轻、太网感的影视剧类型,往往容易产生“类型厌恶”,因为其中确实泥沙俱下,大量粗制滥造、价值观混乱、历史常识欠缺的作品混杂其中,导致人们对这一类型的不满。实际上,无论是古装剧还是历史剧,“写什么”重要,但“怎么写”永远更为重要。
以架空题材电视剧《琅琊榜》为例,“《琅琊榜》叙事严谨、制作精良、假定性完整,而且字里行间,浓浓的中国士大夫的骨气和品行,服装、化妆、道具、场景处处都有中国文化中华美学的神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扬善惩恶”“正义必胜”的主题更是荡气回肠。人们从中并未学到什么真正的历史(当然也不排除许多历史爱好者去考证作品各种细节的历史依据),但人们感受到的是艺术的魅力,其中也包括对历史正义的信心。”
推荐阅读
两会专访 | 政协委员尹力:两条建议助力影业发展 三个规律拍好“主旋律”
两会专访 | 人大代表许婷:浙江卫视享有“好声音” 呼吁关注电视节目品牌保护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综艺”订阅号投稿及业务联络:182-1013-1956,135-2158-7321
*“综艺”订阅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网易、搜狐、百家号、UC订阅号、UC头条号、360众媒、界面等媒体平台。
现在请长按二维码图片,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