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且珍惜”,《大秦赋》开分以后,豆瓣网友给出了这样的评论——“我希望看到对这段历史更详细的描述,一个完整的秦始皇。”
全文共339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文 | 林欣古都邯郸的风沙曾在城墙外见证过一场战争。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派王陵带领秦军进攻赵国邯郸城,邯郸之战就此开始。战争进入第三年,邯郸城内已“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商人吕不韦买通守城兵吏,带着“质赵八年”的公子异人逃向城外。
漫天黄沙里,历史的洪流中伸展出一条微小的枝叶,新的故事就地书写。
1
从历史里长出来
两千多年以后,这场战争磅礴恢弘的场面,通过光影,被一帧一帧的展现在数以千万计的观众面前。战车长矛,烽火连天,井然有序的军营方阵、强攻劲弩轮番展现出冷兵器时代的魅力,这是大型史诗剧“大秦系列”收官之作《大秦赋》的开篇。苦等三年,“老秦人”们终于等来了“横扫六合,天下一统”的最终章。《大秦赋》的剧情时间衔接上一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秦昭襄王末期。赵、魏、楚三国联军在邯郸之战中的负隅顽抗,堪堪将四十五万虎狼秦师阻挡在邯郸30里外,因此一役,秦国一统天下的大计被暂缓了三十六年,直到鹿卢剑从秦昭襄王手里传到公子子楚(异人)之子嬴政后,乱了500多年的天下,迎来第一位称“皇帝”的君主。作为前三部作品的延续,《大秦赋》不单承载了该系列的大局风格和史诗意蕴,在制作品质上也实现了口碑的保障。在已经播出的几集中,无论是对道具如武器、战车等细节如纪录片般的还原,抑或是攻城的将士,从发髻、发饰、战袍、姿态都仿如对兵马俑的复刻,都将国之霸气和虎狼的凶狠显露无疑,几代秦人开疆拓土的自信,都沉淀在《大秦赋》在服化道方面极为考究的态度里。即便经历两千多年岁月流逝,在严肃历史观的影响下,《大秦赋》穿透历史的迷雾,将先秦历史风貌精准呈现,为观众建构了一个关于战国美学的想象。图/视觉中国从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到现在《大秦赋》,横跨十五年,共同刻画出秦国奋六世余烈,浩荡前行的壮阔历程。几经亡国边缘,历经商鞅变法的秦孝公,用二十年完成秦国的崛起;大争之世的秦惠文王,殚精竭虑,盼“千秋万代,大秦明月朗照之”;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纳九鼎,灭西周,激战六国,成就一代霸业;及至始皇,历代秦王“勿忘东出,天下凝一”的大志终得圆满,40余年风起云涌,扫灭六国,鹰扬天下,东出之志的传承,一下子击中人心。“大秦系列”到《大秦赋》这一部,世界观已成。这是一部真正从历史的血肉里长出来的作品,惕厉百年间,秦人风骨尽显:众志成城、开拓进取、不畏战不畏死。“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血性闪耀在诸多历史风流人物的命运起起落落间,放大来看,这段激昂澎湃的中国历史底色,早已铺满了家国情怀。2慢工里出“真”活
“一部戏就是一捧水,东滴一滴西滴一滴就没了,一点一滴,都不能滴。”《大秦赋》的杀青特辑里,导演延艺说了这么一段话,大体概括了这部剧的创作思路与原则。游弋于各种场域中,该剧的创作团队在意任何细节的打磨,也在乎整体的扎实和丰富,于是四处修补,把点点滴滴都搂进手心,再完整地呈现到观众面前。近年来,历史题材剧虽多,但尊重历史的精品正剧却极度缺乏。《大秦赋》走的是正剧路线,首先追求的便是历史的“真实感”。一般来说,越是与当代靠近的历史,越容易还原,而战国晚期距今已2000多年,先秦史书佚失严重,许多典型史实都无从考据,野史和演义的传播更是模糊了大众对“秦”这个时代的认知。因此,要从无数纷繁冗杂的历史卷轴中,梳理出一条以秦始皇嬴政为核心的主线,在艺术创作中再现战国时代的真实格局和气象,着实需要制作团队花费不少心血。为了让观众能够从荧幕上读到这段金戈铁马的历史,在整个拍制过程中,《大秦赋》的主创团队都保持着对历史的敬畏感,对史料反复考证,大到城池宫殿战场,小到食物酒器箭头,真实的背后都是大量的考究工作。跨越大半个中国堪景定位,各大博物馆、春秋战国的学术报告论坛上都留下过制作成员的身影,先秦历史研究学者和权威专家也担任了该剧的历史顾问,整个设计和制作贯穿大半个拍摄阶段,持续一年有余。近年来,因市场各类原因,小荧幕上播出的国产剧中,能够称得上历史正剧的屈指可数。《大秦赋》作为“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立项和备案,获批摄制已经十分难得,从生产流程上来讲,要求相对一般影视题材就更为严格,创作者面对的挑战也更多。《大秦赋》在剧本的打磨上历经七年,建组筹备横跨四年,为了避免现代文明的穿帮,团队还辗转上万公里寻找偏远地区做内外布景,拍摄过程里那些强烈的紫外线高温、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龙卷风、沙尘暴、大雨、大雪,都见证着这部剧集的来之不易。制作剧集的过程像是排列多米诺骨牌,各个环节相互牵制,打磨精良的视效需要时间,更需要相当的忍耐力。在追求短平快的资本市场里,时间意味着成本,意味着真金白银,《大秦赋》从开机到结束,一共拍摄了235天,而整个“大秦”系列更是历时十五载才拍完,在充斥粗制滥造、“一年一部”的影视生态里,可谓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很快,“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速度太快,能量过早耗尽,就无法沉下心来,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所以整个“大秦”系列的创作团队都选择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坚信慢工里才能出“真“活。十五年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只不过是须臾一瞬,但可贵的是创作团队在此期间,全然吸收了秦人身上的那股毅力和倔劲,始终包含一腔“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的热血,哪怕周遭看过去满眼浮躁,也要脚踏实地,耐心的一笔一划勾勒历史长卷。拒绝戏说,尊重历史,《大秦赋》的精良和优秀正在于此。拒绝过度的艺术加工,每一帧画面都不想勉强,在创作团队的匠心之下,这部剧作早已超越了对细节原貌的尽力还原,更是让观众相信,眼前所见一切,便是秦风古韵。3回溯与回归
天下苦“烂”剧久已。魔改、悬浮、穿越,这一届观众承受了太多,但凡回顾国剧的高光时刻,能经得起口碑与时间的双重考验的,均是多年以前带着厚重历史感的正剧,比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故事情节和演员表演都历久弥新,直到今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磅礴气势。尽管古装题材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依然红火,但是披着历史外衣包裹现代精神的剧集,更多以娱乐为主,欠缺虔诚与庄重。《大秦赋》作为国剧扛鼎之作“大秦”系列的回归,除了延续经典的使命外,更是填补了近几年市场严肃历史剧题材的空白。观众到底想看什么样的历史剧?《大秦赋》给了一种答案。“且看且珍惜”,《大秦赋》开分以后,豆瓣网友给出了这样的评论——“我希望看到对这段历史更详细的描述,一个完整的秦始皇。”尊重历史的真实,是一切历史剧集铺陈开来的前提。《大秦赋》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在正史的范围内进行叙事和思考的基本创作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忠于历史不代表在放大镜下的还原,“七实三虚”便是对历史进行艺术重构的原则,强调的是一种大方向的“唯物史观”。《大秦赋》兼容了艺术创作和历史真实,遵循正统历史的主流观点,工笔细描了嬴政从质赵、归秦、即位、扫六合定天下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更是通过一系列历史人物的塑造,将“老秦人”的根扎进作品里,再现了华夏民族百年不屈不饶、誓死抗争的精血魂魄。人物,就是一部历史剧的魂,刻画好人,才能出彩。《大秦赋》首播过后,观众谈论最多的除了鸿篇巨制的战争场面,就是剧中的选角。“流量”为演技让道,实力派演员们在这里迎来了“春天”。为了将角色演活,剧组还聘请秦文化礼仪专家从风俗礼制、人物仪态、举手投足、文言对话等各方面对演员进行培训。在内外兼修的沉淀中,无数历史长河的风云人物长出血肉和精气神,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慷慨悲歌里,气节让人动容。“回溯历史对于我们今天具有其深刻现实意义……”这是主创团队的观点。与其说《大秦赋》是一部电视剧作品,不如说它是一部历史教科书。通过对服化道近乎“还原”的苛求,大秦古朴与庄重的文化透过镜头画面徐徐展现,剧集中出现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制度,亦是借由电视剧内容的文化属性,彰显了延续不断的历史文明。《大秦赋》里关于先秦盛景化、美学化的想象,为剧集营造了古典、庄重、隽永的历史剧质感,其收获无数好评的背后,正是民众审美品味的提升和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既有对现代中国成就的认可,亦有对传统中国悠久文明的向往。好的历史剧,有余音,有回甘,更有延迟的震动,《大秦赋》或许就是这样一部剧集。它讲述着中国自己的历史故事,他们慢慢讲,观众认真听。(专题)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