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颁奖季,有一部电影我特别喜欢,上周末就去电影院看了它的超前点映。影片的剧本扎实,故事兼具幽默感和深刻主题,看完之后还想二刷、三刷。
没错,就是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的——《绿皮书》。
其实从海报就能看出,电影讲的是一个与种族有关的友情故事。但与我们印象中的相比,《绿皮书》最好看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采用了公路喜剧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个既温暖又平易近人的轻松故事来打动人心,让每一个普通观众都很容易理解。
本片是改编自真人真事,两个原型人物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学。
片中的黑人男主角,原型是美国爵士钢琴演奏家唐·谢利。他成名早,是名副其实的音乐神童,擅长古典音乐。
唐·谢利本人,图片来自网络
但在当时的美国,白人并不能接受一个“有色人种”在高档的音乐厅弹奏钢琴,这导致谢利的职业生涯一度无路可走。
之后他接受别人的建议,转而主攻爵士乐,并结合古典音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出了不少专辑。
唐·谢利1955年专辑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上世纪60年代初,谢利开启了自己的巡回演出,深入种族问题严重的南方各州进行表演。
尽管他知道这过程中,肯定会面临歧视甚至暴力威胁,但他一直坚信自己的表演能够逐渐让人们去除成见。
在巡回演出期间,谢利雇佣了一个白人司机兼保镖,就是故事的另一个原型人物,意大利裔美国人托尼·利普。
托尼·利普本人,图片来自网络
“利普”是托尼的街头绰号,形容他靠一张能言善辩的嘴(lip)行走江湖。因为他见多识广,身强力壮,办事靠谱,所以是谢利保镖的不二人选。
但当时有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两人出身、性格、阶层都大相径庭,托尼对谢利还抱有不小的偏见。可想而知,这一路上铁定少不了磕磕绊绊。
但是在巡回演出结束之后,两个人却成为了一对挚友。如此大的改变,都源于这场公路之旅,这也就是电影《绿皮书》的主线剧情。
本片的看点之一,便是维果·莫腾森和马赫沙拉·阿里之间影帝级的飙戏。可以说,这两个演员在片中,把精益求精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马赫沙拉·阿里为了诠释好钢琴家的角色,开拍前细致研究钢琴家的坐姿、神态,之后每次拍摄都坚持“再来一条”。
而饰演托尼的维果·莫腾森更拼,他开拍前疯狂增肥以贴近原型,并仔细揣摩肢体动作。
最后到了片场演戏时,连真实生活中托尼的儿子尼克·维勒朗格(也是本片编剧之一)都产生错觉,以为老爸就在眼前。
右为尼克·维勒朗格
而除了精湛的演技,《绿皮书》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剧本扎实,情节动人。
影片开场不久,就通过托尼去谢利那里面试的情节,直观表现这两个不同肤色人物之间的阶层悬殊。
他俩一个是受过高等教育、谈吐优雅、有社会地位的黑人;另一个则是从小混迹街头、满嘴俚语、整日为生计奔波的底层白人。
这场戏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通过道具和人物走位,突出了谢利的“高”和托尼的“低”。
这种人物之间的对比在两人启程之后更加明显。
有限的车内空间,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气场——
坐在前排的托尼,开车随意,边吃东西边抽烟,把驾驶座变成了自己的起居室,
而坐在后排的谢利,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仿佛座椅就是个舞台,窗外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在看着自己。
不过在这种张力十足的空间内,影片并没有简单粗暴地表现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是从发生在车里的两件小事说起。
有天路上,谢利从广播里听到黑人歌手的流行音乐,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听过这类音乐。托尼随即满脸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连这些都没听过?这些都是你的同胞啊!
后来,车开到肯塔基州,托尼买了一桶肯德基请谢利吃,谢利婉拒,表示自己从来没吃过炸鸡。托尼又惊讶地“指责”他——这怎么可能?你们黑人就爱吃炸鸡啊?
这两件事看着很普通,但却通过简单的对话,反映出当时美国的种族问题,其实早就渗入到大众娱乐和饮食文化当中。
像托尼这样的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黑人就该玩流行乐、吃炸鸡”,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这也是本片剧本的第一个高级之处——它用精准的细节,建构起人物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而在这之后,这种矛盾慢慢从车内,延伸到了车外。
因为托尼发现,车越往南开,越来越寸步难行。商店、餐厅、酒吧、旅馆等公共场所,都有严格的种族隔离规定。
很多时候,托尼必须把谢利送到“有色人种”专属的旅馆入住,自己再找别的住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片名说的“绿皮书”。这是一本真实存在的书,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出版,之后几十年里不断再版。
1940年版《绿皮书》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简单说,它是写给美国黑人的旅行指南,里面搜集了各个州对黑人友好的饭店、餐厅等场所的地址,以便他们在公路旅行中规避因种族歧视引发的麻烦。
托尼在出发前,就拿到了这本绿皮书,而这个道具成为片中指代种族问题的一个关键符号。
它一方面时刻提醒着托尼,南方各州对于黑人的不友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谢利稍有不慎就会遭遇白人找茬,甚至拳脚相加。
托尼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解救谢利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谢利的艰难处境,更感受到他想要通过巡演改变种族歧视的勇气。
另一方面,绿皮书也时刻提醒着谢利,自己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困境——
他虽然在纽约过着与白人同等的上流生活,但是肤色还是决定了他必须严格遵守“绿皮书的安排”,出入指定的酒店和餐厅,而这些地方的条件通常都不好;
而由于从小接受的是高等教育,谢利也无法顺利融进社会底层的同胞群体。
片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谢利不管住进哪家“有色人种旅馆”,总是独自一人买醉。身上体面的西装与周遭凋敝的环境,让他显得无所适从。
谢利的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经过不断积累,最终在巡演途中爆发出来,也就是本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对白——
“我不是白人,又不像黑人,那我到底是谁?”
由此,本片剧本高级的第二个特点也显露出来——它没有故意煽动种族情绪,而是通过人物的遭遇,去展现绿皮书“畅销”的原因,并挖掘出当时美国的种族问题根源。
对于托尼这种有偏见的人来说,肤色意味着“不同”,伴随不同而来的便是偏见和歧视。但是他们并不能切实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遭遇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是何种感受。
对于谢利这样的被歧视者来说,其实早已意识到歧视与隔离的荒谬性,但由于绝大多数同胞都选择默默忍受,并没有发出强有力的反对声音去扭转现状,而谢利自己也在纠结中选择妥协,放弃古典乐,转向“白人能接受”的爵士乐。
可以说,他的这场南方巡演,其实是形单影只的“无声战斗”。
而正是这场“黑人老板和白人司机”之间的公路之旅,让两个主角都意识到——
打破偏见和歧视的关键,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因为“不同”而控制和打压、忍耐和趋同,而是双方都挖掘到大家的“相同”,从自我改变开始,完成自我成长和救赎。
所以看到后面你会发现,托尼因为谢利的音乐才华,开始对他无比敬佩,不再用种族歧视的词汇,逢人介绍自己的老板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
而谢利也被托尼的直率所影响,慢慢从身份认同的纠结中走出来,最后在歧视自己的餐厅高调罢演,转而来到一家黑人酒吧,用肖邦的《东风练习曲》,赢得了同胞的喝彩。
在我看来,这也是本片剧本的第三个高级之处——
我们都知道公路片的套路,是主角在旅行中获得成长、完成自我救赎。但《绿皮书》并没有尴尬的套路感,而是通过前面一系列的人物刻画和情节铺垫,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故事的核心主题。
更难得的是,整个故事来源于真人真事。
它让每个观众都感受到,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在于,永远都会有人鼓起勇气站出来,去尝试对抗偏见与不公,
它也更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方式,就是承认并包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去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点,触摸对方内心最善良的本质。
不夸张地说,《绿皮书》的精彩之处,今天并没有说完。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因为这部豆瓣8.9分的奥斯卡影片,即将在本周五正式公映,这也是内地观众史上最快能在电影院看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绿皮书》终极预告片
所以,觉得今天文章看得不过瘾的小伙伴们,不妨和自己的朋友一块走进电影院,去感受《绿皮书》里面真挚而又温暖的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