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无憾,那该多无趣啊!”
小编一直觉得,这句话只是人们对自我生活中的无能为力表示自我安慰罢了。
有多少人的一生能毫无遗憾呢,而那些遗憾又能有多有趣…
这世间有那么多的遗憾,大抵都在告诉你:有些人或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也回不来了,可你能感觉到,真的很痛很痛…
今天的这部电影,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光看着就能感受到那种疼痛——
《看不见的女人》
1950年,巴西,里约热内卢,
尤丽狄茜与吉达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亲姐妹,他们生活在一个比较保守的家庭。
虽然家风传统,俩人却各自怀揣梦想:
姐姐尤丽狄茜想成为一名钢琴家,希望将来能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奏…
妹妹吉达却大胆奔放,渴望追寻真爱,希望能够和自己爱的人天长地久的在一起…
她们既是亲人,也是闺蜜,一起成长,一起欢笑。如同很多女生的友谊,她们也喜欢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
比如,妹妹遇到了心仪的对象,她还会将恋爱的细节告诉姐姐,
而姐姐也会为了妹妹能够顺利约会,在家人面前帮她打掩护创造出门的机会…
只是,那次约会之后,妹妹再也没有回来,
等到半夜准备给妹妹开门的姐姐,却只等到了一份告别信:妹妹和一个水手私奔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姐妹两人的永别…
随后,姐姐尤丽狄茜在家人的安排下结婚了,
新婚夜,在她身体很不舒服的情况下,她的新婚丈夫粗鲁的夺走了她的第一次…
之后不久,妹妹吉达独自一人回来了,这时候的她已经怀孕了。
当她挺着大肚子一脸笑意的敲开家里的门时,等待她的,却是父亲用刮鱼鳞的手甩过来的巴掌…
因为父亲觉得,她私奔、未婚先孕的这种行为会让家族蒙羞,
所以直接选择跟她断绝关系,并把她赶出家门,甚至还骗她说,姐姐结婚后去了维也纳…
尽管母亲很心疼她,但在父亲的淫威下,却敢怒不敢言,甚至都不敢告诉尤丽狄茜…
无家可归的吉达被迫住进了平民窟,并独自一人在医院生下了儿子。
可一贫如洗的她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体面地养活自己和孩子,就在她准备抛弃孩子时,她遇见了菲诺美娜,并与之相依为命。菲诺美娜是这个房子的主人,自己无法生育,却收养了许多孩子,
她给了吉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而吉达觉得,菲诺美娜既是她的母亲,也是她的父亲,更是她的姐妹…
他们相互扶持…
尽管生活有诸多的不如意,但吉达任然非常想念姐姐,
她会经常给姐姐写信,并寄给母亲,希望能转寄到姐姐的手里,
就算希望渺茫,从来也没收到回信,她也没有放弃,
她拼命的攒钱,希望将来能够亲自去趟维也纳看看姐姐…
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一直相依为命的菲诺美娜病了,临终前将房子留给了吉达,
由于两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只能以身份对换的方式来完成房子的继承,
于是,菲诺美娜一旦过世,妹妹便“消失”了,剩下顶着“菲诺美娜”名号的吉达继续活着。
然而,她不知道,这个决定等于间接地杀死了姐姐…
姐姐尤丽狄茜的生活并没有她想的那样幸福,
在当时的社会下,女性的一生在由父系当道过度到更惨烈的夫权至上后,注定迎来更加悲剧性的宿命。
尤丽狄茜的丈夫不支持她成为钢琴家,甚至会在她弹琴时脱下她的裙子求欢,将妻子视为自己随时随地发泄欲望的工具。
以至于,尤丽狄茜的生活过的非常压抑,她觉得妹妹吉达是唯一能懂她的人,也是唯一会支持她的梦想的人,更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所以,她找了私家侦探来寻找吉达的下落…
直到那一天,尤丽狄茜终于通过了音乐学院的面试,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
她开心的笑了,自打结婚后,她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尽管父亲和丈夫都不同意她去上学。
也是在那一天,她接到了私家侦探的电话,听闻了妹妹吉达的“死讯”…
尤丽狄茜彻底的崩溃了,她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心爱的钢琴,
她觉得,那个一直鼓励她追寻梦想的支柱倒塌了,
一切仿佛都在破灭,期待的重逢,理想的实现等一切都在灰飞烟灭…
直到60多年后,此时的尤丽狄茜早已白发苍苍,丈夫也去世了,
她和孩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密码箱,打开之后竟然全是吉达写给自己的信件…
而且,每一封信上都有来信地址,就在这个城市…
当她在女儿的陪伴下,颤颤巍巍的找到那个地方时,见到的却是吉达的孙女,
那是一张风华正茂的脸,没有鹤发,没有皱纹,眉梢眼角皆是俏丽风情,一如她记忆中的妹妹。
尤丽狄茜用颤抖的手紧紧拥抱着女孩,喊道:“吉达”…
这部电影改编自玛莎·巴塔莉娅的小说《我的隐藏人生》,还入围了第72届戛纳电影节,荣获一种关注大奖。
戛纳加持,口碑不俗,它在同年深圳场的巴西影展被定为开幕式影片。
然而,影片出现了让影迷很不愉快的技术问题——里面的大尺度戏份,做了消声和毛玻璃遮挡处理…
由于众主创就坐在台下,因此场面相当尴尬。
可是当看过电影之后,你会发现那些所谓裸露镜头的存在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因为这就是一部探讨女人和男人,以及女人所扮演的角色的电影。其实看完整个影片,不难发现,谎言和家庭是构成这部片子的重要要素,尽管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女性不友好”的镜头,例如直接的性别歧视;单亲妈妈的护照问题;出卖肉体换取资源等…她们或听之任之的处事方式,任由父权社会下男性摆布的性格,或者用乖张坚决的姿态抵抗周遭一切,被现实重锤却仍不回避的态度,从本质上说就像是同一个人。现实中渴望逃脱的愿望由另一人实现,这种矛盾的感受和思想带有极端的同化,却又无法避免地合二为一。也正因为此,才导致了姐妹两人至死都未能相见,各自都成为了对方最大的遗憾,甚至,都没有机会得到一句抱歉…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