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主角,能不能撑起一部电影,是可以的,
一位美艳的好莱坞女星,可以不可以创造票房小奇迹,也是可以的!
比如布莱克·莱弗利,2016年的《鲨滩》,
六月底上映的小成本电影,票房却在当时仅屈居于同期的《独立日》、《盗魔团》等,
可以说,布莱克·莱弗利用7分身体,3分演技,撑起了一个票房小奇迹!
而近期的一部火爆R级片《安娜》,
同样得到了广大影迷“宅男”的关注。
到底这部《安娜》可以看什么?
可以看到美得不可方物的模特萨莎·露丝,
可以看高难度暴力摔跤(主要因为女主太高)、也可以看特工仿宫廷反转大戏、还可以看一女御两男的揪心虐恋。
特工、动作、反转、虐恋……
该片把这些B级clut元素拼贴起来的手法,可以出自任何一个普通导演之手,
可这个导演偏偏是那个号称只拍十部电影的吕克·贝松,那个惊为天人、带给我们童年集体幻想的吕克·贝松。
而《安娜》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不免唏嘘的背后,是吕克·贝松的彻底迷失。
一、迷失的意识形态是话语主导能力的枯竭。
少年的安娜在车祸中丧父丧母,叛逆的她在军事学院退学后,结交了个混混男友开始吸毒物并自暴自弃,
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抢劫下,她摆脱了渣男,加入了俄罗斯的特工组织。
自此,她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仅仅一年的军事训练让她身手了得,
桀骜不驯的性格让她左右逢源,意想不到的超模身份让她杀人如同砍瓜切菜,美貌如同天使般的脸庞让对立男特工像傻子一样任她摆布。
残酷的杀戮中,她来去自如,就如同控棋大师,
就算偶尔的事故也逃脱不了她的大局观,
而这样厉害的人物,想要得到的仅仅只是“人身自由”。
对,什么都可以和自由相关,
就像评价大卫林奇的电影都和梦境有关,评价是枝裕和都和温暖结缘,
但是电影本身,却不能粗鄙的用一个词来替代。
从始至终,电影一直避开的,也是这个女性最终述求:
人在突降灾祸后,如何重拾生命。
我们期望看到的是她面对极大挫折后迎难而上勇气,
也可以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把丧贯彻到底,而不是所谓的自由,
让所谓的自由引导而来的无穷打斗,是刺激观众神经而掩盖粗劣叙事的狡猾手段,而电影的low正是来源于此。
换句话说,这道命题作文从一开始就“跑题”了…..
二、《安娜》丢失的,是电影的创作之魂。
首先要肯定吕克·贝松是一个类型片导演,
在电脑技术并不发达的那个年代,惊鸿一瞥的《第五元素》里,飞行的寿司轮船、外星人的歌剧魅影、神奇的化妆术……
每每聊到这些点,都是我们眼里放光和《星球大战》有得一拼的期待,
它充满的幻想力和想象力,是让我们认定,他,这个胖子,就是能和好莱坞分庭抗礼的那个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早已预计到自己捉襟见肘的未来,他立下了十部电影之约,
所以,他的前十部都是一场有预谋、有表达的高质量作品,可他却食言了,
大制作如《千星之城》扑街,小制作如《别惹我》不知所云,
就第十九部电影《安娜》而言,小到叙事、人物;大到故事、主题都跌倒谷底。
从叙事来讲,故事在每次反转之后,都毫无新意地闪回重述,
对稍微有点观影阅历的影迷来说都备受煎熬的,先不论这种反转是否高明,就反转的运用上,《安娜》简直是烂到家了。
可以这样说,从吕克·贝松的十部电影之后,每部都电影几乎都致敬了自己,
《千星之城》视觉奇观上致敬了《第五元素》,
《超体》在意识层面上模仿了《圣女贞德》,
而《安娜》几乎就是生产流水线下的一件商品,
在这个印有吕克·贝松头像式的生产流水线上,他只复制自己,
而这样的复制,材料是廉价的,制作也是粗陋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安娜》:
它就像孩子一样在简单得模仿,而它却始终成为不了谁谁谁,
它丢了她的魂,那种电影创造梦想,分享梦想的魂。
三、动作电影却败于动作。
既然是动作电影,肯定逃不开动作设计,
在《第五元素》之后,善用美女模特的吕克·贝松有意地避开动作场面,讨巧的用一些花活来代替这些复杂的设计。
因为要求高个子做快速动作,就如同逼矮个子穿长衣一样难看,
身姿挺拔的模特演员可以跳出优雅的华尔兹,但如果舞种换做恰恰,可就另当别论了,
可是《安娜》非要触碰人之不敢为,所以120分钟下来,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
除了几个比较现代的格斗技巧外,充斥着几乎是七八十年代香港动作电影的套路王八拳。
所以,让特技演员来迎合安娜缓慢拳头的感觉就相当明显,
乏力的动作,别说是夺命剪刀绞难以让观众信服了,就连女主想要杀只鸡怕是都困难,
再别说穿着高跟鞋的她,可以以一己之力突破十几个壮汉的大巴掌了。
像吴京的《战狼》一样,我们不用管剧情的bug和那些所谓民族仇恨的宣泄,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部动作电影,只要动作能到点,基本上也能买账,
而《安娜》的动作戏,我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笑?
四、最懂女性的导演敷衍了女性。
在女模特的塑造上,可以这样狂妄的说,吕克·贝松可以是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在他的调教下,往往作为花瓶存在的这些美人,突然就生发出灵性和生命力,而这样的灵性,是通过多面性来表达的,
但是这样的灵性,在《安娜》里几乎荡然无存。
红颜秀影不禁想问,相同的佐料,还是那个配方,
为什么《安娜》却变了味道?
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女性多面性的切割化处理。
在《圣女贞德》里,曾经探讨过:
如果把这个世界的主导权交给一个女人,她同样也可以做出像男人一样残忍的事,
从开始坚定不移认定能和上帝交流,把自己的仇恨强加到正义杀戮战场上的贞德,在经历战场和审判后,她不断地审视自己代表的正义是否是真正义,
这样的多面化处理方式让贞德的形象丰富,她就像一个真实的女性存在。
反观《安娜》,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反思和救赎,
这次,这个最懂女性的男性导演,在商业领域上偷了懒,
并敷衍了那些期待透过他来发声的女性,她们的声音被刺激的表象掩埋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