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先从一个古希腊的神话说起。
古希腊有个塞浦路斯国王,性格孤僻,喜欢独居,为了排解心中寂寞,他就用象牙雕刻了一个美女,并且爱上了这个雕像,后来他祈求爱神阿芙洛狄忒给这个雕像生命。最后,爱神被他的诚意感动,答应了他,国王如愿以偿,娶了雕像美女。
这个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由此得名,意思是,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产生作用。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1968年,罗森塔尔带助手们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他们在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并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一次“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不要外传,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这份名单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0%,其实,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的,校长和学生都不知道,罗森塔尔根本没去看测验的成绩。
奇妙的是,8个月后,情况果然有些变化。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名单上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加外向,求知欲和自信心都变得更强。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面对这个结果,罗森塔尔还提出一个词,叫“权威性谎言”。他认为,他对于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权威,将“你最有发展前途”的“谎言”传递到(老师通过情绪和态度)那些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身上,最后这些学生真的变成了这样的人。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原始、也最重要的权威,就是父母。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其影响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今天的文章,我以电影《童年的许诺》为例,来说说父母的期待是怎样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的。
1.母亲的期待,孩子的誓言
电影改编自全法国中学生指定重点读物《我答应》,书中描述了罗曼•加里成为法国文学巨擘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与母亲之间至情至性的动人回忆,这是一部横跨二十世纪的史诗巨作、喜泪交织的亲情暖心电影。
罗曼·加里(Romain Gary,1914.5.21-1980.12.2)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的童年时代在俄国和波兰度过,1926年移居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赴伦敦投奔戴高乐,加入了“自由法国”空军,转战欧洲、北非和中东,获十字军功章和代表法国最高军事荣誉的解放勋章,成为空军英雄。同时,战后二十年间在外交界工作,曾任法国驻洛杉矶总领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外交家。在文学上堪称伟大作家,1945年发表处女作《欧洲教育》,一举成名。长篇小说《根深蒂固的天性》(1956)和《如此人生》(1975)荣获龚古尔奖,他是龚古尔文学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奖的作家(一次本名获得,一次以笔名获得),真正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是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答应》(1960)。
罗曼取得的这些成就,就是母亲对他的期待,也是他当年的誓言。
可见,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待,发出了什么样的预言,对孩子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2.最好的期待,是我信任你
影片中的母亲妮娜,看似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罗曼身上,这让很多观众感觉不适,认为她在控制孩子,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而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一,妮娜对罗曼的期待,源于满满的爱。
有的父母可能也会说,我期待孩子变得更好,也是因为爱他们,但这些父母有没有想过,他们为自己的期待做过什么。
对孩子有期待,不单单是发出期待而已,还要为孩子提供完成期待的条件。当父母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时,有没有像别人家父母那样为孩子辅导功课、想办法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以及真正为孩子提供有实质性的支持等等。
影片中的妮娜,作为单亲妈妈,在尽力为罗曼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更换城市和职业去尝试赚更多的钱(妮娜卖过帽子、做过销售、投资过房地产、经营过酒店等)、从小注重对罗曼的教育(学习深造、懂得社交礼仪、练习射击、不断写作、成为勇士等)、不想给罗曼增加负担,隐瞒病情,包括最后离世的消息,这些都是为了让罗曼安心完成梦想,更重要的是,她会及时给予罗曼真诚的鼓舞,在去世前几天还写好250封信,托朋友定时寄给罗曼,因为她知道罗曼需要她,这些发自内心的付出,都是对“我爱你”的诠释。
原因二,妮娜对罗曼的期待,源于“我信任你”。
父母作为权威,传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期待,还有“我信任你”。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最好的期待,是我信任你。”
很多父母在意识上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里传递的却是负面期待。
比如,那些期待孩子卓越的父母,可能是这样的逻辑:他们很少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不优秀,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更好。结果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失败,而另外少数人就算是表面上成功,外在标准上变得卓越,其内心深处会无比自卑。因为孩子会认为,父母给他们的期待还是“你怎么这么差劲”,而这就是不信任孩子。
影片中的妮娜,给予罗曼的就是绝对信任。
在罗曼10岁的时候,面对邻居的恶意举报,妮娜就对着周围邻居说到:“你们看清楚了,这是我的儿子,他将来会是法国大使、荣誉将军、作家!”这并不是妮娜赌气说出来的“豪言壮语”,而是发自内心的信任话语。
这样的信任,就是信念。
在之后的生活中,妮娜就是为这个信念努力着、付出着、生活着。
对于罗曼来说,在生命最初,遇到这样一个满心喜欢自己和信任自己的母亲,就是最好的命运馈赠。
可见,权威期待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权威者真心的付出,以及对对方的真诚信任。
3.自我实现的预言,满足母亲的期待
前面说了,作为权威者,想让自己的期待发挥作用,需要真心喜欢和信任对方,并付出努力,这样才能带来积极的影响,而想要真正产生罗森塔尔效应,还需要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对方“答应”这份期待。
也就是说,权威者发出的这份期待,对方是认同的,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就像影片中的罗曼,在他们母子被迫前往法国时,他“发誓要扭转局面,让世界为妈妈臣服,我要让她的牺牲有意义,要配得上她”,这就是他认同了妈妈的期待,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后面我们也看到了,罗曼确实在履行着自己的誓言。
当他在巴黎深造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笔端,短篇小说《风暴》就是在那时发表的;在战场上利用牺牲休息时间创作《欧洲教育》;作为“自由法国”空军,不怕牺牲奔赴战场……,这些都是他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这个誓言。
罗曼把母亲的期待,变成了他的“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指的是,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
罗曼时常提醒自己要把作家、军官和大使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妈妈因扎伦巴求爱气愤时,罗曼告诉自己“我得成为法国文学的天才,写出传世之作”;在巴黎读书时,他想着要让妈妈看到自己写的小说;在服兵役期间,他想着要被授予军衔,满载荣誉回家;在和妈妈最后分别时,告诉妈妈“我会奋斗到底的,我会完成你所有的心愿的”;在奔赴战场的途中,还在潜心写作。
这样的付出和努力,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之所以没有成为现实,除了父母对自己的这份期待付出不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根本不认同,且不愿为之付出行动。
写在最后:
其实,从罗森塔尔效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于镜子的隐喻,即权威的人就是我们的镜子,当我们得到赞美的时候,相当于我们从镜子里照见了自己是好的,但当我们得到批评的时候,镜子里照见的自己就是坏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积极期待,就会传递给孩子“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这对孩子自信的建立是极其重要的。
自信,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就像武老师说的:“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成为了自己的认知。而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我们不断地去追求我是对的,我的认知是正确的,那么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
可见,自我实现的预言,很可能有权威期待的力量,而自我实现的完成,更离不开自己的选择和付出。
影片结尾,罗曼这样表述:
我做了她要求的一切,我什么都做到了,可她不在了,她什么都没看到就死掉了,她永远都不知道我实现了诺言。生命无常,让童年的承诺无法实现,在那之后,你便会空虚饥饿直至生命终结。每当一个女人揽你入怀,诉说心事,那不过是残羹剩饭,她们用温柔的嘴唇说爱你,但你深知,很久以前你就找到甘泉,并一饮而尽。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妮娜在罗曼心里的重要位置,无人能够替代,但我想说的是,作为成人的罗曼,自己应该尝试从悲伤中走出来,因为过好余生,也是在兑现自己童年的诺言。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为人父母,就应该给予孩子发自内心的积极期待,并尽力为孩子创造实现期待的条件,信任孩子,爱孩子;
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过来自像父母那样的积极期待,就应该通过自省形成自己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当我们说了一句话,我们就会爱上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我们会把事情朝这句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我是对的。
那么,现在就去找到那个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吧。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