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国内最牛大学:老师出自中央,教材是毛主席著作,培养出二十多万干部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所非常厉害的大学,校干部直接从中央领导人中选调出来,毛主席的著作是必不可少的教材,抗战八年,这所大学总共办了八期,直接培养出的干部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各个抗日根据地的骨干。
可以这么说,虽然今天我们国家拥有数不胜数的大学,但那所大学仍然是“最牛”“最厉害”的,完全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
最牛大学的由来
由于抗日战争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很多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开始以为战胜日本侵略者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事情,后来发现打了一年又一年,我们失去的城市在逐渐增加,于是大家又悲观起来:到底能不能战胜日本侵略者,国家会不会亡,许多人心里都没有底。
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刻,毛主席站了出来,并且迅速发表了《论持久战》后,这才逐步让国人重拾了抗战的信心,也让国外很多人对毛主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毛主席看问题非常准,也非常深远。他在抗日战争还没有完全爆发的时候,就做好了持久抗战的准备,后来,正如毛主席所料想的那样,抗日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
随着日本侵略者的不断推进,抗日前线和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需要越来越多的干部投入。可是,当时组织拥有的干部队伍根本没办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毛主席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时常呼吁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国共内战期间,也时常大胆起用俘虏和起义部队。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就面向全党主张:“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就将先前的呼吁付之行动,他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亲自抓这项工作。于是,为了培养出各种符合当时情况需要的干部,毛主席决定在延安开办各种类型的学校。
可是,当时的延安与很多发达的城市相比,地理位置显得偏僻不说,交通非常不便,而且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加上战火纷飞,总之,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根本到不了延安。
可令人感动的是,国难当头,很多爱国人士和知识青年却不顾千里迢迢,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从全国各地陆陆续续的奔向延安。
为什么落后艰苦的延安会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有一位青年给出了令人落泪的回答:
卢沟桥事变时“我在上海,立刻我就去南京投效工作。但是在南京,什么也没有——只有老官吏、老官僚。屡屡总是叫我们在一个办事处里等一等,于是,明天再来。很多人是这样走掉了。”“我们中间的许多人,都觉得顶好只有向第八路军学习。延安的领袖们有伟大的政治经验,而且特别精于游击战术和民众运动。我们到西北来学习这些东西。”
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刻,每一个热血青年都想为祖国尽一份力,他们以为当时作为执政党所在地的南京会需要大批的青年,所以他们去了,可是他们的满腔热血却只是打在一团污浊的棉花上,手虽然不疼,但悲愤却沉在心底,无法排解。
青年想要出力报国,老官僚却想的是年轻人跑来抢饭碗了,必须婉拒。而此时,报国无门的青年却看到延安伸出的欢迎之手,试问,谁会不心动呢?
青年自始至终都不怕吃苦,无论是那个时代满怀抗日救国热血的青年,还是为抗疫奋战一线的我们这一代,怕的只是满腔热血一次次遭到无情打压,无情嘲讽。
很多青年带着简单的行李,装着沉重的报国之心,来到延安时,看到的是和南京政府截然相反的场景,这里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人人相互尊重,人人平等,相互帮助的新天地,新场景,那种无比震撼的情绪完全清洗掉了一路的辛劳,只剩满心的期待。
很多年后,摄影家吴印咸回忆起这段往事,写下了这样的真挚话语:
“深厚坚实的黄土,傍城东流的延河,嘉陵山上高耸入云的古宝塔,以及那一层层,一排排错落有序的窑洞,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新鲜。特别是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唠家常,谈笑风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作为中央领袖的毛主席不仅平易近人,还非常珍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毛主席常说他们是革命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倡导开办各式各样的学校来培养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为各方各面的专门人才。
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出人是要紧的事,出了人便可以派出去”。
于是,在毛主席的亲力亲为下,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开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青年干部训练班、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女子大学等等。
而这些学校中,最牛,最有影响力,培养出的干部人才最多的,要数排在最前面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所大学是为了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而专门建立的,它的前身是响当当的“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在1937年1月20日才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抗大有多牛呢?
第一,师资队伍出自党中央
为了办好这所大学,也为了培养出一批抗日前线急需的干部,毛主席和其他的中共中央领导直接在中央领导层中选调出出色的干部来担任抗大校干部。
这些被选调的干部必须符合两项要求:首先,要经历过战争考验,也就是说要有实战经验,不得入选。毕竟是为了抗日前线培养干部队伍,面对的是真刀真枪的敌人,来不得一点马虎。
其次,必须是具有军事或者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毛主席在“三湾改编”时就制定了党指挥枪,军队的绝对指挥权归党。而作为专门为抗日前线培养干部的学校,不仅要教授军事方面的课程,也要有政治工作方面的课程。
也就是,在作战部队中,我们有作战指挥的首长,也配有负责政治生活的政委,用我比较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负责“武”,一个负责“文”,文武搭配,相互合作,相互协调。
可以说,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领导人为了选拔出抗大的校干部,可谓是精挑细选,用心良苦。
最后,在中央领导层中真正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干部有刘伯承、林彪、罗瑞卿、徐向前、张际春、滕代远、何长工、李井泉、彭绍辉、许光达、莫文骅、李志民、胡耀邦等等。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被选调当校干部,都是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大人物,十大元帅就占了好几个,可谓是众星云集。
抗大的校干部都是出类拔萃的,抗大的老师也是从大后方请来的,有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等学者。
第二,教材是毛主席的著作
抗大的师资队伍够厉害了吧,但没想到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是由毛主席担任。毛主席秉持着“这是共产党的大事,不是小事”的原则,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紧抓抗大的各项工作。毛主席还时常叮嘱选调出来的校干部:不仅要抓紧,更要抓好。
而毛主席也说到做到,制定出了非常有前瞻性的校训和教育方针。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教育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
毛主席发表的很多著作是抗大的必读教材,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
当然,以今天的视角看,毛主席的这些著作高深莫测,实在难懂,肯定很难理解。但是别忘了,用今天的话说,抗大的老师都出自中央,毛主席还常常去讲课,换句话说,教材的作者就是老师,还担心读不懂吗?
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的《毛泽东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羡慕无比:
毛泽东和党中央一些负责人,经常为抗大讲课。毛泽东后来回忆:“那时我可讲得多,三天一小讲,五天一大讲。”他讲课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军事、哲学、历史等,其中主要是谈战略问题。
毛主席博览群书不说,演讲能力还出类拔萃,曾经作为国民党宣传部部长出身的他,在日后的长期锻炼中,更加造就了卓尔不群。
毛主席的讲话非常具有感染力,就像后来刘白羽回忆时还非常激动的说道:
“当讲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候,毛主席安详而沉静地朝前望着,举起右手掌慢慢向前方推去,这是推动历史前进啊!这时你的心情特别庄严,什么艰难险阻,困苦重重,都不在话下,就是付出生命,也会马上站起毅然决然走上前去。”
所以,来到延安的热血青年们,虽然沿途吃了很多苦,经历了很多,但有幸进入抗大,实在是足以抵消一切艰难困苦。想象一下,读的是毛主席的著作,讲台上常常可以看到毛主席的身影,校园里时常可以看到大名鼎鼎的很多中央指战员,实在是莫大的幸福。
毛主席常常叮嘱“提高战略空气”。他语重心长的说“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当的安置小东西。即使当个排长也应该有全局的图画,也才有大的发展。”
原来,我们今天常常津津乐道的要有“大局观”,要有“格局”,毛主席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早已了然于胸,并且付之行动。
作为校干部,也作为一名教师,毛主席还对抗大的学生提出要求: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在军事上要努力学习军事理论,这些都是战略问题。
毛主席对抗大的学生影响有多大呢?
有个学生毕业后还给毛主席写信,开心的分享道:
“过去未到这里以前,在外边(指非特区)看过很多的书报杂志,五花八门,懂得了不少,可是抓不住中心,摸不着方向。但是到了这里以后,就学到了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知道了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已经作为多年领袖的毛主席,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崇高地位的毛主席看到来信后非常满意,开心的说这位学生学习到了“重要的中心的一点”。
此时,毛主席的身份不是一个领袖,而只是一个老师,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的成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开心,而给出恰如其分的点评。
不仅如此,作为领袖,每次抗大举行开学典礼或是结业式时,毛主席都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因为他觉得学生的开学和毕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毛主席到会了通常都会发表讲话,言语中满是鼓励学员的话语,要他们在学校要好好学习,迈出校门就要向社会学习。
毛主席还说向社会学习也就是“那是无字之书”,他像一个大家庭的长辈,给即将出门谋生的晚辈告诫一样,告诉抗大的学员们:革命的道路如河流一样曲折蜿蜒,要准备走“之”字路,走“之”字路,这是世界上任何事情发展的原则。
作为领袖,也作为老师,毛主席在政治上十分关心知识青年,常常勉励他们奋斗,鼓励他们进步,也非常注重在他们之中开展党员工作。
作为求学路上的过来人,毛主席叮嘱党组织的负责人:这批革命青年千里迢迢来到延安不容易啊!从西安到延安走了八百里,这就是一个考验,政治上不坚定是走不到的。要好好教育、培养这些人,尽快发展他们入党。
看到这里,不禁令我想起之前写过的一片文章《毛主席给徐海东下的一道指示,惹哭了三百多位长征老革命同志》,当时徐海东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三百多位老同志时,毛主席斩钉截铁的给徐海东下指示,要求徐海东给老同志仔细解释,安排工作,恢复名誉。
毛主席的理由很简单,他们都是参加过长征,没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是不可能完成长征的,因此,他们的革命信仰没有问题。
时隔几年,面对千里迢迢赶来延安学习的青年,毛主席也给予了非常多的尊重和信任,甚至可以说是“珍视”。
很多年后,曾经在抗大学习过,也在抗大工作过的李志民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然是满满的感恩:“现在我们再回顾四十多年前这段历史,就更感到当年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待知识分子大胆信任、大胆使用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当年不搞五湖四海,而搞‘孤家寡人’的关门主义,把从国民党统治区来的知识青年,或是在政治历史上沾点‘灰尘’的青年统统拒之门外,我们就组织不起来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巩固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当然,毛主席自始至终都一直在强调组织的纪律性。对于知识青年,毛主席爱才也惜才,对于抗大的党员干部,毛主席的要求就非常严格,倘若他们之中有人犯下了不容赦免的大罪,无论曾经在革命历史中拥有多少功绩,毛主席也要求必须严惩不贷。典型案例要数黄克功。
第三,抗大培养出二十多万干部
从师资队伍出发,再到教材的选拔,抗大已经足够牛了。但其实,抗大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就是培养出的干部数量“史无前例”。
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大前前后后也办了八期,这八期中,抗大一共培养出来的干部高达二十多万,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奔赴到抗日战场的前线后,也成为了骨干,不仅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而且对后来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前没有读这本毛主席的传记时不知道,当时在看《我的团长我的团》时,被那句“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书桌”而痛哭流涕,如今才知道,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毛主席和一众将领们,其实在延安为国内的莘莘学子支起了书桌。
后来,局势的不断变化,加上抗大的名声逐渐打响,为了实现理想抱负前来延安的青年越来越多,单单一所抗大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青年群体,于是,中共中央又创办了一所新学校:陕北公学。
就像当初紧抓抗大一样,毛主席和一众大将也紧抓陕北公学,毛主席还对陕北公学给出过很高的评价“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创办陕北公学的四年时间里,先后培养出一万多名干部。
还有后来的鲁迅艺术学院,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等,据统计,六中全会召开时,这些院校已经培养出的干部高达几十万,共产党员就有二十五万人。
如今,有幸生活在和平、繁荣国度的我们,拥有了数不胜数的大学,占地面积越来越大,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可回过头去看看,真正能够和抗大媲美的学校,却罗列不出一所。
抗大毕业的青年,很多前往抗战前线,或者分散到全国各地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而如今,科技在发展,国家在变强,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却找不工到作,挑灯夜战拼尽全力想要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却还要被嘲讽为“小镇做题家”,或者不愿意脱去长衫的孔乙己,似乎,当代大学生的出路越来越窄了!
还是,只不过是我自己的错觉,而已!
参考文献:
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毛泽东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