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挥师南下,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攻入越南,一个月便将嚣张的越南打回了原形。然而我军回撤之时,自以为有苏联撑腰的越南不甘失败,又大肆侵占边境地带高地,并大修工事继续与解放军对阵,自此,这场战争又持续了将近10年。

很多人以为我军攻势凌厉,每每都是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实则在后面的轮战中艰苦卓绝,战场环境之恶劣触目惊心。我们先来看几组照片对比,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猫耳洞,也就是中国军队轮战期间普遍运用的一种隐蔽工事。

与这些作为参观景点的工事相比,大多一线的猫耳洞狭小简陋。当时前线曾流传一句话,那就是普通人在里面呆不了5分钟。然而我们的战士却要在里面坚守几个月,有的甚至需要整年坚守。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战火中的猫耳洞,猫耳洞最早出现在抗战时期,主要是为了抵抗日军的猛烈炮火,后在解放战争中被粟裕将军推广至全军,巅峰时期则出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用今天的话说,猫耳洞的故事在当时能够霸榜热搜。猫耳洞,外形酷似猫耳朵,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洞口很小,进出都要猫腰甚至趴下。一般开设在土质好的向阳面,背风能够见光,主要用来防炮、藏身、储存弹药粮食。

由于云南、广西多山,大多为喀斯特地貌,山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溶洞,因此连同小型天然洞穴一起,通通被称为猫耳洞。既然猫耳洞这么憋屈,为什么不将它挖大一点呢,我推测战士们很想挖大一点,但在山上挖洞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越军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无动于衷,因此很多洞只能就着现有的天然洞口,稍微加以修饰扩大。小的只能容下一个人,大点的能容下几个人。

那么为什么不将洞口开的大一点,让战士们进出方便一点呢?这就牵涉到它的隐蔽性,本身它既是工事,越小防弹效果越好,也是战士们的休息地。在两山轮战的前几年,越军特工神出鬼没大量渗透,一旦暴露洞口,越军就会偷袭。越南人少兵少,但拥有跟法国美国打了几十年仗的丰富作战经验,因此越南在六七十年代大力发展特种兵,其单兵作战水平就连美军特种部队也心存忌惮。当时我军与越军对阵,哨所距离近的只有七八米,彼此说话对方都能听到,远一点的也就几百米,一旦洞口暴露,只要扔进去一颗手雷,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当时也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洞口低矮狭小,常常还要覆盖杂草树枝伪装以至于许多新兵初上战场的时候,前面几天夜里根本不敢睡觉。

那么猫耳洞到底有多艰苦呢?两山轮战期间,最残酷的战斗在八里河那拉战场,去的人可谓九死一生,因为越军占据高地,我军哨所正好在其火力覆盖之下。抛下双方开战和越军偷袭不说,单说洞内战士们的生存,由于洞穴狭小低矮,战士们睡不能直躺,站不能直腰,进出都要爬或者弯腰,那种憋闷难受的滋味如同受刑,常人根本无法体会。在这里,常年温度28度以上,洞内温度四五十度,出洞有生命危险,藏洞内汗流浃背。

一批战士轮战3个月到半年不等,战士们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洞内解决。这里地处亚热带,温度高,湿度大,衣物霉烂、食品变质,被褥甚至能够拧出水滴,这便是生存条件的真实写照。食物腐烂味道、衣物发霉味道,汗酸以及屎尿腥臭味道污浊不堪,一些新兵换防后有的几天吃不下饭。

然而再坚强的战士有几样困难也无法克服,比如蛇虫鼠蚁蝎子蜈蚣,还有比苍蝇大的蚊子。白天老鼠乱窜,晚上蚊虫叮咬,说这里是炼狱并不为过。

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出现大量皮肤病,裆部、腿上、胳膊上,全身上下溃疡体无完肤,药也无法治愈,因此双方士兵出现了光着身子打仗的情况。而这也让不少人留下了后遗症,每每刮风下雨变天,便会酸痛奇痒难忍。每次换防后战士们下山时,都会有一部分战士一瘸一拐拄着拐杖。

雨季到来后情况更为严重,有时洞穴冲塌,有时雨水倒灌,山洪一来,水能到膝盖或者大腿根儿,有时持续十多天。期间战士们只能泡在水中,扛不住了,便轮着到空弹药箱堆起的架子上坐会儿。更严峻的是大雨持续不断,军工一连几天无法运送补给,实在没有办法,战士们只能喝雨水捉老鼠吃。与这些雨水泛滥不同,有时候会因天气干旱,或者敌人封锁太严淡水送不上来,战士们渴得嘴唇干裂,不得不吮吸石壁或者墙壁上的露水。

整月或者几个月不洗澡都很正常,但最难熬的不是牺牲,而是知道自己可能牺牲,但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牺牲。或者聊光了所有话题,一群老爷们睡不能睡,只能干瞪眼熬着,精神出现恍惚的情况。

但即便是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战士们依旧以苦为乐,甚至血溅洞壁,誓死坚守,因为他关乎到战斗的胜败,乃至国威军威、每个战士的人格、精神、荣誉,关乎到身后亿万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是中国军人。在众多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中,最能体现猫耳洞艰苦残酷的,是1987年的《他们正年轻》,遗憾的是全网已经很难看到了,因为电影如同纪录片,真实还原了炼狱中的坚守。另一部有较多体现的是《雷场相思树》,大年除夕夜,阵地上炮火连天,身后却万家灯火,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似的,令观看者无不落泪。

除此之外专门描写“猫耳洞”的则是《长排山之战》,越军利用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做掩体工事,令我军进攻受阻。我军则出奇兵夜上悬崖,其后上下夹攻一举击溃越军防线,接着以手雷、机枪、爆破筒、火箭弹、喷火枪,各式搜剿消灭洞内越军。这部电影是军教片,充分展现了我军及时总结教训,从战争中完善技战术的克难攻坚的进取精神。再有就是《骄傲吧母亲》《花枝俏》《新兵马强》,都对刁钻越军利用天然洞穴阻击我军,或多或少有展现。

由于老山地带天然洞穴多,大洞套小洞,洞洞相连,越军洞穴里面犹如迷宫,因此我军搜剿打洞时也并不敢贸然进入洞穴。一般都是扔手榴弹或者机枪扫射,或者使用喷火枪,最大程度避免被越军伏击,减少伤亡。

1981年,我军收复法卡山、扣林山,自1984年起我军转入收复老山者阴山的数年轮战,既收复了被侵占的领土,又摧垮了越南的经济,而幕后支持的苏联先是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后又解体引发东欧剧变,无法承受战争消耗的越南最终妥协停战。

今天,当年的老山战场已经成了风景区,当年被炮火蹂躏得寸草不生的山头,也已经林深叶茂苍翠欲滴,透过那些遗弃和修缮的工事,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英雄们的艰苦与不易。

而那些为此献出生命的一万多名烈士,则安葬在广西、云南的15座烈士陵园内。

位于云南文山自治州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来自19个省市19个民族在内的960名烈士,陵园背靠青山,面向祖国,庄严肃穆,最大的烈士35岁,最小的仅有16岁。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身后亿万个家庭赢来了祥和宁静。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包括学生,不断到这里凭吊英烈,回顾他们的英勇壮举,感恩传承他们的忠诚无私、顽强英勇。或许他们的名字不为人所知,但他们的功勋却永垂不朽。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