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图_晋侯
“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我满身泥点,怎么反倒怪罪是我的错误?”
“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长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
这是《大明宫词》中的一段皮影戏词,十指艺术,十指连心,当灯光打亮了小舞台,家伙随之锵锵而起,艺人们便托出了满腔心声。
各路传承
小时候在福州看偶人戏,觉得小人物的命运全由下边藏着的艺人随意摆弄,实在好玩。那时哪里懂得影人会有布袋、枕头、提线和铁线这么多把戏,看戏就是凑个稀奇热闹而已。后来回到山西才明白,这个叫作皮影戏,是用兽皮处理干燥成料块,涂上戏彩,叠成剧中人模样,也是由艺人在下边操纵。
皮影戏源起陕西,沿黄河流域流传全国。一路是往西传播,从陕西传入甘肃,后又折入河北、山东、江苏,南京皮影戏的传承人王长生(1933~1992)认同这个传播途径;另一路是往东,经河南,南下湖北、湖南,进入闽粤,陕西著名皮影雕刻大师李占文(1910~1989)认同此说。
传入湖北的是江汉平原皮影戏,传入浙江的成为被称作“蚕花班”的海宁皮影戏,据说因为海宁盛产蚕丝,有祈求蚕神的风俗,“蚕花戏”表演多了就有了这个称谓。也有人认为,皮影戏是在南宋时期从浙江引入福建,闽南人再传入广东潮汕地区。潮州影戏在清代非常盛行,与河北的滦州影戏齐名,汪精卫的叔祖、广东人汪鼎在笔记《两韭庵笔记》中记述:“潮郡之纸影亦佳,眉目毕现……潮郡城厢纸影戏,歌唱彻底晓,听达遐迩”。现在,潮州影戏的遗存是陆丰皮影戏,经常在闽粤两地演出,颇受欢迎。也许我幼年所见的就是陆丰皮影戏,可惜存留记忆中的唱白早已空白。
皮影戏的传播途径还有一路是往北,过黄河从晋南流经晋中传入内蒙古一带。这个涉及山西皮影戏的起源,现存有两个说法,一是晋南说,皮影戏的发祥地在陕西华阴、华县一带,很早就经风陵渡传入河东,然后才传入介休、孝义一带。二是晋中说,在光绪年间大旱,与山西运城隔河相望的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艺人东渡黄河另辟生路,一支在晋南发展为晋南碗碗腔皮影戏,一支在晋中结合当地的纸窗皮腔影戏,成为晋中碗碗腔皮影戏。“碗碗”为主要击节乐器,故名“碗碗腔”。
除此之外,还有孝义起源一说,战国时魏文侯尊孔子的学生子夏为师,影戏是子夏在魏国设教、影乐的手法之一。孝义皮影亦称“灯影儿”、“纸窗子”,缘由是用那种很粗糙的麻纸糊在窗口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来照亮影子。那扇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也许只有三两个孩子张望着,不作声,等待家伙声一敲便走出影子来。
山西戏剧在宋金时代达到鼎盛,明清这段时间班社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现在,孝义保存着200余本皮影剧目,实属不易,这些老剧本称为“影卷”,很有意味的名字。
多年前,我恰巧遇到孝义皮影戏班来翼城县演出。在常人眼里,或许皮影戏与这里的蒲剧、眉户、豫剧戏班子没什么大不同,但我跟随着他们搬起硕大的木箱子来到台后,眼界大开,一件件道具顿时鲜活如生,与想象的情景重叠在一起,一件就是一个生命,从幽暗的时空款款走上铺满音乐的舞台。我本想抚摸一下这些古老的生命,它们却在另一双手已经舒展开了,在铿锵有力的器乐中这个单薄的生命吼出经久不衰的心声。
在襄汾县丁村大院我也意外地看到一组皮影道具悬挂在墙面,凝固在时光下,或值扬袖的瞬间,或藏一缕乱发后面。这些古老的皮影小人物,那等柔软,宁静。午后的阳光打亮行旅者的额际,我仿佛倾听到圣殿里急促的脚步……
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遗玉于地,被玉娇拾去。刘媒婆向玉娇嬉笑并为其撮合。这是传统戏曲《拾玉镯》的皮影版。如果能再看一出《含嫣梳妆》,站在幕布的一边猜想着艺人表现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该有多好。我奢想着这一切。
有一次逛庙会,遇到灯谜上面的一首诗:远看灯火照,近看像个庙,里头人马喊,外边哈哈笑。我不禁脱口而出,是皮影戏。
2000多年前,汉庭里有个著名的乐舞师李延年,能作词作曲编舞,有一天他唱了一首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得入迷,连声叫好,转而叹息: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说,此人就是李延年的妹妹啊。
于是,皇上召见了这位美丽而善舞的佳人。遗憾的是,佳人在得到宠幸后没几年就去世了,汉武帝万分怜悯,寝食无味,只能面对佳人的画寄托思念。
这时,有人推荐了叫作少翁的山东方士,说他能施展法术,让佳人重现人世。少翁选定某日某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让汉武帝来到另一帐中,隔帐相望,对面幕后款款而出一位女子,人影飘忽不定,乐舞中的身形容貌犹如佳人,却不能近身观看,汉武帝悲痛不已,就作一词:“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让乐府里的音乐家们谱曲歌吟,以纾解孤寂思念之情。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出自《汉书·孝武李夫人传》,一诗一词及“姗姗来迟”这个成语,都传为经典,这段文字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因为少翁使用了影人(当时是叫灯影)这个特殊的道具,用棉帛裁剪出李夫人的形象,涂上色彩,在手脚处装上能操控的木杆,在灯影前活动起来栩栩如生,思念者神情恍惚,难以自拔。
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戏曲理论家孙楷第(1898~1986)先生研究认为,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寺院中超度亡灵时,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而出现。越加精致的就靠后出现,由影人发展到影戏,是从祭祀的纸人开始,形成一个专门为人招送灵魂的说唱班子,每天折叠了这些精心描绘的纸人行走江湖,多少风雨侵蚀和心酸融入了影戏,皮影也成为艺人们唱着自己的苦命的载体。
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素纸雕簇,人物禽兽,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伪参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也”。这段话提供的重要证据是,纸人、彩皮、话本等。文中所指的京师是宋都汴梁(今开封),与这段文字互为见证的还有一幅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画中就有汴梁市井游乐中的傀儡影戏,可见当年的皮影戏已经进入日常生活。
高承在的《事物纪原》:“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这段笔记道出了表演内容,还有话本的连续性和传承作用。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崇观以来,在京师瓦肆的技艺,计有童十五、赵七、曹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大姐、丁义、瘦吉等弄皮影戏”。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六:“诸色技艺人,计有影戏贾镇、贾雄、尚保义、三贾(贾伟、贾仪、贾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池显、陈松、马俊、马进、王三郎(升)、朱裕、蔡谘、张七、周端、郭真、李二娘(队戏)、王润卿(女流)、黑妈妈。”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二十:“更有弄影戏者……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这三段笔记提供的重要证据是,有了表演者的姓名和艺名,这是戏班成熟阶段的特征,尤其是“王升、王润卿”的名字在后二本书中都有记载,可见当时他们的名气盛行远传,戏班阵容强大。
《武林旧事》卷二:“二月八日,为桐川张王生辰,霍山行宫朝拜极盛,百戏竟集,如绯绿社(杂剧)、绘草社(影戏),若三月三日殿司真武会,三月十八日东岳生辰,社会之盛,大率类比,不暇赘述”。由这段笔记可见,南宋在民间庙会举行时,必然会组织影戏演出。
关于影戏的行业、材料和表演内容的情况,《武林旧事》还记载有“镞影人”行当,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别称,当时经济昌兴,影戏繁盛,制作影人的手艺是一门独家绝活,许多小店在给预约好的影人道具排着次序,在黎明的曦光出现前就卷起帘子赶着活儿。
皮影戏在宋代有那么多笔记留存,可见当时已极为盛行,它们共同见证了宋元戏曲的发展从傀儡、影戏中吸收动作和音乐滋养的情况。
到了明、清两代,皮影戏仍承宋之余韵。李日华在《六砚斋笔记》中记录:“每看影戏唱词,私记其宫殿龙凤之语……盖记南宋假皇侄之故事,其情节盖依据宋人杂记也。”
明朝文人小说遭朝廷禁毁的第一部是《剪灯新话》,这本书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书中有一首咏赞影戏的诗: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诗中可见,影戏发展到明代还保存着宋代讲史的传统。
清代是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从京师到乡村,大户人家很多都请名师刻制影人,以私养影班为荣。无论节日庆典、祈福拜神、嫁娶添丁祝寿,都要搭台唱连本戏,盛况空前。清乾嘉年间的戏剧家李芳桂等所著的《十大本》等传统剧目流传至今。嘉庆十四年(1809年)版的《滦州志·风俗》载:“正月……至十四五六等日,凡城市乡村多筑秋千为嬉,夜则张灯演影戏,用板筑小高台,后围以布,前置长案,作宽格窗,蒙以绵纸,中悬巨灯,乃雕绘细驴皮作人物形,提而呈其行于外,戏者各肖所提角色以奏曲。”
《燕京岁时记》是一部记叙清代北京岁时风俗的杂记,作者富敦礼记述了当时京城里的两大流派,从陕西、河南、甘肃而传至京师的称为“老虎影”,是西城派;从北京以东而传至京师的称为“滦州影”,是东城派。无论哪一派都让人一见动心,“影戏借灯取影,情节哀怨异常,老妪听之,多能泪下。”
影戏入欧
1781年8月28日,这天是诗人、剧作家歌德32岁生日,他招待贵宾的方式是让大家看一场来自东方的皮影戏。皮影戏刚刚传入欧洲不久,人们每次观摩都久久不能平静,奇特的艺术形式成为贵族圈里最时髦的谈资。
皮影戏如何传入欧洲的,有两种说法。
一是在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蒙古大军征服欧亚大陆时,皮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的娱乐项目被带到了波斯,白日纵马厮杀,夜里拴马观戏,后来,影戏的魅力很快就穿越阿拉伯国家感染了土耳其。
“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这段中外影戏交流史料存留在十四世纪初波斯的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的著作里。
二是在十八世纪中叶,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法国传教士,迷恋上唐山和北京的皮影工艺,在1767年回法国时小心翼翼地将中国皮影戏放进行囊,里面有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很快,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在法国引起轰动,随后融入了当地的戏剧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并向其他国家传播。传入英国大概在1776年。
二百年后,法国有个二人皮影团来北京访问,时在1981年秋,如果时光能倒流,应该亲眼目睹这场戏,而梦想也会因此穿越更远的时空,来到歌德的身边,他正在用皮影的形式,雕刻道具,排演德国戏《米德堡的生平》、《米达斯的判决》,经久不衰的掌声是送给诗人的,也是对遥远的东方的致意。皮影戏入欧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并入乡随俗变换了一张又一张新的面孔,老外们如何操持这门精巧的东方艺术,又唱吟什么咏叹调,都只能猜测了。
雕刻艺术;
皮影极有可能是当地戏曲的前身,山西皮影以牛皮为主,韧性、透明性极强,着色颜料甚为讲究,因而艺术效果颇佳。早先影人有58~60cm的个头,就俗称“二尺影”,到清代就缩小到42~48cm,俗称“尺五影”,雕刻制作要经8道工序,选皮(刮皮)、制皮(浆皮)、画稿(拓样) 镂刻(雕刻)、敷彩(着色)、发汗熨平(涂油)和缀结合成(拼钉、装杆),手工雕刻大约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
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11个部件。在缝制上虚实线、绘线及暗线非常别致。虚实线富丽堂皇,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绘线细致精彩,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颜料用大红、大绿、杏黄的较多,显得鲜艳明快、清雅大方。
做好的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归入各自的门类入箱保存起来。这些手艺都是祖传下来的,刀口和上色上讲究,各门派的绝活都不外传。
皮影戏风靡晋南时,据《新绛县志》载,明末清初全县就有16个影戏剧社,北王马村的文家影戏班曾誉满河东。影戏红火,自然就产生了专门从事皮影戏雕刻艺术的行业,民国初年,新绛县的高凤鸣从陕西学艺回来在南大街开了作坊,专营皮影雕刻,数十年来,他为晋南的剧团雕刻了百套戏箱,积累了千万张影人脸谱,成为当时晋南皮影雕刻艺术的代表。
侯马市出名的皮影雕刻作坊有虎祁村的李武昌家和南上官村的杨茂盛家,有十多个皮影班的人物雕刻出自杨家,还影响到汾、平、介、孝等地。
李彬所著的《山西民俗大观》中有段介绍:山西皮影的形象的造型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正面和侧面的。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的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自然,这种美术造型也只能是运用正侧面这种角度才能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戏剧艺术造型。由于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戏的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在布景方面,有着殿阁、楼台、庭院、山水、树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车、剑、戟、刀枪等,造型颇为概括洗练。
皮影戏在不经意间出现,在轻纱扬袖的瞬间或一缕乱发之际,将一切转化在背影里。艺人的手一旦松懈,那些影人便不再灵动,神情黯然。
资讯转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