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原则,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重申并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务实举措。

多年来,择校热高烧不退。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虽然实施多年,但各种证书往往成为进入优质小学的敲门砖;名校和民办高中“掐尖”现象依旧普遍。正常招生秩序被扰乱,实质上破坏了教育公平,许多孩子和家长压力陡增。就近免试入学原本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已经要求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北京市教委日前也再次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坚持免试就近原则,严禁通过考试、接收简历等方式选拔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不仅可以减轻孩子上学负担,也可以减轻家长择校焦虑,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可以让更多孩子享受同等教育机会。

“公民同招”同样是家长的热切希望。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录取和注册学籍,是给民办学校择校热败火;要求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是以规定时间表的方式,掐掉民办学校“掐尖”的可能,让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站在同一条赛道起跑线。对民办中学而言,应当把精力从筛选学生中抽出来,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因材施教、精心培育,才能真正树立口碑过硬的办学品质。

公平是整个社会尊崇的价值理念,必须贯彻到中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不论小学还是中学,个别学校违规提前招生,看的无非是一些考试及变相考试的成绩,就是培训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证书。这也导致野鸡竞赛屡禁不止、培训证明高价售卖等奇葩乱象。2023年中小学招生新政,是再一次向学校明确要求,矫正招生入学中存在的近视行为;再一次向家长和学生提醒,正确看待和参与各类考试与比赛。

当然,构建创造良好教育生态,实现教育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是家长的期盼,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是要不断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让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在现阶段,从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到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一点一滴的努力,也都是在朝着建立公平入学长效机制、让教育回归本位这个大方向迈进。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辛音

流程编辑:严圣淼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