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红利的角度上来说,当劳动力数量优势减弱时,未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质量,培育人才红利,对中国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吉林长春的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全自动机械手臂在装配轮胎。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成为生产生活发展的趋势。张瑶 摄
所以,经济增长表现会受人口转变因素影响,或正面或负面,然而人口发展趋势的变化并不是宿命或极限,不应该成为经济增长的终极决定因素。任何国家,无论人口转变处于哪个阶段,在既定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中,只要具备恰当的经济体制和机制,足以充分动员资源和要素,并对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就能够克服不利的人口因素干扰,实现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中新社记者:2022年中国人口总量已出现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曾长期受益于人口红利,这种红利未来将如何演变? 蔡昉:与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表明,不管人口格局是怎样的,无论是收获人口红利还是克服人口阻力,都需要依赖一系列其他条件,包括经济体制的激励水平、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及经济发展的分享水平等。如果不具备这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只能成为一种负担,而不会被转化为加速经济增长的红利。




原标题:《蔡昉: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头衔,中国需要担心吗?| 东西问》
文字编辑:徐皇冠图片编辑:赵文宇排版:高萌责编:程春雨RECOMMEND推荐阅读
元朝治下东西方如何交流?

发现于树洞中,它为何价值连城?

犹太难民在上海,为何是人类的共同记忆?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