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湖南张家界天门山的玻璃栈道。图/IC photo

今年4月,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多人跳崖事件”发生后,“约死群”相关话题进入公共舆论视野。而随着曝光的增加,如今的“约死群”是否还存在?

据《法治日报》调查报道,直接标有“约死”“自杀”等字样的社交群,如今大多已被屏蔽,但在一些名为“xx互助交流”“xx疗愈”“xx心灵驿站”的社交群里,充满了消极氛围,“自杀”成为高频话题,俨然已经变成了“约死群”。

此前,已有多位曾潜入“约死群”的心理救助志愿者公开发声,称群里不仅有人相约自杀,还有人引导和教唆轻生,甚至为他人自杀提供红包、转账等钱财支持,并在自杀方式上“支招”。这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帮助他人自杀也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对此,既需要网友积极举报,也需要平台负起防范与管理责任。但除此之外,打着“互助”旗号引导他人轻生的人,究竟都是别有用心,还是本身也有心理问题,也很有必要弄清楚。

“约死”现象早就引发社会关注,从媒体报道和志愿者发布的相关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约死一族”中的情况比较复杂,不是所有的轻生者都有“立即赴死”的勇气,因此才以“互助”为名聚在一起,欲“结伴而行”。

不能完全排除,“约死群”确有别有用心之人,但如果是“潜在的约死者”更多,更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恐怕就应该是如何及时有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了。

法律可以暂时遏制某些“约死”行为,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有医治好“约死者”的心理问题,才能让“约死群”中的他们放弃轻生念头,彻底走出那种“群”,回归正常生活。

自从“约死”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后,以“约死群”作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首个结果就是一些城市的“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正如该页面广而告之的文字所说,“约死一族”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是“死”,而是“疗愈”。但心理治疗,恰恰是现实所缺乏的。

就此说,直面“约死”问题,如何建立起有组织的干预机制,让陷入困境的人们如何得到真正的“互助”,才是更需要我们深入讨论的课题。

据央视网报道,曾有一位父亲,在没能及时拯救“约死”的儿子后,卧底儿子生前加入过的“约死群”,由“自杀者的父亲”转身为“劝生者”,通过劝说及配合警方,使20多人放弃了自杀念头。

这无疑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却通过“劝生”努力拯救了20多个孩子。假如当初,这位父亲的儿子也能遇见“劝生人”,悲剧是否就不会发生?

当前情况下,如果有更多人加入“劝生人”行列,每个“劝生人”都能劝止一些走在自杀路上的人,显然比“依法追究”更务实。

因此,对“约死群”现象进行干预,有两方面的工作很重要。一个是,相关机构组织起由志愿者、心理辅导人士参加的“劝生队伍”,像那位成功劝说20多人放弃自杀念头的父亲一样,与“约死群”成员线上零距离接触。

这其中,应取得警方的支持,获取“约死”成员们的家庭成员信息,大家在多个方向上努力,从心理辅导、亲情挽救、化解人生难题等各个方面,以正向引导击败约死群中的负向引导。

另一方面,就是要阻断“约死者”们相约的路径,这是有效瓦解“相约赴死”的釜底抽薪之策。这个问题,网络运营商等应主动作为,比如通过依法监控、过滤关键词,发现、阻止这种极端网络社交群的建立和运行。

说到底,“约死”现象的最大课题,还是公众心理健康范畴的问题。这也提醒我们,要加快发展建设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事业,从源头上防范心理问题高发,“互助”也才不会变味成了“约死”,“约死群”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

撰稿 / 马涤明(职员)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