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官员放狠话怒斥干部:你们把企业家欺负的够怂了》《鄂州市委书记直播中痛斥干部做派作风问题:本来也不是多大的官,还要做蛮大的味》《黄山女市委书记痛批一些官员:一些干部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信访局局长怒斥欠薪企业:你摸摸你的良心》……类似这样的视频或文章,你是否看过、点赞过?
网上不少官员的讲话视频转发、点赞达10万+,网友留言也都给予极大的好评。一部部10万+的视频,一篇篇10万+的讲话,带火官员的同时,也带动了网友对“10万+官员”的好评和喜爱,改变着网友对当地政务环境的观感。
梳理网友高赞、高转发的官员图文视频“大”数据,从中不难看出:网友们喜欢的“10万+官员”,大多个性鲜明、爱憎分明、敢讲真话,敢于对官员放“狠话”,乐于对百姓说“情话”。
网友之所以喜欢“10万+官员”,就是因为这样的个性官员更“真”,没有戴着面具。有真性情、端正立场、摆明态度,把话说到网友心坎上,这样的官员才能让网友产生了共鸣。相反,那种拿腔捏调、四平八稳的官员,大多是被网友直接无视的对象。
自古以来,官员皆重百姓口碑。有的离任时被百姓送上万民伞,有的去世后被立下功德祠,有的调任时百姓额手相庆、放鞭庆祝……这些都是百姓对官员的评价。
进入新时代,群众口碑评价机制更加多样化,但网络口碑评价无疑是更直接、更真实的一种形式。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喜爱或厌恶什么样的官员,大数据一目了然。简单通过数据来评价官员或许未必完全客观、准确、科学,但绝对能反映出网友的好恶、百姓的心声。不论是被赞评10万+,还是被骂上热搜都是如此。
此外,通过网友给官员取的外号也能管中窥豹。如“季挖挖”“李拆城”“刘三变”“徐三多”“三光书记”“五毒书记”等等外号,就透露着网友对官员的不满;而如“硬核市长”“霸气局长”“网红局长”“最美县长”“草帽书记”等,就体现着网友对官员的“力挺”。网络褒贬不一,这也是新时代网友口碑评价的一种体现。
在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最惹网友喜爱的,大体还是亲民、爱民、为民的官员。归纳起来,就是站稳人民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的官员。
亲民,是互动的开端,也是互信的起点。
百姓喜不喜欢当地的父母官,很多时候,就看领导干部的“朋友圈”,有多少平头百姓。
很多地方,干部公布自己的手机号,就能瞬间“圈粉”无数。不是说,公布手机号,就一定能解决老百姓的难题,关键是亮明了这样的一个态度,体现了亲民的诚意。
中国的老百姓是非常善良,也是非常明事理的,耍无赖的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都对领导干部有着敬畏之心,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去找领导的,生怕为了自己的小事,耽误了领导的大事。
反过来,老百姓遇难事、受委屈喜欢找领导,是不是也说明老百姓从心底是信任领导的,相信领导是能为民做主的?对着这份信任,领导干部是不是该说人话、做人事、通人情?
有的领导干部总是飘在天上、高高在上,或是缩在壳里、油盐不进,老百姓找来了,就“打太极”“踢皮球”“说囫囵话”,这对得起老百姓无条件的信任吗?
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一谈亲民,就“下基层调研”“找村民座谈”。有时候不仅不“亲民”,反而惹人厌烦。究其原因,就在于有的领导下基层前,下面的工作人员要“找演员”“教规矩”“做彩排”,麻烦事不少,真心话还说不着。这样的亲民不要也罢。
有的领导不管是对企业家对工人,还是对农民对学生,张口闭口就是官话套话。一套套的政治术语讲下来,要说啥不知道,反正群众是听懵了。下面“掌声雷动”,领导干部还自鸣得意,认为讲得不错。实际上,二者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完全是鸡同鸭讲。
现在,有的地方为了配合领导“亲民表演”,村民到场鼓鼓掌就能领“误工费”;有的地方退休老头老太太在户外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做领导干部参观时的“背景板”,就能领积分换东西……要亲民,让老百姓真喜欢,就要少做、不做劳民伤财、违反人性的事情。
亲民,是要多与群众交朋友,而不是偶尔作作秀。领导干部不妨在各行各业多几个“布衣之交”,或者平时去职务、去身份,多坐坐公交、地铁出去走走、转转,学会“到了什么山,就唱什么歌”。即便是没时间,也可以抽空上上网,了解一下网络民情民意,没必要作秀装样子引人反感。
亲民,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要下沉体验真感受,发现痛点真难受。如果“亲民”时,领导干部跟群众话都说不上一句完整的,群众又怎会喜欢?
还有的领导干部,在机关里连本单位的人都认不全,动辄“那个谁,你过来一下”。这样的领导干部,连身边下属的名字都记不住,还能记住谁?惦记着几个老百姓?
有时候,不是这些领导干部记忆力差,而是鼻孔朝天、心思向上,把心思都用在琢磨上级领导身上了。上级领导什么时候退休、住哪里、喜欢什么、忌讳哪些,全都“门清”。
还有的称不上领导干部,连芝麻绿豆大的小官都算不上,偏偏口气大过天,小官说大话、打官腔。
不会好好说话的干部,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视老百姓,如何能够亲近老百姓?又谈何与老百姓产生共情?
远看焦裕禄、孔繁森,近看毛相林,为何能得到百姓的爱戴?不就是在群众中身体力行,做先锋、打头阵。如果毛相林等村干部靠后指挥,而不靠前行动,村民们又怎会死亦不避?巫山下庄的天路又何时能凿成?
干在前面,而不是秀在前面,这样的亲民才是老百姓要的亲民。
摄影界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套用过来可以说,如果政策不够完善,就是因为领导干部离老百姓不够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清楚。政策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有哪些问题、不足、不当、不合理之处,群众最清楚。哪里需要改,群众最明白。改成什么样,群众最在乎。
领导干部亲民,往往也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开端,是真正审视自我、谋好发展的开端。
因此,领导干部的朋友圈里不能全是“干部”,也不能一半干部、一半老板,不给普通百姓留位置。新时代,领导干部在百姓中多些点赞之交和不赞之交,何尝不是为自己立一面镜子?
爱民,是干事的动力,也是成事的能力。
“领导不在”“这个不是我负责”“我不知道”“这个不行”“要请示领导”“没办法,规矩就是这样”……
用言辞打发人,用规矩搪塞人,拒人于千里之外,说到底,是没有设身处地,没有感同身受,没有与百姓共情。如此这般不能急民之所急的领导干部,又如何能被人民所爱戴?
“我们再研究研究”,能不能改成 “我们三日内/五日内给你回复”?
“这个问题有点难”,能不能改成“我们全力以赴去办”?
“这个不是我负责”,能不能改成“我帮你找一下负责的同事”?
“这个要请示领导”,能不能改成“我现在就帮你问领导”?
没有规定,可不可以研究解决?
没有先例,能不能去大胆探索?
……
爱民,就要把每一个来办事的人,都当作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孩子一般,老吾老、幼吾幼,急人之所急。
对群众的诉求,要不预设结果,更不问结果,只问自己尽全力了没有?穷尽所有方法了没有?不能解决的原因是什么?是制度不完善,还是程序不合理?是执行不到位,还是现实有困难?能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有时候,机制未必都灵,惯例未必就好,审慎时要多些包容,讲原则应允许例外。因此,要允许出于公心的灵活变通,并及时做好制度的迭代升级。而身处其中、“热心肠”“管闲事”“瞎操心”“真琢磨”的干部,就是老百姓喜欢的干部。
是否真爱民,既看怎么说,更看怎么做,最终看效果。
说给谁听,做给谁看?是坚持权力之衡,还是百姓之称?是尊重权力,还是保障权利?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还是为一时权力遮望眼?
前段时间,撕春联、收课桌、工地劝离摊贩,在舆论场中沸沸扬扬,就是因为部分执法人员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先于是非,不去想怎样满足各方合理诉求,而是怎样便于管理就怎样来。
俗话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因此,砸人民饭碗的事,绝对不能干。任何制度的设计、政策的施行,都不能停留在空中,不顾实际,更不能存私心、谋私利。
有的地方出现负面新闻,领导干部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急于捂盖子,最后相关情况通报被“反复打脸”。究其原因,就是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没有站稳人民立场,没有与错误行为、不良干部“做切割”,而是为了维护地方形象,把自己变成犯错误干部的“保护伞”,把自己摆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
人民至上,要爱民如子,更要敬民如父。
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不能躺平,也不能瞎折腾。谋事干事,不能拍脑袋、想当然,更不能急功近利、蛮干乱干,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而是要谋定而后动。
如果能坚定是在做正确的事情,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的事情,就不能为一时风言冷语所左右,更不能一批评就缩头。真心谋事、作风强势的干部,可能一时不讨好,但只要干得对,人前后、台上下一致,思与言、行与果统一,最终都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爱得深沉,才会不计荣辱得失、生前身后名,只会踏踏实实做事。
各类问政节目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现场“大考”、现场解决问题,还因为领导干部该批评批评,不留情面,让观众觉得,党和政府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上级领导是和他们一条心的,是真正为他们考虑的,而不好的个案都是领导干部的个体差异。
这就是对官员放“狠话”、对百姓说“情话”的干部极受欢迎的原因。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拥有无数牵肠挂肚的人,才能拥趸者无数。
为民,是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追求。
当官,最难得的品格,就是为民请命!当官,最需要的能力,就是造福一方!
是一片嘘声,还是一呼百应,关键就看领导干部是为民还是为己。
近年来,各地领导“不务正业”直播带货、“网红局长”角色扮演为本地旅游赚吆喝、树形象,在网上“高调”亮相,赢得了许多网友的尊敬!尽管有些官员出镜技巧欠佳,歌喉跑调,舞姿不美,却依然获得众多好评、点赞。
为何苛刻的网友,对这些有“网感”的领导干部如此宽容?要知道,互联网上可没有跨地域的权力崇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网友们真切地看到了这些干部的努力,为他们工作接地气、真心谋发展的真心所感染。
为发展,努力学习、与时俱进、敢于尝试的干部值得尊敬!
求公利,不怕翻车、不怕丢脸、不计风险的干部值得厚爱!
尝试或许会失败,但不尝试永远不会成功。
如果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能拿出这样的精气神,肯学习、愿付出、能担当、有魄力,又有什么事业是我们干不成的?
如果网友们看到自己家乡的官员,为了地方发展竭尽所能、拼尽全力,又怎会不心生感动、骄傲自豪、参与其中?
在老百姓眼中,无论是敢于开炮、仗义执言的“大炮官员”,还是为民请命、直来直往的“性情领导”;无论是“爱出风头”“高调做事”的“网红领导”,还是真抓实干、作风强硬的“狮型领导”……哪一类不比“低调得没影”“完美得无缺”的干部显得可爱?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是老百姓的事,就不能畏首畏尾。
不能怕摔跤就不走路,怕犯错就不说话,表个态扭扭捏捏,做件事犹犹豫豫。要知道,群众喜欢的,都是有情义、有担当、有魄力、有作为的干部,是能负责、能创新、能干事、能兴业的干部。
时代日新月异,“一招鲜、吃遍天”不灵了,不善学习就当不好领导;
竞争日趋激烈,遇事后退、遇难露怯不行了,不敢担当就别占着位子;
创新永无止境,思维僵化、固步自封不稳了,不会创新就先自我革命;
发展赛马比拼,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不要了,不能干事就莫滥竽充数。
老百姓心中都有杆秤——能为老百姓带来切身利益的干部,才是百姓最喜爱的干部。
“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当下,百姓之所以对新重庆建设的期待值很高,对重庆美好前景十分憧憬,就是看到了领导干部的变化,看到了跨越发展的机遇,看到了狠抓发展的决心,看到了比拼发展的状态,看到了唯实争先的风气。
当然,要让干部进状态,努力成为百姓爱戴的领导干部,必须要建立完善群众口碑评价机制,畅通网友“Q碑”评价反馈机制。
只有领导干部在向上汇报的同时,也向下交底,才能有效避免说了没人听、做了没人信的尴尬;只有领导干部把拜会领导的时间,用来走访百姓,才能知屋漏、知政失,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
站稳人民立场才不会轻易“翻车”,把握人民愿望就不能“开倒车”,尊重人民创造莫急于“踩刹车”,集中人民智慧才能“弯道超车”。
领导干部要赢得更多共情、共鸣、共识,受到更多人敬爱,就必须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与百姓携手向前、共创美好明天。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重庆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