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4日,这个曾一力捉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少帅”在美国夏威夷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他生前把所有遗物都捐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馆。

这些物品中除了一些“少帅”的生活用品之外,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那多达500多封的信件,装了满满好几个纸箱。这其中与宋美龄来往的信件就有100多封,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

在张学良长达54年的软禁生涯里,他与宋美龄的信件往来,就是他苦闷生活最好的慰藉。他会通过信件向宋美龄倾诉思乡之情,宋美龄也会通过信件给他带去无微不至的关怀,吃穿用度,方方面面都会照顾到,甚至还会把友人送的巧克力寄过去,与他分享。

看到这两人之间的细腻互动,不禁要让人怀疑:他们之间真得像外界传的那样,有不清不楚的暧昧情愫吗?

一场美丽的邂逅

这两人第一次认识,是在1925年的上海。那时正值初夏,张学良因为“五卅惨案”的事情,奉命到上海进行中英矛盾的调停工作。

当天初出火车站,就有上海的各界名流为他办了一场欢迎会,在会上发言时,张学良从一群黑、白、灰的色彩中一眼就看到了一位身穿粉色旗袍的青年女子。

这名女子一头黑亮的秀发盘在脑后,五官生得眉清目秀,眉宇之间隐隐透着一股书卷气,让人能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她,好像似曾相识。

此时的张学良正好发言结束,人群中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名女子也在为他激烈鼓掌,眼神中带着一丝崇敬。

当时的张学良并不认识她,只是在想这样一位漂亮的女子,不知是谁家的太太或是小姐,长得跟天仙似的。自己会在上海待一段时间,不知是否还有机会再次见到她。

没想到,当天晚上在美国领事馆的接风宴上,又一次见到了她。她还是穿着那身粉色旗袍,只是在妆容上有所不同,会更适合这样的晚宴一些。

张学良身边的友人察觉到他的走神,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位粉衣女子端着一杯鸡尾酒,眉目含笑地与友人交谈着什么,在水晶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了然一笑:“少帅,您刚到上海,怕是不认识这位,但您一定认识她的姐姐。”

张学良疑惑地转头,那位友人就为他解释:“她姐姐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这位是宋家的三小姐,宋美龄。”

这么好的结识机会,张学良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也端过一杯鸡尾酒,款步走到宋美龄身边:“刚听人说您是宋家三小姐,不才与您二姐一家颇有些往来,不想在此遇到孙夫人的妹妹,真是三生有幸。若不嫌弃,我张汉卿敬宋小姐一杯?”

“多谢少帅”。

彼时的张学良风华正茂,又谈吐不凡,一举一动之间自带一股绅士风范,惹得在场的女士们不免要多看几眼,云英未嫁的宋美龄自然也不例外。

看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将军,不免有些少女的羞涩之意,但她毕意是宋家女儿,家中兄弟姊妹几个也都个个不凡,在这种场合上自是不会露怯,只见她落落大方地站起,端着酒杯回敬:“得蒙少帅敬酒,实不敢当,如若可以,美龄愿陪您喝了这杯,以表敬意。”

张学良看着眼前女子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与从容,不免心生感叹:如此仪态,竟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宋美龄对张学良资助“五卅惨案”中受伤学生的义举,早就心怀感佩,现如今,真人就在眼前,又是如此得英姿勃发,更是加分不少,再加上两人都有留美经历,在一些事情的上看法、想法都出奇地一致,两人在宴会上聊得不亦乐乎,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晚宴结束后,美国领事看气氛正浓,又在领事馆楼上开了一场拉丁舞舞会。张学良虽然出身于军阀之家,张作霖从小就教他领兵之事,但耐不住张作霖妻妾众多,也有那么一两个喜欢跳舞的,张学良从小耳濡目染,也有此喜好。

而宋家家风开明,宋美龄又是留美海归,对这个自然不怵。

两人一连跳了好几支舞,看着宋美龄那优美的舞姿,张学良不免有些沉醉。

一场美丽的邂逅,彼此都有心生好感。后来,两人又约会过几次,逛街、听戏、看电影,郎才女貌,让人好不羡慕,但也仅止于此。

张学良在1916年的时候,就娶了太太于凤至,而以宋美龄的自身条件、家庭背景,她也不可能插足他人婚姻,更不可能自降身份去做小。

不久,张学良在上海的工作结束,随调令离开了上海,再见已是三年之后。

三年后的重聚

上海一别,两人再见之时已经是1928年的年底,此时的宋美龄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太太。张学良那时已经接过了他父亲的班,成为了东北三省的保安司令。

那时刚发生“皇姑屯事件”不久,军心涣散,日本又跟饿狼见着肥肉似得,紧跟在后面不撒嘴。张学良也想早日结束军阀南北割据的态势,全国团结起来一起抗日,于是就到南京来见蒋介石,商量“东北易帜”的事情,却不想见到了已经是蒋夫人的宋美龄。

两人光明磊落,当着蒋介石的面就寒暄了起来,三年未见,也没有一丝生疏感,把一旁的蒋中正看得是一脸疑惑:“你们俩之前就认识啊?”

闻言,宋美龄就含笑把两人认识的经过简单向丈夫介绍了下,当然啦,那个时候是不会提那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

因张学良是来谈公事的,之前也不知道蒋介石的夫人就是宋美龄,就没有带夫人于凤至来,而且于凤至虽出身商贾,但性格温顺内敛,不喜交际,对那些场面上的你来我往比较抵触。宋美龄知道后,就作主把于凤至也接来南京一聚。

于凤至到的那天,宋美龄亲自迎接,言笑晏晏,上海人特有人吴侬软语,三两下就抚平了于凤至那略显不安的情绪,从机场回寓所的路上,两人相谈甚欢。

先不说宋美龄的家世背景,就她能当上蒋介石的夫人,就不是简单的人物,一来二去地就把于凤至的性格摸了七七八八。

在安排接风宴时,特意避开了那种政、商名流云集、觥筹交错的商务宴,而是吩咐人安排了以家庭为主的小型私宴,作陪的也是宋美龄平时玩得比较好的姐妹淘,完全不带一丝的政治性质,这让原来就对宋美龄有好感的于凤至更加产生了一种类似自家姐妹的亲密感。

在此之前,张学良其实和蒋介石并不认识,此次前来商谈“东北易帜”也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在看到宋美龄后,以他对她的了解,对此次的谈判就加了一分信任。

现在再看宋美龄对于凤至的态度,就更加地放心了。这样的女子选择的丈夫,应该不会差。

此后的几天,于凤至和宋美龄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一起逛街、喝下午茶,聊各自的喜好、生活里的所见所闻,甚至是家庭生活里的糗事……简直到无话不谈的地步。

宋美龄给于凤至介绍认识的女性也都是性格、年龄相访,为人处事能让他人感觉舒服的那一挂。这对姐妹淘的感情是与日俱增。

宋家老太太看到她们感情那么好,于凤至的性格又是温柔大方、文雅娴静型的,很合老太太的胃口,就拍板收于凤至为干女儿。

宋美龄也和于凤至互递了金兰贴,在看到出生年月时大为惊讶,两人竟是同年生日,只是宋美龄的月份比于凤至大了两个月,这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姐姐。两个太太成了异性姐妹,两个先生也不甘落后,同样互递金兰贴,结成了异性兄弟。

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这兄弟俩通力合作,晋军和西北军彻底被张学良、蒋介石的部队的收编。张学良被蒋介石任命为海、陆、空三军的副总司令,掌握了整个东北的军事权力,成为了国民党党派中的二把手,可谓军威煊赫,但好景不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低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为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在蒋介石的授意下,选择了保存兵力,避而不战,并下令所有军民“不得抵抗”。

随着日军侵略的加深、扩大,张学良意识到了自己当初的决定有多么荒谬,想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但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当时的蒋介石完全不想打日本人,只想着与共产党争权,美其名曰:攘外必先安内。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张学良与宋美龄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唯一可以相托之人

1936年12月,蒋介石因督促国民党剿共来到西安,张学良与杨虎城等多次谏言,希望蒋介石能放弃内战,共同抗日,但蒋介石就是油盐不进,一心反共。面对如此冥顽不灵的蒋介石,文的不行,只能来武的了。

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发起兵谏。兵谏,等于就是造反了。就像古代有的人想当皇帝,就发兵包围皇宫,逼皇帝下诏书禅位。但张学良并不是要让蒋介石下台,也没有想要他命的意思,他唯一诉求,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

但感觉自己被“逼宫”了的蒋介石非常羞恼,完全不想与张学良坐下来好好谈判,对张学良提的意见,只是一味地“否定!否定!否定!”那叫一个“宁死不屈”啊!

实在没办法,张学良就发电到南京,要求宋美龄亲自到西安谈判。经过一番周旋,宋美龄于22号下午乘专机抵达西安,同行的还有她的哥哥,也是张学良铁哥儿们的宋子文,和昔日曾是张学良私人顾问的端纳。

一行人到了张学良住所后,先去看了蒋介石,确定他安然无恙后,就坐下来与张学良商良此事。在了解到张学良的真正意图后,宋美龄沉默良久后。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挚友,她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但很快她就下定决心,只要张学良保证能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国共合作的事,她来劝。张学良本来就有此打算,当场就应下了。

经过一番斡旋,蒋介石终于松口,并下达了条文。至此,全面抗日开始。

在得知张学良要亲自送自己回去后,蒋介石说了一句话:“到南京后,你的人身安全我可不保证。”大有威胁之意。

但张学良行的端、做的正,他是一人做事一人当,既然自己目的已达到,个人生死就不那么重要了,况且还有宋美龄保证“我宋美龄以人格担保你平安回到西安”。所以,南京之行,虽然下属们都持反对票,但他张学良本人并不是很担心,他相信宋美龄。

谁知,26号刚到南京,等待他的却是军事法庭“管束10年”的判决。不是宋美龄欺骗了他,而是蒋介石出尔反尔了,他为了报复,陷自己的太太于不义。

其实,蒋介石最想做的,并不软禁张学良,而是直接处死。但当宋美龄得知自己丈夫的意图后,找来了哥哥,也就是与张学良有莫逆之交的宋子文。

宋子文听说蒋介石想毙了张学良,怒不可遏,直接闯进他的办公室,扬言要是张学良有个三长两短,他会把这件事向全国人民,甚至向全世界公布,所以蒋介石不得不妥协。

在这10年中,张学良的软禁地多次更换,辗转多地,居无定所。他太太于凤至还被查出患了癌症,以当时国内的医疗条件,这病根本冶不好,何况以他们当时的情况,根本请不到医生。思来想去,唯有宋美龄可以托付,把于凤至和孩子们都送到了美国。

1946年,10年管束期将满,张学良满心期待的自由却落空了。他被蒋介石派专人押送至台湾新竹,在井上温泉继续没有自由的生活。

软禁张学良的命令是蒋介石亲自下的,作为他夫人的宋美龄也一时没有办法兑现当年的承诺,但她从没有忘记,一直为此做着努力。

那时候的张学良虽被软禁,但有些活动还是可以进行的,比如去基督教堂做礼拜,但要处于特务人员的监视下。

宋美龄就利用这一点,安排了一场“教堂见面会”,让新老中青的国民党干部们,都知道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帅”还在,从不曾离开。她也安排张学良的朋友们,让他与朋友之间不因软禁而断了联系,而且支持他们书信往来。

除此,宋美龄对张学良在软禁期间的生活,也是关怀备至,除了信件上的言语问候,也时常给他寄去生活用品、衣物、书籍等,还给他带去了一台照相机,让他可以记录生活,并把照片转寄给张学良远在美国的亲人,让他们之间有沟通交流。

还有一台收音机,张学良一直对自己不能参加抗日而烦闷不已,通过收音机,他可以了解时政,知道新中国成立了,知道祖国正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展。

1990年,宋美龄终于达成自己半个世纪前许下的承诺,张学良恢复自由。

在彻底摆脱软禁生活后,张学良曾接受过媒体采访,当聊到当年之事时,他感慨:如果1936年的那一天,蒋夫人与委员长同在西安,也许就不会发生“西安事变”,自己这一生也不会就此蹉跎;如果没有蒋夫人,这世上也许早就没有张学良这个人了。

张学良与宋美龄虽然早年有过爱情的萌芽,但都是发乎情此乎礼的,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份感情早已升华成生死相托的信赖,和穷其一生也要兑现的承诺。

参考文献:

央视网-纪实台-BTV纪实《档案》-《20171202张学良与宋美龄 那份无法实现的承诺》

期刊-文史博览-《张学良与宋美龄的初识经过》——汪睿

期刊-文史天地-《宋美龄与张学良》——王琴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