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有关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再度引起了热议,甚至很多高校还专门发出了安全提醒,呼吁大学生们在找工作和实习单位的时候,必须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要因贪图对方画的“大饼”而误入陷阱,搭上前途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当然,不仅仅是大学生,在整个就业大环境不太乐观的时候,生活困顿的人们,往往都很容易主动走入境外犯罪分子设下的圈套。

比如,什么“3000元日薪干10天即结账,待遇优厚,包吃住”的这类所谓的“客服招聘”广告。

即便在咱们旁观者眼里,这些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工作”,肯定不会是什么正经行当,背后定有大阴谋。

但话又说回来,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程度都不一样,在偏远地区长大的青年,从小就消息闭塞,思想单纯,忽然有个好心人邀请他们去赚钱,而且还是熟人的二大爷的朋友这种带点关系的;或者是找工作无门,内心异常焦虑的大学生,突然如获至宝一般地搜到这类招聘广告….

试想,如果换成你我,放到那种情形下,也可能会很容易的中招吧?

但是,为何长久以来,缅甸北方地区一直属于政府管不着的“法外之地”,黄赌毒和诈骗横行?世界那么大,为何缅北的骗子主要坑拐的对象,往往都是中国人呢?

咱们先说第一个。

缅甸,不但穷,还是个乱成一锅粥的国家,全国 135 个民族分成了7 省,7邦。

缅族男人的“国服”就是裙子+拖鞋

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也是这么穿的

占人口 70% 的缅族居住在相对比较平静的 7 省(注意是“相对”),而七邦就是那些数不清的少数民族们聚居的地方了。

说好听点,它们属于缅甸的行政区划——邦,但实际状态则是,各路军阀带着自己武装的守着“自家”的地盘,中央派人过去就会挨揍,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为了给自己留点面子,缅甸管这些地方叫高度自治。

从1950年代末缅甸军政府上台起,很长一段时间里,缅甸中央的各项政策搞的都是缅族至上那一套,令地方少数民族们非常愤怒。

而且,它们原本就拥有着自己的武装,各种不满,总会用暴力还击的形式做出回应。

曾经一度,这里的状态被总结成——“缅甸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反政府武装”。

尤其是缅北的少数民族,十分尚武,世代信奉——“没有军队,就没有一切”的理念。

除了不服中央,这些民族武装之间,有时候也会打打杀杀,不过,一旦缅军开过来,它又会暂时搁置争议,一致对付缅甸政府军。

被地方武装俘虏的缅军

可以说,缅甸各民族不但缺乏国家认同感,还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目前,在地方上说了算的,主要是下图这八大地方武装,他们的控制区域,俨然就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

比如,咱们非常非常熟悉的“果敢(Kokang),就位于掸邦东部,目前全称是“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缅甸的乱,有一定的历史缘由。

大家都知道,缅甸东部,特别是果敢和佤邦一带,在明清时代,原本统一归属于中华王朝管辖。此地的居民又被中原政府称为“山民”。

这里管事的,叫做土司,拥有自己的武装和征税权。他们几乎就是这些山民们的“土皇帝”,是此地真正说了算的人。

直到近代,趁着大清国衰落,英法势力开始渗透进缅甸、老挝和中国云南交界的地方以及泰国北部,这就是后来那个耸人听闻的“金三角”。

1885 年,英国人彻底灭亡了缅甸共绑王朝,将缅甸直接划为了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之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大清国又被迫割让了一些西南领土给英属缅甸,其中就包括了果敢,以及佤邦的一些地区。到了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建国之时,这些地区就被顺便收入了现代缅甸囊中。

好了,咱们再回到一百多年前的英属印度-缅甸。

当年,英国人进来以后发现,缅北这种穷山沟沟虽然地理位置关键,但没啥可赚。

于是,通过英国人“手把手的帮助”,这些山民们学会了种鸦片。

种鸦片、贩大烟这个行当获利颇丰,以至于在那段岁月中,当地就开始因为鸦片利益相关问题,经常发生土司武装之间的械斗了。

19世纪末,英属印度-缅甸北部的一位土司老爷

不过,跟缅北的其他地区不同,果敢的土司,并非山民出身,果敢人也不说那些土语,通行的是中国官话——他们的一小部分是17世纪中期,追随永历帝入缅抗清的明朝遗民后代;剩下的大部分则为国民党93师的残余势力及其后人。

果敢人原本就自称汉人,汉族,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迫改名为了“果敢族”。

所以,我们看到,至今果敢人还都说汉语普通话,生活习惯和中原汉族也差得不太多,而且对缅甸没有太大的归属感,管他们叫做“老缅”。

果敢地区民主同盟军阅兵式

在彭家声的带领下,从1960年代起,果敢地方武装(民族民主同盟军)跟缅甸政府军打打杀杀了半个世纪,直到2015年才达成了阶段性的停火协议,大体上总算归于了平静。但至今和政府军以及其他势力的小范围零星交火仍然时有发生。

1970年代,祖籍四川的果敢自卫队(民族民主同盟军前身)队长彭家声

实际上,果敢人跟缅军半个多世纪的“较劲”,只是缅甸错综复杂民族关系的一角。果敢所在的缅北少数民族,从零散交火到大范围的武装战斗,半个多世纪都没真正消停过。

和缅军交火的缅北地方武装

简单说就是,这里头历史恩怨和民族关系都非常复杂,经济极为落后,民风剽悍(虽然笃信奉慈悲为怀的佛教),再加上很长一段时间的毒品争夺问题,乱糟糟打来打去属于它们的常态。

动乱的源头是贫困,动乱的结果还是贫困….

同盟军与缅军交战后战利品照片,两桶康师傅方便面、一塑料袋大蒜和几包奶茶十分抢眼

接着,咱们赶紧说说,为什么中国人成了缅北犯罪集团招募诈骗分子和“割腰子”的最主要的对象呢?

像下图这样的,戴着手铐被迫“行骗”——如果进去后没业绩,除了毒打,折磨外,还可能会被转卖给其他”公司“,或是被直接“摘器官”贩卖,榨干其最后的价值。

他们大多,都是中国人。

大家都说中国话,写汉语简体字,同胞何苦坑同胞呢?

其实呢,正是因为语言,文化相通,他们才更喜欢瞄准中国的打工人。

在缅北,果敢(汉族)、佤邦(佤族)、掸邦(傣族),克钦邦(景颇族)这些武装割据地区,几乎都通行汉语普通话。

尤其是前两者,果敢和佤邦,汉化程度那是相当深的,几乎处处“山寨”着咱们中国大陆。

比如佤邦。

虽然此地居民不是汉族,但长期受中国语言文化影响很深的佤邦人,从小接受的都是中文教育,不但汉语汉字是官方第一通用语言,中小学也采用了中国大陆的义务教育课本;在日常的地区治理上,佤邦联合党连开会发言的风格、红头文件的格式都直接照搬;本地媒体更是处处模仿央视新闻,什么党中央、党委党支部、中央工作组、政治局常委、司法委、办公厅、政治协商会议…..又被戏称为“乡土版”的新闻联播。

缅甸佤邦自治区(掸邦第二特区)抗疫宣传片截图

佤邦自治区(掸邦第二特区)抗疫宣传片里,穿着防疫服的工作人员都背着枪——这还是缅北最为平静的一个地区

果敢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当地居民手机信号不是中国移动就是联通、电信;座机区号为云南临沧市的。市面上,人民币比缅元要受欢迎的多,微信、支付宝交易也非常流行,老百姓们看的几乎全是中国的电视节目….

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也明白了,恰恰是因为他们非常了解中国大陆的情况,能跟咱们无障碍交流,相互来往方便。而且,随手打个民族、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感情牌”,叫一声“老乡”和“亲人”,就能把对方给感动的流下眼泪。

再加上招聘者给出的那些优厚报酬,心地单纯的打工人和大学生们,很容易就被忽悠晕了。

更何况,据一些成功脱险者回忆,热情招募他们的,竟然就是一些早前去缅北打工“发了财”的老乡,跟自家还带着亲戚关系。

谁能想到,当饿狼吃不到羊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自己吃自己了。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