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大连市中心医院主任药师 张士红
“张药师,听说你们医院有白蛋白了,我家孩子高考补充体力,想去打两支!”“家里老人生病了,想问问可不可以输点白蛋白?”……来自朋友、患者的求助,加上医院的供应限制,使得白蛋白成为“紧俏”药品,一些不了解它的人甚至因此误以为它是补药而盲目抢购。
人们俗称的白蛋白,是“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简称。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是健康人血浆的提取物,其作用是增加循环血容量,维持血浆渗透压、抗炎抗氧化、参与体内物质转运等。有人认为,普通人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有人认为生病了输注白蛋白,可以促进疾病恢复,其实这些都是误区。
首先,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补充营养”违反了“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给药”的安全用药原则。作为血浆提取物,即使纯度再高也或多或少存在其他血浆蛋白、内毒素、金属离子、聚合物等杂质,制剂在杀菌过程中还会产生少量不良聚合反应杂质,这些杂质不仅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还有可能在肾脏蓄积。有文献报道,输注50毫升的20%白蛋白,就等于输注1克高聚物。作为人类血浆制品,白蛋白还存在传播传染性病原体及过敏风险。
上世纪40年代,人血白蛋白上市,曾广泛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比如在二战期间,人血白蛋白曾用于珍珠港战役中严重烧伤的士兵,使他们存活下来;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曾有研究认为接受白蛋白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反而上升。时至今日,医院药房仍把它划归为高危药品。事实上,400多元/支的人血白蛋白对多数人可以算得上贵重药品。在医院里,人血白蛋白属于抢救用药,一般仅用于肝硬化肝癌晚期、慢性肾衰尿毒症重度低蛋白血症或其他肿瘤晚期恶病质(身体耗竭)等的禁忌治疗,目的是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血容量不足,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天,输入后不能立即分解为氨基酸以供人体合成蛋白质,而且人血白蛋白缺乏人体必须的色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并不能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求,因此并不适合营养不良患者补充蛋白质的需求。人血白蛋白的制剂浓度分5%~25%不等,具体浓度选用及用法用量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各项生理参数决定。需要注意的是,人血白蛋白需要在2~25℃下避光保存,避免冷冻,使用前应加热至室温或体温状态。对于存在白蛋白过敏、严重贫血、心衰的患者禁用该药。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