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蒋氏一族,那不少人都会想到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蒋介石,除了蒋介石外不少人也知道作为蒋介石接班人的蒋经国。

蒋经国作为蒋介石的长子,在蒋介石逝世后成功顶替其位,当上了“总统”,但很多对蒋介石的另一子不熟悉,要知道蒋介石的这个儿子不仅曾在地位紧逼甚至超越蒋经国,有段时间他还被人当作是蒋介石真正的“接班人”。

这个人就是蒋介石次子蒋纬国,蒋纬国虽在有段时间地位高于蒋经国,但在一场“兵变”之后,受到牵连的蒋纬国便从此失去了跟蒋经国争夺地位的能力,进而在这场“台湾夺嫡案”中落败。

尽管“台湾夺嫡案”已经落幕,但当蒋纬国晚年时期谈起那场“兵变”时却总会忍不住说自己当年是“被人阴了”。

影响“台湾夺嫡案”走向的这场“兵变”究竟发生了什么?蒋纬国为何会说自己被阴了?了解过当年的故事后这些问题的答案便能一清二楚了。

“装甲兵谋反”,蒋经国趁机展现

1964年1月21日上午10时,当时台湾地区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正在湖口基地主持一场例行的装备检查,原本这项检查很快就会结束,可赵志华却突然加了一段令在场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演说。

当湖口基地的执勤人员听到赵志华的演说内容后感觉后背一凉,马上将其演讲内容进行上报,当消息上报到台湾“参谋总部”的时候,上报内容已经变成了“装甲兵要谋反”。

要知道当时台湾地区装甲兵部队是“国军”的精锐,是曾经戍守台北的“御林军”,蒋介石次子蒋纬国曾经正是这支部队的掌控人,若装甲兵要谋反,那这就是一场“兵变”。

当台湾“参谋总部”的人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后便迅速寻找当时最高指挥官请求指令,可碰巧当时台湾的“参谋总长”彭孟缉和“陆军总司令”刘安琪都不在台北,最高指挥官无一人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既然最高指挥官不在,那情况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官职稍次的“国防部副部长”也能够作为下命令的人,当时蒋经国正好从梁序昭手里接过台湾“国防部副部长”一职,当他看到“装甲兵谋反”的报告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他取得“台湾夺嫡案”胜利的好机会。

此刻作为最高指挥官的蒋经国马上对部队进行安排,当即下令要求湖口以北的陆军和装甲兵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各阵地待命,做好阻击北上坦克的准备,同时蒋经国考虑到装甲兵部队的实力强大,还给部队下达了最后一条命令,那就是一旦发现即将战败,就立刻炸毁进入台北市的3座大桥。

在给前线部队下达过命令之后,蒋经国又跟桃园、台中两地的空中部队取得了联系,要求他们立刻进入战备状态,战机随时准备起飞,配合地面部队阻击“叛军”。

在安排完所有军队后蒋经国这才能缓口气,继续等待“前线”的消息,在蒋经国的命令下当时的台湾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相关部署,整个过程中蒋经国的安排可以说是井井有条,要知道这对于第一次发挥自己军事指挥才能的他来说已经是相当不易了。

若当时真是一场兵变的话,那蒋经国此举将会在他的人生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蒋经国做好相关准备后却一直没有等到前线交战的消息,反而是在一个小时后得到“兵变”已经结束的报告。

“口头政变”,1小时便结束

当台湾“参谋总部”严阵以待的情况下突然得知“兵变”已经结束,这令在场的人无一不感到错愕,在看过相关报告后他们才知道这场“兵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那“闹剧”。

原来当天上午10点,作为台湾装甲兵副司令的赵志华突然在一场例行的战备检查进行演讲,起初下面的士兵对于这场突然增加的演讲只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毕竟这相当于减少了他们的休息时间,可当他们听到副司令的演讲内容后,一个个都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现在的国际形势十分不利于台湾,如今台湾军队的部分高级将领还只顾自己享受,不管部队士兵的生活,‘总统府’参军长养的一条狼狗,每月吃的东西所花的钱比一个连的伙食费还要多,现在台湾小姐的选拔更是无异于鼓励奢靡的生活。

在讲这段话的时候赵志华的声音愈发高亢,情绪也逐渐激动起来,此时台下的士兵还在“敬佩”副司令的胆量,敢在军队面前当众演讲这些言论,可当他们听到赵志华的下面这句话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惊掉了下巴。

面对台湾现在的形势,为了台湾的进步,为了台湾军队的发展,我们装甲兵部队应该挺身而出,前往台北‘清君侧’!”讲完这段话后赵志华停顿了一下,望了望台下的军队,此时台下的听者都被赵志华大胆的言论所惊倒,原本现场还有对其讲话进行鼓掌叫好的人,可此刻台下一片寂静。

要知道赵志华最后所说的带部队去台北“清君侧”只要人不傻,那都能意识到这是一场“兵变”啊,起初众士兵中还有人感觉赵志华是一个敢说的军官,但如今在场的每一位人,都在想这位副司令是不是脑袋缺根筋,亦或者今天是一场蓄谋已旧的“兵变”。

总之不管是哪种情况,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这天都是不平静的一天,面对赵志华口中的去台北“清君侧”,只要他还没有活够,那必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示支持,所以台下的沉默成了面对想要“兵变”的赵志华最好的回应。

但赵志华似乎没有察觉到现场的情绪,看着台下冷淡的反应,情绪正激昂的赵志华不禁高喊一声:“谁敢跟我去?!”此声过后台下依旧是静悄悄的,这次赵志华再也忍不了了,当即抽出身上的配枪,朝着空中连放两枪,再次高喊道:“谁敢跟我去?!”

这一次台下似乎有人被两声枪响惊醒了,在赵志华第二次高喊后一位“老士官”和一位名叫张民善的“少尉”走上了讲台,边走口中还说道:“副司令说的对!我愿意跟您一起去。

之后两人便逐渐靠近台上的赵志华,此时的赵志华正高兴于有人响应自己的号召,丝毫没有注意到张民善的眼中露出了一丝锐利的光芒,正当赵志华在面对士兵继续号召人站出来参加自己的“爱国行动”时,他身旁的张民善突然行动了起来。

当张民善走到离赵志华足够近的地方之后,经过短暂的判断后张民善突然发难,从赵志华背后扑了上去,将他按倒在地上,同时向下面的人高喊道:“抓起来,把他抓起来!”

此刻台下陆续有人反应过来并冲到台上协助张民善将他制服,虽然整个过程十分简单,但却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毕竟涉及到“兵变”一事,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张民善也是在判断过现场情况后才敢做出如此举动。

这便是整场“兵变”的全过程了,当详细情况汇报到蒋经国这后没有人知道他心中是怎么想的,但许多人心中的想法就是:“这哪算得上是一场‘兵变’,顶多是赵志华的个人事件罢了,只不过是牵扯到了装甲兵部队,这才引起了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兵变’之后,蒋纬国遭受牵连

虽然看上去这场‘兵变’跟蒋纬国一点关系没有,但其实跟他的关系可大了去了,要知道装甲兵部队正是蒋纬国一手创立出来的,自从装甲部队成立之后,蒋纬国便当了10年的“装甲兵总司令”,这短时间装甲兵部队可以说是完全听命于蒋纬国。

对于蒋介石来说,装甲兵部队是一个很好的武器,在战场上他能有着很不错的表现,也正因此装甲部队曾被台湾称为“御林军”,这么一个锋利的武器,用好了自然是杀敌的好手,可一旦脱手,那便是一场灾难。

尽管装甲兵部队归属于蒋纬国,可以说它在蒋家的控制之下,但因为蒋纬国对装甲兵部队的把控过于紧密,使得社会上不断有“装甲兵要造反”的传闻传出,对于这样的传闻蒋介石自然清楚是谁做的。

削弱装甲兵的实力等同于削弱蒋纬国的地位,他蒋介石又只有两个儿子,蒋纬国的地位低了,那最后继承蒋家家业的不就是蒋经国,因此蒋介石知晓这些诋毁是蒋经国的手段,可他不仅没有对其进行阻止,反而还真的削弱了装甲兵的实力。

蒋介石此举是因为他本就想扶持长子蒋经国,降级蒋纬国的地位,不仅可以达到扶持蒋经国的目的,还能让社会上感觉到蒋家并未完全统治台湾,一举两得的决定对于蒋介石来说自是原因做的。

于是不久之后蒋纬国便被调离了装甲兵部队,同时装甲兵司令部也从台北被迁往了台中,此时“赵志华事件”还未发生,当此事件发生之后正是靠着蒋介石当年的决定,蒋经国才有时间做出应对,由此也能看出蒋介石的高明之处。

当蒋纬国被调离出装甲兵部队后他跟蒋经国直接争夺继承的机会也就小了不少,可等“赵志华事件”发生之后,蒋纬国可以说是完全失去了跟蒋经国之间的竞争能力。

“赵志华事件”之所以会牵连到蒋纬国,是因为他曾是装甲兵部队的总司令,尽管他当时并未在装甲兵部队任职,但他仍要担一些责任,尤其是在他跟赵志华之间关系亲密的情况下,他更是逃不过被问责。

蒋纬国跟赵志华之间有着20年的合作历史,赵志华曾经是一名俘虏,后来能够当上装甲兵的副司令,是少不了蒋纬国的栽培,可以说赵志华能有后来的成就,全靠的是蒋纬国的提拔,然而蒋纬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手提拔的人会干出毁掉自己人生的事情。

自“赵志华事件”发生之后,蒋纬国便第一时间向“国防部长”俞大卫自请处分,但俞大卫考虑到蒋纬国的特殊身份,并不敢自作主张,只是将这一情况报给了蒋介石,让他来进行裁决。

得知此事后的蒋介石虽然没有公开处分次子蒋纬国,但也没有对他进行轻饶,毕竟赵志华是蒋纬国曾经最信任的人,甚至在蒋纬国的帮助下赵志华差点坐上了装甲兵司令的职位,就此一点蒋介石便足以将他严惩。

自此事件之后蒋纬国便停止了自己的晋升,同时也取消了蒋纬国的带兵权,曾经那个权利滔天的蒋纬国如今只能进行军事教育,成了一个只能在纸上谈兵的将军。

之后的蒋纬国一直保持着中将的军衔,直到十几年后蒋介石去世,蒋纬国这才被晋升为上将,虽然他的职位有些许提升,但整体情况并没有改变。

多年之后的蒋纬国在回忆起当年的“兵变”时,也会感觉到当年情况的不对劲,自己在叙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更是将当年的事情总结为:“自己被别人使了阴招。

对于当年“兵变”背后的真实情况,现如今我们自是无法知晓,但我们知道的是,蒋纬国确实在这件事情发生后地位骤然下降,颇有被人使阴招的感觉,不管怎么说蒋氏对于台湾的统治终是没有得逞,蒋介石的“独裁专政”注定是要失败的,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只有正道才能永存。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