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青州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都已经浓缩在这座博物馆之中了。我们虽然专为“曹衣出水”的龙兴寺佛造像而去,收获却远远不止于此——题记
青州博物馆 砾华 /文图
去青州古城过年,主要目的是想看博物馆。更具体地说,是想看该馆的镇馆之宝——龙兴寺佛像。因为一个偶然机缘,我获知了这些独有“青州样式”的佛像的存在。所谓“曹衣出水”的美誉,更像魔法一样吸引我去一探究竟。大年初二,这个愿望终得圆满。来到青州博物馆,我们直奔“龙兴寺佛造像厅”。这里,仿佛一个梦幻般的空间, 其中既有大型造像碑,又有单体造像,涉及佛像、菩萨像、弟子、罗汉像、供养人像等诸多题材,装饰丰富多彩,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等无所不有,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微笑千年,接引众生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明初被毁,存世800多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青州博物馆在青州龙兴寺遗址内勘探并抢救性发掘出了大量的窖藏佛教造像,这批造像绝大多数是北朝晚期,即6世纪上半叶的作品,包括数百件彩绘贴金的石雕佛像、菩萨像,以及少量其他题材的造像。因其数量多,品种全,贴金彩绘保存完好,雕刻精美,跨越时间长,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些佛像,造型和神态与众不同,展示出了别具一格的“青州风格”——佛像的嫣然一笑,北魏的高浮雕背屏、北齐的“曹衣出水”式单体圆雕等,都是“青州风格”的具体体现。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这些佛像几乎全部被破坏过,而破坏的原因至今史学家也没有搞清。作为展品的佛像,基本上都是经过还原的,破损之处清晰可见。但奇怪的是,他们看上去却那么美,美到无以言传,美到让人惊叹、让人心生喜悦。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有人将这尊佛像称作“东方维纳斯”,又说他的笑容堪比蒙娜丽莎。其实,这又何必?这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沉静脱俗,犹如莲花初绽,分明就是掌握众生秘密后,一种理所当然的自信。如此笑意,与俗世一般的感性或理性,根本没有可比性。
见证失传的“曹衣出水”
曹仲达画像 (网络图片)
从南北朝到晚唐,佛教人物画曾出现四个最有代表意义的画家:张僧繇、曹仲达、吴道子、周昉。他们笔下的人物,丰神盛貌,楚楚动人。尤其他们各自创造出的衣褶画法,各具特色,成为画家恪守遵从的典范。其中,吴道子和曹仲达的“吴带当风”与“曹衣出水”更是交相映辉,成为时人争相效法的样式。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的画作真迹早已失传,盛唐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偶尔还能见到后人的摹本,北齐画家曹仲达的作品连后人的摹本都找不到,只在史籍的故纸堆里留下一个“曹衣出水”的典故,和在历史的烟尘中渐渐模糊的背影。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如今,曹仲达的生卒年月已无法查考,只知他不是中原汉族人,原籍西域曹国,也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从后魏开始,有很多人曹国人东漂到中原地区经商谋生,作为当时在曹国已经是名画家的曹仲达,为了进一步施展自己的才华,也加入到东漂北齐的行列中。作为外邦东漂的的画家,他的作品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强大的中原文化接纳并为之倾倒呢?史书记载,曹仲达所画人物充满异域韵味,他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褶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就像人穿着衣服刚从水中出来一样。因为没有宽袍大袖的遮掩,“曹衣出水”的样式对于画家的要求颇高,没有对人体结构的准确了解断不能为。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龙兴寺窖藏的一些北齐造像,身上用浅浮雕或者彩绘形式,清晰地勾画出了胡人形象。还有一些佛像,或是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或是身上没有任何皱褶,肌肤的轮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在北方中原一带的同期作品中,这种造像的样式极为罕见,他们很可能就是史书文献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的样式。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是古代路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因此得天独厚地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北齐这个时代,虽然充满了矛盾、冲突、残暴、动荡,却风云际会,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除了“曹衣出水”,龙兴寺窖藏的北齐单体圆雕石像,低垂的眼、丰颐的唇、含蓄、内敛的神情……都明显受到了中亚地区艺术风格影响,正是北齐统治阶层“胡化”的结果。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弥补了中国佛教艺术研究中对北魏和隋唐之间,特别是东魏和北齐佛教艺术研究实物资料的不足,为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古代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尤其是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保留着鲜艳的彩绘和贴金,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对于佛教造像都是素面无色的认识。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遗憾的是,“曹衣出水”只是流星一闪。唐代以后,佛教逐渐从主流国教堕落到被边缘化,佛教艺术也随之衰退。唐武宗会昌年间,更是发起了大规模拆毁佛寺和强迫僧尼还俗的毁佛运动。五代时战争频仍,社会动荡,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下诏毁佛寺、禁佛教,废天下佛寺过半,达三千三百三十六所之多,各大寺院名人壁画大多被毁,佛教书法损毁也很多。到了宋代,更是以道教为尊,徽宗一度命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院为道观,并使佛号、僧尼名称都道教化,这给予佛教绘画很大的打击。同时,“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开始盛行,衣着服饰上推崇“褒衣博带”,袍袖越来越宽大,人物的身体被严严地掩藏在衣服中,性感妖娆的“曹家样”线条再也没有用武之地,“曹衣出水”终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龙兴寺窖藏佛像因为见证了失传的“曹衣出水”而更显珍贵!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佛造像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展出的龙兴寺造像,是400件窖藏中的珍品。面带微笑的佛像,衣着雍容华贵的菩萨,呼之欲出的飞天,生动活泼的护法……无不令人深深折服。这些佛像出土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展览中也展出了部分细碎的残件,小到一褶衣带、半截佛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毁坏了这些佛像呢?历史上自从佛教东传后,经历了四次大的毁佛运动,即历史上所说的“三武一宗灭佛”。有专家分析,这些造像应为北宋的灭佛运动所毁。但是,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认为是金兵入侵所毁。可以说,有关青州造像的种种猜测与疑惑至今仍无法寻找到最终的答案。其实,伟大的艺术品穿越千年岁月,闪现奇异光彩,这本身就是奇迹,何须答案?
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国家一级博物馆
青州博物馆庭院 砾华 /文图
在青州,与当地人闲聊。你会发现,青州人对自家这座的博物馆,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那天,在古城问路,遇到一个非常健谈的小伙子,他不但热情地为我们指引方向,还如数家珍地给我们推荐青州的名胜,并一再嘱咐我们:一定要去博物馆!“我们的博物馆与故宫是平级的!故宫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也是!”
的确,青州虽然是个县级市,青州博物馆也只是个县级博物馆,但青州博物馆的臧品,比某些地级市甚至省级博物馆都要丰富很多,这与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青州古城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古代史上,青州绝对占有重要的位置。大禹治水,神州大地,分封九州,青州占其一,自古就有海岱雄风的称号。尤其是唐宋元时期,从地图上看,青州简直就是山东版块的中心,作为当时的“省会”,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向东可通莱州府,登州府,向西可达济南淄博,向北到海,向南通临沂江苏。
东汉“宜子孙玉璧”(复制品) 砾华 / 文图
全国唯一的状元试卷 砾华 / 文图
全国唯一的状元试卷 砾华 / 文图
青州博物馆,最为人知的“镇馆之宝”,除了曾震惊全国的龙兴寺佛教造像,还有全国唯一的状元卷和那个价值连城的东汉“宜子孙”玉璧。
青州博物馆门前的巨型蹲狮 砾华 /文图
青州简史展厅前的铜鹤 砾华 /文图
另外,还可见明代衡王府中的遗物——蹲狮、铜鹤。所谓“蹲狮”,指的是博物馆门前蹲守的一对巨型石狮子,昂首挺胸,神态威猛,虽经400余年沧桑而威仪不减。一对铜鹤,则高高矗立在简史厅门前。它们高达4.2米,重约3吨。左侧铁鹤铸造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右侧铁鹤铸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鹤长颈,高足,嘴微张,双足立于龟背之上,栩栩如生,似在引颈长鸣。
青州博物馆庭院 砾华 /文图
可以说,青州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都已经浓缩在这座博物馆之中了。我们虽然专为“曹衣出水”的龙兴寺佛造像而去,收获却远远不止于此,真是不虚此行!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青州博物馆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砾华漫步 发布: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