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则笑话:

张家有钱一千万,

九个邻居穷光蛋。

平均起来算一算,

个个都是张百万。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当前互联网行业人均月薪 2W、90后人均存款 50 W。看到新闻,不少人都大呼“被平均了”“给大家拖后腿了”。

这些例子揭示了一个问题:靠平均值来了解一个群体的收入水平,可能是不妥当的。

有时候,平均数未必能反映平均水平!

那什么时候用平均值衡量平均水平才合适呢?如果用平均值不合适,还能怎样衡量平均水平呢?本文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什么时候平均数是有意义的?

平均数反映数据集中趋势,它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把所有的观测值相加后再除以观测值个数。

但是如果我们拿到的数据,是像下图这样有一些极端值。

此时,我想要计算客户的平均回款金额,得到的数据结果(下图红色横线),会发现大部分公司都没有达到平均的回款金额:

这是因为平均值很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不能正确的反映数据整体真实情况的,尤其是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均数其实难以代表总体情况。

也就是说,整体平均值是在数据呈均匀分布或者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才会有意义,如果忽略整个数据的分布情况,只提平均值,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2、判断数据的分布

那么拿到数据的第一步是什么呢?自然是判断数据的整体分布形态。

画出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数据的分布,也就是数据样本集中在哪里。

例如客户购买金额的数据,我们以横轴为购买金额区间,纵轴为在该区间的公司数,画出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就可以看到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大部分分布在151-167之间,并不是均匀分布或者正态分布,那么用平均值代表客户的购买金额就是不合适的。

那如果遇到这类问题,怎么才能反映真实情况呢?

3、分组和整体平均值

我们需要引入分组的概念。

比如我们第一节说的 90 后的平均存款到了 50W,哪些人能有这么多存款?我们会想到所在城市、年龄段、工作背景、收入来源等等信息。比如一线城市 90 后的存款可能普遍比二三线城市高,然后再拿自己进行比较。这时就引入了分组的概念。

「分组平均值」和「整体平均值」其实是不同的,整体平均值由于受到极端值的影响,结果不准确。分组平均值则是在对应的组别范围内计算数据的平均情况。

「分组平均值」和「整体平均值」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这就引申出一个很有趣且常见的概念:辛普森悖论

辛普森悖论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出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数据。在此示例中,从总体上看研究生录取数据时,看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录取(性别歧视),但是当单独查看每个学院的数据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录取。

原因就是:

不同学院的接受率非常不同,更多女性申请“更难”的部门。

如果要避免「辛普森悖论」给我们带来的误区,就需要斟酌个别分组的权重,以一定的系数去消除以分组资料基数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比如使用 ARPU、ARPPU 等。

同样的,如果要更客观分析产品的运营情况,就需要设立更多角度去综合评判。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