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书叫《静静的顿河》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是长河小说分了上中下三卷,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肖霍洛夫,他也因此呢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静静的顿河》的背景是在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展现了是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
这个背景啊就了解到这儿。呃,接下来我们讲讲这个人物和这个故事。说到这儿我先抛开一个问题到底是书的蜿蜒曲折,波涛欺负的故事情节吸引人呢?还是这个丰富特色的人物形象吸引人?我们先放在这儿
哥萨克麦列霍夫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家庭。一家之主老头子潘捷莱,他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彼得罗已经娶亲,媳妇叫妲丽亚;小儿子格里高利长得像父亲笑起来带有一种粗野的表情;爱女杜妮亚是个大眼睛的姑娘。
格里高利爱上邻居司契潘的妻子阿克西妮娅,没错爱上了有夫之妇,这个阿克西妮娅17岁嫁给了司捷潘,在她16岁岁那年他的父亲把她来到一个地方强暴了她,他哭着告诉母亲和哥哥,娘儿俩把父亲乱棍打死了,第二年就出嫁了,本以为是幸福的婚后生活,没想到新婚之夜丈夫把她捆起来又暴打了一顿,之后他每天酗酒,出去浪,在外面找新欢,把阿克西妮娅关在仓房里,这个夫妻之间没有爱情可言。于是美丽的身姿,成熟的丰韵,诱惑的眼神,挡住了青春骚动的格里高利的视线,让他再也无法安静,再也无法看见别的姑娘。
格里高利莽莽撞撞,情窦初开,心理远未成熟,在阿克西妮娅眼里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所以,挑逗也好,诱惑也罢,要动真的她还是担心的。在挑起了格里高利的兴趣之后,阿克西妮娅又不得不打退堂鼓地说:“我不是唬人,你应该去和姑娘们闹。” 简单的话语透露出复杂的内心世界:阿克西妮娅知道与格里高利的关系发展下去意味着什么,她毕竟是有夫之妇。但是,阿克西妮娅又不甘心,她不想再过受尽折磨忍气吞声的日子,渴望欢乐、幸福和爱情,还有情欲。后来,格里高利才注意到阿克西妮娅那饱含情欲的嘴唇。不辜负大家的期待,果然在司捷潘征召入伍之后,俩人第一次纠缠在一起,要是俩人秘密的活动呢也好,村里人呢也不会说什么,在他们看来男人出去当兵了,女人在家里也是比较寂寞
也就不以为然,不足为奇,可是这俩人竟然正大光明大大咧咧的炫耀起来,这下闹得村里沸沸扬扬的村里的女人又讥讽又羡慕阿克西妮娅,谈论着她,可她一点也不在乎,露出一副自满不屑的表情,享受着自己晚熟的爱情,女人晚熟的爱情,像道旁迷人的野花,女人晚熟的爱情不像鲜红的郁金香,而是像如火如荼的盘根草,虽然我体会不到这种感觉,但是觉得描写的很生动,为了能切身体会到这个呢,我还去查了查盘根草的图片。老头纸知道了儿子的风流事,给他娶了一个富足人家的女儿娜塔莉亚,儿子格里高利名声不好,家境也不行,可女儿偏偏一见钟情爱上了格里高利,格里高利也没心思去想阿克西妮娅了,把她又甩了,用今天人话就渣男坐实了,可阿克西妮娅缺不甘,她感到自己的爱情阵地收到了进攻和威胁,要牢牢守住自己的阵地,把格里高利从娜塔娜塔莉亚手里抢过来。
后来的情形每天夜里,当格里高力履行职责去跟妻子亲热,用炽烈的青春火焰温存她的时候,她表示的却是冰冷和羞答答的顺从。娜塔莉亚对床笫生活抱应付态度,她从娘胎里带来的就不是热情奔放的血液,所以格里高力一想起在爱情中如癫似狂的阿克西妮亚,就叹着气说: “娜塔莉亚,你老子恐怕是从冰窟窿里把你捞上来的……你太冷啦。” 阿克西妮亚每次遇见他,都要慌乱地笑笑,用眼睛失神地望着,说几句酸溜溜的话: “你好啊,格里什卡!跟新媳妇过得热和吧?” “过得马马虎虎……”格里高力总是用含含糊糊的话支应过去,并且总想赶快躲开阿克西妮亚那脉脉含情的眼睛,司捷潘对格里高力怀恨在心,每天夜里睡梦中都要用铁硬的手指在破被上乱抓;娜塔莉亚常常跑到棚子里,倒在牛粪堆上,身子哆嗦成一团,为自己的幸福受侵犯痛哭一场;格里高力预感到欲望难以满足,痛苦又重新回来,心里十分烦闷,不住地唉气叹气;阿克西妮亚一面跟丈夫亲热,一面用眼泪浇着那不肯熄灭的对丈夫的仇恨。果然不负众望格里高利又把娜塔莉亚甩了和阿克西妮娅私奔了到了一个庄园上一个当马夫一个帮后厨,在后开阿克西妮娅怀孕了,虽然孩子不知道是谁的,但女人的第六感肯定的说是主人公的,格里高利呢也要征兵入伍去打仗,他和很多哥萨克小伙子一样,应征参加了俄德战争。他在战场上第一次杀人,心情异常沉重。因为“秃子”屠杀俘虏,他要和“秃子”拼命。俄军士兵轮奸波兰使女,他冲上前去解救,结果被捆起来,扔在马槽里。军官要凌辱他,他毫不胆怯地反抗。他厌恶战争,渐渐对战争有了认识,皇亲大人向他授勋,他用很不礼貌的方式加以拒绝。有进步思想青年贾兰沙天天往格里高力脑子里灌输闻所未闻的道理,指明发生战争的真正原因,无情地嘲骂专制制度。格里高力的思想意识所依存的根基都化成了飞灰。这根基原已腐朽,战争的极端荒谬性又像铁锈一样把这种根基侵蚀烂了,只要推一下,就会土崩瓦解。
在这期间阿克西妮娅剩下的女儿突然得了猩红热死了,她悲痛欲绝,没想到这时候庄园老爷的儿子一个军官中尉趁虚而入,女人的心最容易为爱怜和甜言蜜语所融化。痛苦绝望的阿克西妮亚失去了理性,如癫似狂,燃起了早已熄去的欲火
他受伤后回乡途中知道了中尉勾搭偷情的事把中尉那马鞭狠狠抽了一顿,只给了阿克西妮娅一鞭子,回到家乡后又和娜塔莉亚和好生了一儿一女,家乡人对他这样一个军官而且是全村第一个获得十字勋章的人表示了很大的尊敬,激发了他的哥萨克精神。因此他“作为一个好样的哥萨克又上了前方;一面咒骂战争的荒谬,一面忠实地保持着哥萨克的声名”。
时局动荡,士兵普遍厌战。不久,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取代了沙皇。接着,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格里高利和彼得罗受布尔什维克影响,都成为红军的军官。然而他又看到红军领导人滥杀俘虏,他要和红军领导人拼命,并愤而离开红军,回到家乡。这仍然是由于他那善良、正直的本性,然而也反映出他认识上的局限,见树不见林,对红军的本质没有认识。
葛利高里厌倦了战争,返回了鞑靼村回家度假,他逐渐对娜塔莉雅冷淡下来,而对阿克西妮亚仍念念不忘。返回部队前,他在顿河边上遇见了阿克西妮亚,两人相视许久,又燃起了爱情的火花。这时村苏维埃政权建立,大批红军被派了过来,击退了叛军,上级又向富户上缴军粮,红军队伍壮大难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其中他们虽然是红军,但是却抢劫哥萨克乡的村庄,强奸哥萨克妇女,烧杀抢掠,村里传遍了红军要把哥萨克全部消灭掉的消息。沿岸各村庄的哥萨克们都暴动起来了。彼得罗成为叛军首领,在击溃红军进攻的同时,彼得罗被幼时的好友米沙柯·栖沃伊枪毙,格里高利被列入逮捕者名单。格里高利怀着盲目的仇恨,决定一定要把红军从哥萨克地上驱逐出去。正式参加哥萨克暴动
格里高力参加暴动以后,依然完整地保持着他的优秀品格。他依然是善良的:红军杀了他的哥哥,他曾发誓为哥哥报仇,捉住红军一个不留,然而他终不忍心。他在战斗中杀了几名水兵,内疚、痛苦得发了疯。他听说关押了红军家属,立即只身冲入监牢去解救。他依然是清白的:在抢劫成风并受到鼓励的暴动中,他自己不抢劫,也不准手下士兵抢劫,因此被撤了职。他依然是个胸怀坦荡、讲义气的男子汉:米沙是他自幼的好友。虽然米沙·柯栖沃伊杀了他的哥哥,但他一听说米沙被暴动军俘虏,便连夜赶来解救,一路上拼命赶马,把马都赶死了。他依然是个有血性的汉子:在白军将军和洋人面前,处处显露出一副铮铮铁骨。他虽然当了暴动军师长,依然保持着朴素的劳动者本色,丝毫没有做官向上爬的心思。有一次,暴动军司令库金诺夫要他去执行一项任务,给他戴高帽子,他欣然受命;等库金诺夫说出完成这项任务后,将为他请功,给他升官,他却恼了,怎么都不干了。有一段描写尤其生动感人:参谋长考佩洛夫说他是“一个极其偶然闯入军官界的军官”,“没有文明人必须具备的那些特点”,并举了许多事例。他以为格里高力这位师长听了这些话会发怒的,就朝格里高力瞥了一眼,却看到格里高力不出声地大笑着呢。格里高力笑完了以后,说:“我才不想学你们那些待人接物的态度和礼节。这些玩意儿我跟老牛打交道一点儿也用不着。
格里高力参加暴动以后,他的思想发展也是向上的。因为他参加暴动不是投机取巧、见风使舵,也不是怀着阶级仇恨,只因为他有着刚强、正直、善良、求实的品格,他的思想认识逐渐端正,逐渐深化,对白军、红军的本质渐渐有了认识。有一次他和参谋长考佩洛夫争论。他说,英国人帮助白军和中国人帮助红军不相同。考佩洛夫问他,二者有什么不同。他说不上来,但他觉得就是不同。这说明他不是从形式上看问题,而是从本质看问题了。说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渐渐认识到自己错了,也认识到,不靠拢任何一方,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暴动军已经渐渐投入白军的怀抱。他想洗手不干,投靠红军,只怕得不到红军的饶恕。家庭悲剧一次又一次发生,个人在悲剧道路上越陷越深,然而,他一旦有了清楚的认识,思想再没有走下坡路,而是从此一直向上。悲剧越发展,他的思想越明确,越深刻,越坚定。等到白军跨海外逃,他也有可能外逃的时候,他作了坚定的抉择:留下来投奔红军。这是他思想的胜利,是刚强的抉择。参加红军后,他决心将功赎罪,英勇作战,得到布琼尼的表彰。然而极左路线容不得他这个有过历史污点的人,将他清洗回家,他也不怨尤,一心回家做一个和平居民。这时,格里高利的家完全变了样,父母、妻子都已死了,地方红色政权却又不容他,他逃出去躲避,落入匪帮,而不甘心做土匪,脱离匪帮,携阿克西妮亚外逃。阿克西妮亚被打死。当初哥哥被杀,他发誓要报仇。如今他视同生命的情人被打死,他却只是悲痛,只觉得天空和太阳都成了黑的,再没有萌发疯狂的报复心。他毅然回归故里,将所剩枪支弹药扔入顿河,朝自己的家门口走去。这时候依然有危险,然而他不再逃避,而是迎着危险走去。这表明他思想的坚定、性格的刚强。
在村子下面,他踩着已经化得千疮百孔的三月的青色残冰,过了顿河,大踏步朝自己的家走去。他老远地看见米沙特卡在河边的斜坡上,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才没有朝米沙特卡跑去。 米沙特卡正在敲石头上的水溜,扔着玩儿,仔细看着青青的碎冰往坡下滚。 格里高力走到坡前,气喘吁吁地、沙哑地唤了唤儿子: “米申卡!……好孩子!……” 米沙特卡惊骇地看了看他,就垂下了眼睛。他认出这个满脸胡子,样子很可怕的人就是他的父亲…… 格里高力在树林里夜间想起孩子们的时候小声说过很多温柔、亲热的话,现在那些话全从脑子里飞走了。他跪下来,亲着儿子的冰凉的、红红的小手,只是用结结巴巴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喊:“好孩子……好孩子……” 然后格里高力抱起儿子,用干干的、热辣辣的眼睛如饥似渴地看着儿子的脸,问道: “你们在家里怎么样?……姑姑、波柳什卡都好吗?” 米沙特卡还是没有看父亲,小声回答说: “杜尼娅姑姑很好,可是波柳什卡秋天就死了……害白喉病死的。米沙叔叔当兵去了……” 还算好,格里高力在不眠之夜里幻想的不多的一点儿东西,现在得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 这就是他这一生仅剩的东西,有了这东西,他还感到大地,感到这广阔的、在寒冷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世界是亲切的。
小说本是故事。故事本是为了开心解闷的。后来渐渐赋予故事以教育意义,有了主旨,也就是有了主题思想。在一个时期内,人们习惯了着重表现主题思想的作品。而实际上,有些作品,特别是一些不朽的名著,不是着重表现主题思想,而是通过人物在故事中的行动和态度,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不是通过主题思想来教育人,而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感染人。主题思想是理性的,未必都能起久远的作用;人物形象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长久的审美价值。名著之所以不朽,首先不在于主题思想,而在于所创造的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就以我国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来说,感人的是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论哪个时代的读者,都会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正因为这些故事和人物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这部书成为不朽的名著。聪明睿智的诸葛亮、大义凛然的关云长、英勇绝伦的赵子龙等许多人物,永远是读者喜爱的形象。一代代读者受到这些人物的感染和熏陶。很难一一细说《三国演义》的明确的主题思想。作为历史小说,其思想倾向尊刘反曹,也是不符合民族统一的历史潮流的。作者选取的立场和角度尽管不符合历史潮流,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刘备一伙人不占天时,不得地利,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更显出人和之可贵。只有在困境中,才更能表现人物之智慧、刚强、仁义和勇敢。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和感动读者的,正是这样一些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物行为的社会效果。从封建传统来看,诸葛亮、关云长等人维护刘汉王朝的行为是正确的,而从今天的角度看历史,他们的行为就不见得正确了。然而他们的形象依然能给今天的读者以美的感受,依然能感动今天的读者。
文学名著是不朽的,感人的艺术形象是永远感人的,其审美价值是永恒的,不论历史潮流如何,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变化。 所以,只是紧跟潮流而人物形象苍白的概念化作品,往往如昙花一现;而创造出真实感人形象的作品,却有持久的生命力。
正因为《静静的顿河》不是按照政治教科书模式写出的作品,不是着意表现主题思想,而是着意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选的题材是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而不是按照政治教科书的要求去取材,在教条主义统治的历史时期,必然引起无尽无休的争论。然而也正因为是这样写出的一部作品,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读过,它是名著也是典型的政治教科书,两本书呢,我读完《静静的顿河》就不由自主的想起这部作品,情不自禁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当然我也比较不出个所以然,我只能说每本书呢都有各自的使命罢了,就比如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适合小时候读,《静静的顿河》大了读比较好,两本书感觉就是相同的起点出发,遇到了两条岔路一个走左边一个走右边。
肖洛霍夫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问世后约半个世纪以来,对这部作品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先是争论作家和作品的属性:肖洛霍夫是哪个阶级的作家,《静静的顿河》是什么性质的作品?等到作家和作品被肯定了,又争论起小说中心人物格里高力的典型性。等到这一中心人物的典型性被认定以后,又争论起这一人物的悲剧实质。而所有争论的悲剧实质,实际上是悲剧成因。可以看出,中心议题的改变,是《静静的顿河》被认识和承认的过程。正确的意见一步步取得胜利。
这部作品的实质,这部作品的核心是什么呢?作者肖洛霍夫说得很清楚,就是要表现人的魅力。人的魅力就是人性美和性格美,特别是中心人物格里高力的人性美和性格美。作家说到做到,他在作品中确实非常成功、非常有力地表现了中心人物的人性和性格美。
理论界和政界一样,长时期有左倾思想的影响。因为格里高力有过历史污点,小说中的红军和红色政权容不得他,现实中的一些理论家们也容不得他。不能理解,一个“反动军官”会有什么“魅力”;不能理解,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会是一个美好形象。
悲剧被称为“艺术皇冠”。悲剧最能激发人的感情,引人深思。此外,悲剧还最能显示人的性格。肖洛霍夫用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写格里高力这样一个好男子在社会主义革命中走了悲剧性道路,使人惋惜,使人深思;写他在悲剧性的逆境中保持着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在逆境中将他的美好品质鲜明有力地显示出来,格外感人,使人感到格外壮美。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文艺为革命服务理解得极其狭隘,认为文艺作品应当是用文艺形式表现的政治教科书。正面人物只能走革命的道路,做革命的事情。只有革命者才是正面人物,美好形象。所以,出现了《静静的顿河》这样的作品,人们就不能理解了。
事实是,肖洛霍夫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美好的男子汉形象。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长久审美价值的不朽的形象。高尔基说,肖洛霍夫“在小说中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立场同主人公格里高力的立场区分开来”。是的,格里高力性格中有作者自己的性格,也有作者的理想。正因为作者和格里高力一样,也有刚强、正直、勇敢、善良和求实的性格,才敢于在极左路线统治时期言人之不敢言,写人之不敢写。也正因为这样,这部作品经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不朽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