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花呗额度涨了,跟几年前的变化是,大家开始希望获得更多额度。
有人说:“有额度在手,遇事心不慌。”,有人说“经历了疫情,才知道多点额度应急多重要,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过去几年,花呗额度应该是比较少调整的,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隔空喊话花呗,要求“涨额度”,连官方都被炸出来表示看到网友布置的作业了。
调侃归调侃,我们还是要冷静看待。以前谈额度色变的现象还挺普遍的,把额度当成超前消费的代名词,甚至但凡用花呗的,一律以“超前消费”论处。
为什么现在大家又这么需要额度了?
有个叫纽太普的大V总结得挺到位的:“手上多一分额度,多一些安全感”。
有人甚至自我调侃说“以前骂花呗的声音太大了”,疫情后不会再骂了,甚至还感谢花呗给自己提额,因为现在知道有额度并不是用来花的,而是赋予的一种安全感。
额度虽然不是自己的钱,但不管是用来应急还是缓解现金流压力都很实用。反正都有免息期,只要按时还上,相当于零成本地获得一笔支配资金,这种薅羊毛的机会可不多。
有位网友说,自己的父亲查出直肠癌,发现医院可以刷花呗以后,瞬间压力小了不少。毕竟找人借钱真的很难开口,并且就算开口了也不一定能借到。
还有一位网友说,老婆凌晨五点羊水破了,比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月,突发状况让他措手不及,到医院住院的时候需要交3.5w的押金,他也是从支付宝借的。
看得挺唏嘘的,过日子真的都不容易。花呗提额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但对于很多普通百姓尤其底层的人来说,还是一份“家里有粮心不慌”的安全感。
经历过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的人最深有体会。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都遇到过各种影响和动荡,做生意的人咱就不说了,一抓一大把。还有一些刚毕业去大城市找工作的大学生,原本确定了入职的时间,却因为疫情原因而推迟入职,直至最后被HR通知不需要自己了。
怎么办呢?被社会上的第一课得扛下去啊。那么对他们来说,在没有积蓄的情况下, 额度就成为了对抗生活不确定性的粮库,他们并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有多少额度就会用多少”,花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以备不时之需的资源。
还有一部分人,花呗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精打细算生活的辅助工具。比如,家里遇上装修、或者是需要给家里的老人买体检套餐等等之类的需要有一些刚需支出时,就能优先用花呗的额度顶上,顺便还能利用分期免息薅羊毛,腾挪出现金流,以便其他地方临时需要。
虽然大家打开花呗的方式是出于生活刚需的,本来提额是人家挺高兴一事,然而出现了一些“充满敌意”的评论。比如:“真把额度当自己钱了啊”、“人家割你韭菜呢,还跟着傻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很简单:饱汉不知饿汉饥。以为所有人都有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
一时语塞。我要是当事人看到这些评论,肯定觉得被人当街浇了一头冷水,同时觉得莫名其妙。对于这些言论,我还是希望多说一句,大家在发表言论的时候,稍微有点体己之心。你可以永远都不用体验求助无门的心酸,但请理解别人在认真生活、努力生活的姿态,至少请多一份善意。
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