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直都自诩为“龙的传人”,而“龙”的形象也已经几乎成为了中国的一种代表。那么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文化解读

龙,是一种神秘而不为世人所了解的动物,在我国原始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为龙首人身。《汉书》也有“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的记载。华夏民族的先祖黄帝和炎帝也与龙有密切的关系。《竹书纪年》有“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黄帝“龙颜,有圣德”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载:“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因而,中华民族也自称为“龙的传人”,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龙已经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焦敦遗址河卵石巨龙

什么是龙?《说文解字》云:“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形,童省声。”龙因现实中无此物,自古便给人神秘莫测之感。晋代刘琬《神龙赋》说:“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宋代王安石《龙赋》中说:“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唯不可见,所以莫知其向;唯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辞源》认为:“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

西水坡遗址蚌塑龙

在汉字中,龙字出现也较早。甲骨文金文中皆见龙字,且有许多不同的写法。

甲骨文所见“龙”字写法

金文所见“龙”字写法

龙造型的来源

关于龙造型来源问题,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我国传统的神兽中,有凤凰、乌龟、熊、兔、鹿等,这些在大自然中皆能找到实物。然而,自然界中并无与龙相对应的动物,似乎龙的形象是完全想象出来。关于龙形的来源,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蛇说

提起龙,我们很自然的就与蛇相联系。二者的形象相似,都是身体卷曲、逶迤。因此,最普遍的看法,就是龙的形象源自蛇。在古人的观念中,龙蛇是可以互相变化的。文献中龙蛇并举的记载不胜枚举,如《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书中认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近现代民间更是有“蛇即小龙、大蛇为龙”的说法。

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

二、天文说

19世纪伊始,学者们便对天龙与天象的关系论之不休。例如德国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了神龙的形象源自天文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将龙视为恒星的结构,例如东方苍龙七宿。有的学者认为龙的造型与日蚀相关。国内天文考古专家冯时先生认为:“龙的形象源出中国传统天文学二十八宿体系东宫星宿所构成的形象的观点,古代先民对于龙的崇拜事实上源于他们对于东方星宿的崇拜,而这一崇拜的缘起则在于龙星对于远古先民的授时作用。”

三、恐龙说

恐龙说最早由德国学者W.Bolsche所提出。W.Bolsche先生知道恐龙早在人类未起源以前即已灭绝了,人类不可能见到活生生的恐龙。但他认为,古人在土中看到恐龙骨架,依此衍化出神龙的形象。

四、昆虫说

此说由西伯利亚考古学家阿尔金教授所提出。阿尔金在研究过红山文化中的“猪龙”后,推论红山文化“猪龙”形象和猪没有关系,而是源自古人对幼虫的观察。阿尔金教授与昆虫学家合作,确认了这些“猪龙”实际上是模仿自叶蜂(Tenthredinoidea)、金龟子科的甲虫(Scarabaeidae)等类昆虫的幼虫。他更进一步推测,殷商玉龙形貌来源应该也和“猪龙”相同。郭静云先生也持此观点。她认为,在大自然中,只有昆虫能由蛇体化为鸟形,也只有昆虫能暂死后再生、升天。古人神化的昆虫才是龙形象与崇拜来源。

小山遗址陶尊腹部纹饰

五、脊椎动物

胚胎说,邱瑞中先生认为初期的胚胎,不论是鱼、龟还是人,都极其相似。这些脊椎动物的胚胎与殷商早期玉龙都是大头小尾,团曲成圆。因此他提出龙的造型来源于脊椎动物初期胚胎的说法。

查海遗址龙纹陶片

六、鳄鱼说

鳄鱼有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特征,与龙的形象有诸多相似之处。章炳麟先生在《说龙》一问中声称:“他考察古书,稽按地域和音讯,并且参考马来人的捕鳄实况,认为龙就是扬子鳄。”尚民杰也持此观点。

凌家滩遗址玉龙

尽管古代的龙造型姿态万千,但总的不脱爬行动物的概貌。作为一种神物的龙,可能是人们对于鳄鱼、蜥蜴、蛇等爬行动物原始崇拜的引申。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鱼、鲵、蛇、鸟以及某些昆虫,这些动物能力各异,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居等。使得人们对这些动物产生了崇拜和幻想,并将这些动物的形象进行杂交,幻化出龙的形象。

龙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一方面,它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古代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崇拜龙,希望借助龙呼风唤雨的能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它也与宗教有关系。古人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很多奇异的现象不明原因,也无力抗拒,常常困惑、恐惧、进而敬畏。龙“能幽能隐,能细能巨,能长能短”的万千变化和强大的生命力,逐渐被人们视为沟通天、地、人的神灵。同时,它也与权利有关。秦汉以后,龙与帝王相结合,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帝王的符瑞。

国宝品鉴

妇好墓玉龙

妇好墓玉龙,商代,玉器。长7厘米、厚1.5厘米。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妇好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其进行发掘。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妇好墓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等。这些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随葬品中出土较多玉器,此件玉龙编号为M5:422,墨绿色,圆雕和半圆雕。作蜷曲状,头尾相接,中有缺口,尾尖内卷,犹如旋紧的发条,蓄势待发。头上有对角,呈宝瓶状。细长眉。张口露齿,牙齿呈锯齿状。单阴线“臣”字形眼(通常为“臣”字形眼,文章前后需统一),眼睛呈半球形。腹下有两短足,中脊突起。身、尾饰菱形纹兼三角纹,背两侧饰三角形纹。背部有左右有一对牛鼻小孔,尾尖一面有一未透的圆孔。

作者简介

张超华,男,汉族,河南省郸城县人。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巍先生学习先秦考古。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