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与我国通辽市大小相当),行政上划分为国划分为60个市、区;2020年人口279万(与我国通辽市人口数量相当),主体民族立陶宛族占84.2%,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约77%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立陶宛人为古波罗的人后裔,属于北欧人种,与拉脱维亚人是近亲。
(1)年轻的共和国与悠久的历史
立陶宛共和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自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仅仅30多年,但立陶宛的历史却很悠久。立陶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40年成立的立陶宛大公国。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1410年立波联军在格隆瓦尔德会战中击溃了十字军条顿骑士团,十字军从此一蹶不振。1795年后立陶宛逐步被沙俄吞并。一战和二战期间被德国和苏联交替控制,苏联解体后成立立陶宛共和国。
(2)祖上很阔,现在很小
立陶宛与伊朗、土耳其一样,祖上很阔。在格迪米纳斯他任大公期间(1316-1341年),立陶宛大公国开始大规模扩张,疆域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了黑海,领土达到8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今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波兰、摩尔多瓦和部分俄罗斯地区。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成立联邦,疆域最大时达99万平方公里。在以后的近200年中,波兰-立陶宛联邦与当时的西班牙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并称欧洲四强,甚至在1605年成为第一个占领莫斯科的国家。悲催的是,18世纪末,俄罗斯、普鲁士与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演变到现在的立陶宛共和国,只剩下6.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仅占鼎盛时期的6.5%。
(3)史上最长的不间断人链
苏联解体前夕,大约200万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人手牵手,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通匹亚城堡(Toompea Castle)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盖迪米纳斯城堡(Gediminas Castle),连成长675公里的人链,要求废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条款,重新建立独立的国家,史称“波罗的海之路”。当时,三国总人口约为700万,相当于以举国之力举行了这次活动。
(4)第一个宣布独立的苏联加盟国
立陶宛于1990年3月宣布独立,是第一个宣布独立的苏联加盟国。1991年9月,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独立,立陶宛宣布独立比苏联正式宣告解体还早1年零9个月。
(5)两个国庆日
每年的2月16日和3月11日都是立陶宛的国庆日,也是法定节假日,立陶宛人在这两天都要为国家获得独立进行大规模庆祝。这两个国庆日是立陶宛历史悲剧的见证,也是立陶宛人铭记历史的反映。18世纪末,立陶宛的大部分土地被沙俄吞并,一战期间又被德国占领,直到1918年2月16日才重获独立,这就是立陶宛的第一个国庆日(国家重建日)的由来。可惜独立的时间只有20年,二战期间,立陶宛又辗转于苏联和德国之手。1944年,立陶宛作为加盟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部分,直到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这就是立陶宛的第二个国庆日(恢复独立日)的由来。
(6)多数立陶宛人会说俄语,但没人喜欢苏联
因为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国,以俄语为官方语言,大多数立陶宛人会说俄语,35岁以下的居民懂英语的较多。立陶宛历史上长期遭到沙俄、苏联的欺压,苏联在立陶宛推行“俄化”政策,将大量俄罗斯人移民到立陶宛,将立陶宛人大量迁去西伯利亚和中亚,同时在立陶宛推广俄语教育。独立后的立陶宛自然对前苏联甚至其继承者俄罗斯充满敌意,第一件事就是去俄罗斯化,积极“复兴”本民族的语言;第二件事就是远离俄罗斯,投入欧洲的怀抱。立陶宛于2004年3月加入北约,成为最早加入北约的三个前苏联国家之一。立陶宛于2004年5月加入欧盟,成为最早加入欧盟的三个前苏联国家之一。
(7)欧洲地理中心在立陶宛
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测定的欧洲地理中心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以北26公里的Purniskiu村附近,欧盟特地立了一座白色花岗岩纪念碑,参观者都可以免费获得一份参观欧洲中心的证书。由于欧亚边界划分有不同的认定方式,欧洲地理中心有很多版本,波兰、斯洛伐克、德国和白俄罗斯也宣称欧洲的中心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
(8)篮球王国
立陶宛可能是世界上最热爱篮球的国家,跟巴西人对足球的热爱和中国人对于乒乓球的热爱一样。立陶宛人称篮球为他们的“第二信仰”,篮球在立陶宛属于国球的地位,篮球学校遍布全国,孩子们的启蒙运动通常是篮球。立陶宛男子篮球队是一支传统强队,长期排名世界前十,曾获得三次奥运会季军、三次欧锦赛冠军、三次欧锦赛亚军。克莱扎、马奇扬斯卡斯和桑盖拉等NBA球星都是立陶宛人,中国男篮前主教练尤纳斯也是立陶宛人。
(9)琥珀王国
立陶宛所处的波罗的海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琥珀产地,产量占全世界琥珀总产量的80%。这里的琥珀品质上乘,被称为“波罗的海黄金”,琥珀一词最早便是特指波罗的海琥珀。立陶宛的琥珀产量并不大,比俄罗斯、乌克兰、波兰都要小。立陶宛以琥珀加工为主,原料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
(10)哈尔滨红肠源于立陶宛
哈尔滨红肠源于立陶宛的“里道斯”,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后,俄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也将“里道斯”带到了哈尔滨,哈尔滨红肠一直使用音译名字“里道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里道斯”因其外表枣红色而被重新命名为红肠。当年在哈尔滨读书的时候,每次寒假都会从秋林商场买些哈尔滨红肠带回老家,现在对各种火腿肠无感,但仍对哈尔滨红肠情有独钟。
立陶宛激光研究起步较早,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激光产业也是立陶宛最引以为自豪的产业,世界上10%的科学激光仪和50%的飞秒激光仪都产自立陶宛。立陶宛经济处于欧洲中等水平,2021年人均GDP超过2.3万美元。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20人类发展报告》中,立陶宛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34(中国大陆排名第85);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立陶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39(中国大陆排名28);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NDN)发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报告》中,立陶宛的幸福指数排名第34(中国大陆排名第72)。
参考书籍:《列国志·波罗的海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史》、《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