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苇町 经济学家、《求是》杂志研究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4月10日发布,在国内外引发了巨大反响和热烈回应。《意见》对于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意义重大,被视为深化改革开放关键性的一步。如何解读这个文件,如何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经济学家、《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它包括六大要素:一是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二是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三是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四是商品和服务市场统一,五是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六是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是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建设统一大市场”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时,首次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这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方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同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由“基础性”上升为“决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加重视,思路更加清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部署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

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第23次会议时进一步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这十二个字,是总书记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高度浓缩的精辟阐述,是统一大市场的灵魂。

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这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中之一就是国内和国际市场发展不平衡。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起飞,是从大量发展 “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企业开始的。很多出口商品都是按国外客商的要求定制的,国内市场销售并不多。因此,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内部需求低,对外出口和进口要求都高,最高超过60%,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比较明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党和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带给我们重大风险,开始自觉地在实现经济再平衡上下功夫,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使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也从2006年的63%,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33%,国内大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大市场并不天然具有相应的规模效应,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影响市场功能发挥。只不过在外贸占比过高、国内市场的经济比重较小时,这些导致国内市场“大而不通”的因素,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到了这时问题就日益凸显出来。

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从全球暴发至今已经第三个年头,导致交通不畅,国际物流、商流严重受阻,使经济全球化和产业供需体系受到极大打击,加上各国内顾倾向突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增长,主要依赖外循环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全球价值链正朝着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对于一直作为 “世界工厂”的中国,必须立足自身,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国内市场的稳定性。因此,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就日益突出了出来。

其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

当前变局的叠加演化和俄乌冲突后大国博弈复杂化的时代背景,已经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最大的变数,就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近些年来对我国打压得很厉害。源头就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引起美国统治集团的恐惧。

22年前的2000年,就是跨世纪时,中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1∶8。也就是说,当时我国的经济总量只相当美国的八分之一。21世纪初我国加入WTO之后,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大的出口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充分迸发,中国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到了2012年,我国的GDP已经相当美国的54.3%。从经济总量只相当美国八分之一,到超过他的一半,我们只花了10年多一点的时间。

2021年,美国的GDP为23.04万亿美元,而我国是17.7万亿美元,我国的GDP已相当美国77%,近百年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经济总量上如此接近美国。历史早已证明,美国统治集团绝不可能容忍任何国家挑战他的世界老大地位,更不要说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了。尽管我国已多次宣布会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绝不会去挑战和争取世界霸权,但美国政客认为,再不遏制住中国的发展就晚了,甚至现在出手已经有些晚了。因此,美国统治集团对我们的态度,与谁当总统关系不大。拜登当选后对我们的打压力度一点不比特朗普政府小。

2021年8月13日,美国参议院以100比0的全票,通过了协助台湾重新成为世卫组织观察员的所谓“挺台法案”,直接挑战我国核心利益。也说明现在的美国政府和两党,已基本没有主张对华合作的鸽派,全部都是对华强硬派。包括贸易鹰派、安全鹰派、人权鹰派等。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尽管与美国政府时有摩擦,但他们不喜欢的只是特朗普或拜登个人,而不是美国,相比信任中国,他们更信任在政治文化上和自己一脉相承的美国。因此在中美纷争中,欧盟国家纷纷站队美国。而长期以来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在今后“中长期”内,我国都可能会处在相对不利、甚至逆风逆水的外部经济环境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这是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后,中央再次提出“持久战”这个词,表明了我们党对此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总书记也告诉大家不必气馁:“虽然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时与势在我们一边。”时是假以时日的时,势是发展大势的势。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不犯大的错误,越往后我们各方面的实力越强,形势越对我们有利。这是我们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既定目标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并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部人为、恶意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本文节选自《深度解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专访经济学家、《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见《领导文萃》2022年8月(上)“高端访谈”栏目。

本文作者 | 经济学家、《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

特约记者 | 京雨

责任编辑 | 笺迟

微信编辑 | 又亦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