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弘扬革命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

——深入理解把握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副题)

刘蓝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95年前的三湾改编,是党史、军史、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于确立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时代,我们要深入理解把握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强军兴军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崭新的治军方略。通过三湾改编,秋收起义部队实现了军队性质的政治升华,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开辟了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道路。

三湾改编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基础。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有力量。三湾改编创立了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的新制度,有效解决了建军初期党员、党组织主要集中于部队高层,党的领导难以贯穿延伸的问题,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彰显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全军将士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炬。95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攻坚克难、战无不胜、发展壮大,关键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有崇高理想信念,有为理想信念英勇献身的崇高追求。在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下,信仰是革命者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无产阶级政党,正是因为有了通过三湾改编在部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秋收起义部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长为一支革命理想坚定、信仰力量强大的革命队伍。

三湾改编形成了勇于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人民军队不断发展的康庄大道,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的胜利来自改革创新。三湾改编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形成了人民军队勇于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到达三湾时,秋收起义部队剩下不足千人,但仍是起义前的编制,出现官多兵少现象,不利于作战。经过改编把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这便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人数减少了,建制缩小了,但部队的政治领导更坚强了,军事指挥更高效了,战斗意志更坚定了,为后来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作了准备。

三湾改编淬炼了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回望历史,一代代革命军人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三湾改编发生时,正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失败的革命低谷期,革命武装队伍人数锐减,斗争环境艰苦恶劣。在这样的条件下,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作战、坚持斗争,淬炼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敢于牺牲、勇于胜利的战斗精神。毛泽东同志说:“反动派并不可怕,只要大家团结得紧,继续勇敢战斗,终能用小石头,打烂蒋介石的大水缸,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正是这种坚定的必胜信念和昂扬的战斗精神,推动着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湾改编开启了从严执纪的制度实践。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支军队的力量,不仅要看其人数,不仅要看其武器装备,还要看其纪律性。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只能是乌合之众。三湾改编催生了最早的“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在起义部队最困难的关头,用纪律正纲纪,用纪律肃军威,用纪律保打赢,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形成了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的优良传统,成为党和军队建设的传家宝。95年来,人民军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充分彰显了革命纪律的强大力量。

三湾改编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使命担当。实践反复证明,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与党的性质宗旨的高度一致性,为人民服务成为我军始终不渝的根本宗旨。新征程上,人民军队要继续践行根本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