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作者:郭言 来源:国馆01、张仪谋秦
苏秦和张仪,在战国时期有多大的影响力呢?孟子的弟子景春说起张仪时,评价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会忧惧,而当他们坐在家中,天下便平安无事。”而苏秦,《战国策》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苏秦在赵国为相时,抑制住了强秦,使得秦国不敢从函谷关出来,且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各个诸侯国亲如兄弟。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战国策》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苏秦先出山,成功游说齐、楚、韩、赵、魏,联合成纵约国,为了顺利抵制强秦,暗中资助张仪到秦国任相,并答应有生之年,不主动出击。两人既是对手,又是知音,跟孙膑庞涓两师兄弟的处境,完全相反。不过,经过现代学者的考证,《史记》中关于两人的记载有误。实际上,苏秦没有用计让张仪入秦,因为张仪更早出山。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经过学者的整理,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就有苏秦的书信和谈话,其生平因此被考据出来,苏秦卒于前284年,而张仪卒于前310年,相差26年,整整两个辈分,张仪的年岁比苏秦要大很多。另一方面,在吕不韦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中,刚好记载了张仪入秦的经过。张仪是魏国某个贵族的庶子,后到秦国寻找机会,经过东周,受到昭文君的资助入秦。《吕氏春秋》比《史记》早编写了一百多年,年代也更接近战国时期,相比来说,比《史记》可信度更高。所以,张仪比苏秦更早出山,他的对手也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张仪,魏氏馀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之也。”——《吕氏春秋·报更》张仪在秦国,主要干了两件事,而且都是大事。第一件事是帮助秦惠公称王,第二件事是游说魏国依附秦国,设计离间齐、楚两国联盟,让秦国第一次走出函谷关,问鼎中原。 前333年,张仪入秦,秦惠公刚上位不久,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已经国富民强,不时找魏国的麻烦,侵占地盘。当时,秦国在“雕阴之战”中,斩杀了八万魏军,拿下了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秦、魏两国历代都争夺的战略要地,也是秦国冲出边塞的重要跳板。攻下之后,秦国又在这里设置了函谷关,自此函谷关成为秦国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每当中原各国举兵攻打秦国时,都会被堵在这里。 五年之后,张仪带着秦军攻下了魏国的蒲阳,但蒲阳不是张仪的目标,他打算拿蒲阳跟魏惠王换上郡十五座城池,而且只要拿下上郡,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张仪此时已经在心中为秦国画好了一张未来蓝图,于是跟秦惠公献策说:“大王,我有一计,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上郡。”张仪建议先主动归还蒲阳,再把秦惠公庶子公子繇送给魏国做人质,客客气气,有礼有节,先给足魏惠王面子,剩下的就由他来游说,这个主张得到秦惠公的支持。关键还是张仪在鬼谷子门下学会的纵横捭阖之术。到了魏国之后,张仪客气地跟魏惠公说:“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啊。”说客气是游说,但其实是威胁。张仪是有备而来,又是还地,又是送质子,但凡魏国表现出失礼节的地方,秦国就有借口攻打,直到打下上郡。但是,如果魏惠王愿意交出上郡,那么秦国也会礼尚往来,以后把矛头指向赵、韩两国,减轻魏国的军事压力。意思已经很明显,要魏王用土地换平安。魏惠王衡量之下,献出了上郡十五座城池。张仪果然不费一兵一卒,就为秦国拿下了十五座城池。因为这一功劳,张仪被秦惠公拜为秦相。张仪为相之后,开始谋划让秦惠公称王。秦惠王在位26年,前十二年一直没有称王,所以前期叫秦惠公,在位第十三年才称秦惠王。只有称王,秦国才更有底气跟韩、赵、魏、齐等大国争夺天下。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按照亲疏远近、战功大小,给诸侯分封不同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公爵称“公”,侯爵称“侯”,伯爵称“伯”。后来,这成了一条鄙视链,谁站在最顶端,谁就最有话语权。秦国的祖先原本只是一个替周天子养马的官,后来因为帮助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伯爵,赐地秦,属于第三等诸侯,称呼上只能称“伯”。楚国的爵位更低,出身是第四等的子爵。因此,公爵出身的中原大国,常常瞧不起秦、楚两国,提起这两个国家,总带着正统出身的自豪感,出言必是:“秦楚,野蛮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很讲究名正言顺,各国经常互相挑刺,讨伐谁之前,一定要找个名头出来,出兵前还都要说:“我要代表周天子去消灭你。”虽然他们一点都没有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打从心底里鄙视秦国和楚国,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资格争夺天下,即使他们战斗力都很强,但也是文明教化所没有到达的地方。为了让秦国更顺利入主中原,张仪趁着夺下上郡十五座城池的势头,帮助秦惠公在龙门称王,从此秦惠公称秦惠王,年号也改为秦惠王元年。称王的目的达到之后,张仪紧接着就让秦惠王在上郡修筑要塞。张仪拿下上郡有战略目的,上郡是一块南北向的狭长要地,紧挨着黄河,如果在这里修筑关塞,就意味着控制住了黄河整片地区。北是上郡要塞,南是天然的防线秦岭,再加上中间的函谷关,使得秦国的边防固若金汤,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国家。每次合纵军讨伐秦国的时候,函谷关成为他们最头疼的关卡,常常打个一两年都没有打下来,这也成为秦国夺取天下的优势。张仪一入秦,几个动作,就让秦惠王半只脚踏进了中原。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仪才正式出击,他把目光放在了魏国和楚国,这两个挡在秦国门口的诸侯,他认为只有清除这两个障碍,秦国才能畅通无阻地攻进中原。针对这两个国家,张仪各有策略,打算先游说魏国依附秦国,再离间楚国与齐国的联盟关系。前322年,张仪和秦惠王导演了一场戏,秦惠王对外表示对张仪不满,打算辞掉他的相位,但是又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推荐给魏惠王当国相。魏惠王不得不接受,给了张仪魏国的相位,负责魏国的外交事宜。这是一场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戏,但又不得不做做样子,这就应了那就老话,弱国无外交。张仪到魏国只做一件事,就是劝说魏惠王依附秦国,魏惠王始终不同意。张仪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暗地里让秦惠王派兵打魏国,还攻下了两座城池,但魏惠王还是坚持不低头。张仪也没办法,只能继续潜伏在魏国。三年后,担任魏国犀首的公孙衍,为了解魏国之困,成功说服韩、赵、燕、齐一起进攻秦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合纵。所以,首次成功合纵的人是公孙衍,而非苏秦。图:公孙衍,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公孙衍就是在雕阴之战中,为秦国打下河西之地的将领,本来论战功,他有望担任相位,但是因为张仪的离间,他失去了秦惠王的信任,也与相位失之交臂,最终黯然回到魏国。公孙衍跟张仪一样,都是魏国人,他回到魏国后,被魏惠王封为犀首,这是魏国很高的职位,为了回报魏惠王的赏识,也为了出一口气,他率令中原大国的强兵,攻打秦国,打到了函谷关,但僵持一年,始终没法再西进一步。后来,公孙衍派人联络秦后方的义渠王,成功说服他加入合纵国,前后包抄了秦国,合纵军才稍稍喘口气。但秦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灭了八万合纵联军,众诸侯恐慌震惊,都开始退缩。魏国也害怕了,同意议和,依附秦国。但是不久之后又反悔,跳回东方合纵组织。秦国二话不说就打,魏国又依附秦国。曾经称霸一时的魏国,此时犹如浮萍一般,在两边摇摇摆摆,半分不由得自己。张仪搞定了魏国,就重新回到秦国做国相。这时候,秦国南边的巴国和蜀国打起来了,都来向秦国求救,秦惠王借助这次机会,以协助平定叛乱的名义,灭了蜀国。前316年,蜀国正式被秦国吞并。 拿下蜀国,意味着秦国不再担忧后方被攻击,还可以从蜀国借路进攻楚国。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民众越来越富庶,秦惠王更加轻视各诸侯国,野心昭然若揭,目标不再是邻居小国,而是盯向远在东方的第二大国——齐国。灭蜀的三年后,秦惠王想攻打齐国,但是担心齐楚已经联盟。此时,张仪又站出来,主动请求去游说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张仪早已在楚国安插了间谍,已经掌握了楚怀王的所有信息。楚怀王这人很天真,政治才能也很平庸。秦、楚因为相邻,常常结成同盟,还是姻亲,楚怀王也颇念及这情分。张仪面见楚怀王时,一面说之以情,一面诱之以利,跟楚怀王说:“若是您愿意跟齐国断交,秦国愿意献上六百里的商於之地。”楚怀王一听这话,立刻喜形于色,马上就答应跟齐国断交,而且一点也不犹豫,当下就派使臣去通知齐国,生怕张仪反悔,当晚还大宴群臣,欢天喜地地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当各个大臣都向楚怀王道喜时,只有陈轸忧心忡忡,劝阻楚怀王,说:“大王,其中恐怕会有诈,何不等到将六百里地拿到手之后,再与齐断交呢?”陈轸曾经跟张仪是同僚,他也是因为张仪的离间,失宠于秦惠王。他深知张仪诈伪,张仪能拿着一块从魏国打下来的地,又换了魏国十五座城池,哪里会平白送楚国六百里地?但是,楚怀王正在兴头上,面对陈轸的劝说,他满脸不耐烦,还直接驱赶:“去去去。” 张仪游说成功后,回到秦国就假装从马车上摔下,好几天以此为由,拒绝和楚国是使臣见面。楚怀王一直等不到六百里,以为是自己跟齐国断得不够彻底,张仪才故意拖延,于是又派使臣到齐国,当面痛骂齐王。齐国被骂之后,愤怒之下跟楚国翻脸,转头找秦国结盟。楚国和齐国彻底翻脸后,又派人去催促张仪交地,张仪却坚持当时说好的是自己在秦国的封地六里,而不是六百里:“我那六里之地,尽可以拿去。”张仪这种奸诈的欺骗手段,从此让秦国背负了“不讲信义”的名声,不过,秦国根本不在乎。六百里地变六里地,楚怀王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怒不可遏,愤怒之下,就要派兵攻打秦国。这时,陈轸又站出来劝说:“大王,我们不能跟秦国来硬的,不如献上一座城池,跟秦国结盟,一起去打齐国。”陈轸的意思很明显,事已至此,宁愿得罪远在天边的齐国,也不要得罪相邻的秦国。但楚怀王完全听不进去,最后还是打了秦国,连败了两场,楚国惨败,基本全军覆灭,又被迫议和。秦国的议和条件是拿商於六百里地换楚国黔中之地,也就是现在贵州的地盘,拿下黔中,秦国就半包围了楚国,随时可灭楚。 因为恨张仪,楚怀王说:“我不要六百里地,我只要张仪。”楚王要张仪,只是想杀之泄愤。不知道该说楚王真性情,还是天真,身为一国之君,他所有决策,都是随自己的情绪而做,而不是以国家的利益来衡量。这也给了张仪可乘之机,在他所学的纵横术中,这种人往往最容易被控制。而且他已经清楚掌握了楚国的所有信息,有了全身而退的计策,所以欣然前往楚国。还在到达楚国指前,他就暗中先搅动楚国的后宫了。张仪先重金收买了楚国贪婪的大臣靳尚,让他故意散播消息给楚王的爱妃郑袖:“楚王把张仪关起来了,秦王为了救张仪,打算献出一座城池,还要送上秦国角色的美人,您的地位将不保啊。”郑袖害怕,不想秦国送美人来,急忙跑去找楚王吹枕边风,阻扰楚怀王杀张仪。楚怀王又惑于美人,张仪最终被放。被赦之后,他不仅没有走,还很淡定地继续说服楚王,依附秦国,更神奇的是,楚王又被说服了。张仪回去复命的路上,经过韩国,还顺便成功说服韩国附秦。这两大功劳一往上报,秦惠文王特赐五座城邑,还封他做武信君。之后,张仪越战越勇,又连续说服了齐、赵、燕依附秦国,东方各国的合纵联盟,至此被瓦解。张仪高兴地回去找秦惠王邀功,然而才到秦国,秦惠王驾崩的消息传来。新上位的秦武王是武夫,一向不喜欢张仪,加上其他臣子的诋毁,秦武王更是疏远张仪。这一消息传开后,各诸侯纷纷背弃连横策略,恢复了以前的合纵联盟。张仪见势不妙,用计让秦武王送他到魏国,魏王让他做魏相,任相一年后便死在了魏国。大部分纵横家的下场都很惨,苏秦最终被车裂于市,而张仪算是全身而退,这最大的区别是苏秦为燕国谋而不为己谋,而张仪恰恰相反,他为己谋,总不忘给自己留了余地。02、苏秦倾齐
前334年,苏秦以纵横家的身份来到燕国,得到燕昭王的赏识,为了完成燕昭王报复齐国的计划,他自告奋勇到齐国做间谍,作乱齐国,一潜伏就是十年,最终使得齐国被秦、燕、韩、赵、魏五国的铁蹄围剿,将近倾覆。 苏秦年少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术,出山后直奔秦国,向秦惠公自荐,但秦惠公没有看上他。当时的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所有的有识之士学成之后,都会去投奔秦国,人才济济,苏秦的才能没有打动秦惠公。钱都花完后,他狼狈地回到老家洛阳,父母、兄嫂、妻子得知他没有被任用,都横眉冷对,埋怨他花了家里很多钱。无地自容的苏秦,发誓要出人头地,把自己关在家中,潜心重读鬼谷子的《太公阴经》。为了早日出头,他非常刻苦,每日头悬梁,锥刺股,“悬梁刺股”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苏秦。当他学成重新出山时,燕国正在召集天下贤士,复兴国家,他应召而去。燕昭王恨齐国,恨得咬牙切齿。前314年,燕国内乱,内乱的起因是昭王的父亲把国君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众臣反对,杀了子之和燕王,齐国趁乱而入,攻灭了燕国。在昭王的筹谋下,才得以复国,复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招贤士,报灭国之仇。苏秦到燕后,立下的第一件功劳是游说齐宣王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池,深受燕昭王的赏识,那苏秦为什么不待在燕国,反而到齐国做十年的间谍呢?根据《史记》记载,苏秦到齐国做间谍,更多像是一种出逃。苏秦跟燕昭王的母亲私通,被昭王发现了,苏秦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被诛杀,想离开燕国,但又想报答燕王的知遇之恩。他看出燕王急于灭齐报仇,于是献计从内部作乱齐国。前294年,苏秦以燕国使者的身份,送燕国的质子到齐国,受到主政的孟尝君善待。苏秦到齐后,总在不经意间建议齐湣王攻战宋国,都被驳回,因为主政的孟尝君主张“远交近攻”策略,打算联合韩、魏,攻打楚、燕。孟尝君深得民心,他的策略在齐国执行得很彻底,苏秦很难攻破,潜伏了两年都没有动静,燕昭王复仇心切,又担心苏秦已经被反间。在猜忌和群臣的劝服下,燕昭王派兵进攻齐国,结果反丢了两座城池,苏秦也被遣返回国。苏秦的计划被打乱,他知道燕昭王猜忌自己,怕因为猜忌坏了大事,于是上书安抚燕王,表达自己对燕的忠心,保证按约定行事。燕王再一次让他重新回到齐国。再次回到齐国,苏秦根据齐国局势调整了自己的计划。当时孟尝君已经被遣回了封国。起因是有人劫持了齐湣王,齐湣王怀疑背后主使者是势力强大的孟尝君。而此时,齐湣王也换了外交策略,打算攻打弱小的宋国,进一步扩大地盘,跟秦国抗衡。秦国自从秦惠公称王后,持续向东扩张,战果斐然。到了秦昭王时期,野心更大,直接想称帝,那时候各诸侯顶天了只敢称王,称帝也只敢想,不敢说出来,怕被盯上被围剿。而秦昭王直接昭告天下,自称“西帝”,当然一个人称帝还是怕被打,于是派使者拉拢第二强的齐湣王,尊为“东帝”。接不接“东帝”这个头衔,齐湣王有些为难,于是咨询苏秦。苏秦反问齐王:“您跟着秦国称帝有什么好处呢?好处都是秦昭王的,齐国称帝之后,反而还得被韩、赵、魏、燕、楚五国盯上,他们时刻盯着您,您打算攻下宋国这件事就更难实现了。”齐湣王更想攻下宋国,于是听了苏秦的规劝,第二天就摘掉了“东帝”的帽子。其实,苏秦的规劝,不是在为齐王着想,而是不想齐秦两国强强联合,这样燕国就更难灭掉齐国,燕昭王也就难以报仇了。纵使齐湣王待他不薄,他依然还是忠于燕昭王。齐国不称帝,而秦国称帝的行为,马上招来了各诸侯的集体声讨,意欲联合攻打秦国,秦昭王见势不妙,把戴了不到一个月的“西帝”帽子扔掉,重新恢复王号。秦昭王由此开始记恨齐湣王。苏秦成功离间了齐、秦两国的关系。此时,苏秦又为齐湣王献上一计,说只要跟赵国结交,获得赵国的支持就可以攻下宋国。齐湣王听从了这个建议,授意苏秦到赵国游说。苏秦打听到赵国的主政者奉阳君李兑为人贪婪,到赵国之后,先去见了李兑,以攻下宋国之后,割让一块地盘给他养老为由,让他主持齐、赵之间的合作。李兑被打动了,立刻就跑去说服赵武灵王。不久,齐国和赵国正式会盟。而听闻消息的燕昭王,气冲冲地写信给苏秦,质问他为什么促成齐赵合作,他们合盟,对燕国的威胁最大,因为齐国在燕的东南,赵国在西南,两国联合,相当于一股强大的势力,堵在燕国的南方门户,没有了制衡,随时可以灭了燕国。苏秦连忙回信安抚燕王,说明他的意图,又表了忠心,才稍稍安抚住。而齐国有了赵国这个靠山后,有了些底气,正式派兵攻打宋国。可是齐国的小心思太过明显,很快就引起其他诸侯的警觉,纷纷警告,齐国见势只得收兵,宋国还是没有攻下。第二次谋划伐宋,差点就成功。苏秦虽然心里扼腕,但他知道离自己灭齐的目标更近了一步。齐赵会盟后,秦国就开始找赵国的麻烦,尤其要求惩处主使者李兑,李兑因此被免职。李兑还是想着苏秦承诺的养老之地,被免职之后很不甘心,和苏秦合作,游说其他五国,最后重新形成合纵,共同对付西方的强秦。燕昭王、齐湣王率先响应,苏秦因此掌六国帅印。当六国乌泱泱率兵打到秦国函谷关时,齐国却偷摸派兵攻打宋国,一声不吭就把宋国灭了。其他诸侯国反应过来,立刻察觉出被齐王戏耍,非常愤怒,也顾不上打秦国了,纷纷把矛头转向齐国。原本被攻打的秦国也出来搅局,借出手上的几员大将,为各诸侯国助攻。原本的合纵伐秦,忽然间变成了连横伐齐,诸侯大军兵分几路,浩浩荡荡地压向齐国。燕国作为领头者,派出大将乐毅,不过几天,就连攻下齐国七十三座城池,齐国近于被灭,只有莒和即墨这两块地方久攻不下。当乐毅的铁蹄踏进齐国,齐湣王才恍然大悟,哀伤地望向从燕国而来的苏秦,他视苏秦为辅佐之才,苏秦却让他倾国。在出逃之前,齐湣王带着绝望与愤怒,以间谍的罪名,将苏秦车裂于市。苏秦本来出身底层,出道之初不得志,就连家人都鄙视、羞辱他。是燕王和齐王的赏识,才让他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有了身佩六国相印的荣光。苏秦以死报答了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却辜负了齐湣王的信任。在《史记》的记载中,齐湣王本来并不知道苏秦来齐国的初衷,是为燕王做间谍,报当年覆国之仇。后来齐国人派间谍刺杀苏秦,苏秦受了重伤,齐王派人搜查凶手,苏秦在将死之时,告诉齐王:“我马上就要死了,请您将我五马分尸后示众,并宣布‘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作乱’,这样做一定可以捉到凶手。”齐王按照他说的做了,果然凶手以为立了大功,自己站了出来。苏秦原本可以掩埋这个秘密,但他最终却选择坦然面对曾经对自己深信不疑的齐王。纵横捭阖,纵横的是时局,捭阖的是人心。鬼谷子对人心洞察得非常透彻,因此有《鬼谷子》这部捭阖人心的术法,又有《本经阴符》这部修炼自己的经法,只有完全忘我的人,才能控制受利欲所控之人,无欲无利才全身而退。所谓的完全忘我,其实和没心没肺也无本质区别。在这一点上,苏秦显然比不上张仪。他还有世俗的欲望,或者说他还有放不下的良知。苏秦纵横时局,玩弄人心后,既想要报答燕昭王,又想得到齐湣王的谅解,所求太多,难免顾此失彼,最终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脱身。无欲则刚。其实所谓的心中无欲,和铁石心肠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历史上,大部分纵横家的下场都很惨,张仪可算是个例外。大概就是因为大部分人的内心还没有足够强大的缘故吧。▼今日推荐关注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