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从哪一年开始,网上开始流行一种说法:关于端午节的祝福,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从此,每到端午节,大家就开始“安康”起来,仿佛不“安康”,就显得没有文化,不懂常识。事实上,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从来就没有这种习俗,翻遍各种古籍也无踪迹,突然间有人煞有其事地这么一说,就被转发成真了,怎么解释也纠正不过来。我甚至怀疑,当初是陕西省安康市出钱雇了水军,才让安康每逢端午必刷屏。

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伪民俗不止安康,今年又有了新花样,围绕着不太常见的闰二月,说什么“闰二月到清明期间互不问安”,“闰月清明不上坟”等。理由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中不存在闰月,闰月上坟祭祀,先人无法收到,上了也白上,还会让先人们误以为后辈不够虔诚和尊重。

这种没有任何出处的想法让很多人信以为真,但当成谣言的话,又很难辟谣。因为需要很高的成本,甚至需要一个个解释,还未必能解释的通。比如你说另一个世界其实也有闰月,或者说什么时候上坟先人都能收到,也不符合科学。至少没有试验能证明,先人到底能否收到祭祀的心意,甭管是在哪个月。如果真能收到,想必每年清明,另一个世界就得发生一次通胀。

话说回来,各地民俗中,确实有对闰年闰月更加重视的情况,但“闰月清明不上坟”确实不知道是哪里的传统民俗,然而肯定不是广泛的、各地奉行的民俗。之所以被迅速传开,可能和“闰二月”较少有关,据说,21世纪前后,每隔19年(如2004年、2023年)出现一次。此后,频率逐渐下降,推算的话,25到28世纪中,每世纪各出现一次闰二月,29到30世纪、36到38世纪、40到44世纪都没有闰二月。到了那时,估计不会有人琢磨闰二月能不能上坟了,能有人给我上坟,哪天我都热烈欢迎。

传统文化中,有精髓也有糟粕,因此才需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比如清明上坟,更重要的意义是寄托对先人的思念,这些年因为环保和安全,也不提倡烧纸了,但依然可以通过仪式来不断提醒我们,不忘过去,珍惜未来。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但是,任何习俗在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不应该再臆造出原本就应该摒弃的迷信。这不是传统文化之过,而是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潮中难辨真伪。

前几天,看到有些学校的学生在考试前,去拜校园里的陶行知雕塑,献花、下跪、磕头,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学校老师还解释说因为学生刚受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知道,陶行知之所以改名为行知,正是因为他信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若陶行知地下有知,肯定会笑这些磕头的学生太无知。

当然,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有些迷信依然固执地生长一代又一代人的DNA里。比如,那些在香火上烘烤手机收款码的香客,竟以为能保佑发财,其实,还不如把手机扔进去烧了,兴许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其实,我也知道,针对闰二月清明到底能不能上坟,我再写,也起不了什么关键性作用,只希望读者朋友可以擦亮眼睛,若看到有人再发这样的“伪民俗”,不用啰嗦,直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至少能省些功夫。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