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属于就业!”这属实颠覆了常人对就业的认知。
猛一眼以为自己看错了,揉揉眼睛仔细再看!确实是“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属于就业!这标准也太低了吧!难道内容搞错了?
出自《每日经济新闻》这样的官方大媒体的文章,理论上非常严谨,采写、校对、审核一通操作下来,别说错别字了,就是标点符号出现不规范的可能性都很低,在内容上更不可能出现重大偏差。
其次,内容来源于6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权威性不言而喻,这也万万错不了。
既然内容没问题,那大家一起就再认真的看一看吧。
新闻发布会上对“就业”标准的定义,来自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就业定义: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就业人口是指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为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和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人,这些人都属于就业。
国家就业数据的采集方式:
1、随机抽取足够的样本,覆盖面广。国家统计局每月在全国范围内,即31个省(区、市)的城镇和乡村范围内随机抽选抽取34万个住户开展劳动力调查。34万住户中,大概有25万户是在城镇抽取,约9万户是在乡村抽取。
2,样本内的建筑物,不漏一处。抽中的村委会或者居委会范围内,所有的有人居住的永久性建筑物、临时性建筑物,比如工棚,都在调查样本范围内,抽样设计具有较好代表性。
3、样本内所有的劳动者,不漏一人。从调查对象看,对于抽中点居住的人口,不受地域、户籍、年龄等限制,都要接受调查。调查对象包含小微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在内的所有人群,既包括本地户籍人口,也包括外来人口,比如进城务工和寻找工作的农民工。
就业率数据看似非常规范准确,但是否合理呢?
第一,一周一个小时一个月也就四个小时,在中国一个小时的时薪就算20块吧,最低4个小时的工作获取不到100元的收入,能保证一个人一个月基本生活需求吗?好像不能。
第二,采样75%以上的样本来源于城镇常住人口,劳动是基本的挣钱手段。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存粮,城镇生活的每一刻都有成本和花销,如果劳动所得不能保证最起码的生存要求,那所谓的就业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业的意义在于通过足够的劳动保障基本生存,最保守的在城镇“吃喝拉撒睡”每人1000元不多吧,按照20元/小时计算,也需要工作50个小时才能养活自己。
结论
任何标准的制定,首先是要合理,脱离了合理的场景设定,数据或许就失去了可参考的价值。
动用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确实能保证数据的准确,只能说明工作认真负责而已。
虽然是联合国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细思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绝大部分居民早就在温饱线之上,以获取足够的生活报酬来定义就业的最低劳动时间,是否更能符合国家现状,给决策者和老百姓更直接的数据参考。
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