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认为,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整体保持良好,LPR仍有调降空间。但从一季度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及本次调降幅度较大看,国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压力依然较大。
时隔10个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终于又迎来下调,这也是今年以来LPR的首次松动。
随着LPR下降,银行预计将在两周内下调房贷利率,新一轮宽松的房贷政策也将开启。本次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报价均下调10个基点,以房贷100万元、30年期限、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测算,降息后首套房和二套房月供可以分别减少57元和60元。
LPR年内首次下调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0%,均下调10个基点。
LPR上一次调降是在去年8月。由于LPR是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在6月15日M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的背景下,市场对6月LPR调降已有预期。
此前,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紧跟其后的央行降息操作备受关注。6月13日,作为短期政策利率的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月来首次下调10bp(基点)至1.9%,常备借贷便利(SLF)也同步下调;6月15日,MLF利率下调10bp。市场随即预计,本月LPR大概率跟进下降。6月20日,降息的“靴子”落地。
在强调加强经济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本月降息可谓是顺水推舟。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大部分经济活动同比增速放缓,高频数据显示6月至今增长动能未有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因此,稳增长政策必须加码,降息可谓水到渠成。”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本次LPR利率调降有助于增强实体经济活力,促进投资、就业和消费良性循环,利好企业与房地产市场。
他对记者表示,央行通过降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快恢复,同时畅通政策传导。
“本次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利率分别下调10个基点,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调降幅度一致,畅通了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同时,1年期LPR调降高于上一次,也释放国内金融让利和支持企业力度明显增大。”周茂华表示。
房地产需更多刺激
对于房地产而言,LPR调降的直观影响便是降低月供成本。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减负效应看,单纯看此次下降10个基点,那么对于“100万元房贷、30年还款期,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购房者而言,降息后首套房和二套房月供可以减少57元和60元,30年累计可少还利息约2.1万元。
“若是把过去三年LPR降息以及房贷利率下限下调等考虑进来,实际上最近几年房贷月供差不多可以少还10%。”严跃进表示。
李宇嘉认为,房贷降息虽有一定作用,但在当前居民消费偏谨慎的当下解决不了首付和月供的压力。“从去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下降的效应来看,降息对带动商品房销售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居民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偏谨慎,预防性储蓄需求增加,而以新市民为主体的刚需、新中产为主体的改善型需求,在按揭首付和月供上的压力比较大,降息对促进商品房市场企稳的弹性下降,每月还款金额节约几十元、上百元解决不了支付首付和可持续支付月供的压力。”
近期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6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发布《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应适时优化调整》文章称,业内认为,一些一线、新一线城市采取“一区一策”优化限购等楼市限制性政策,促使非核心区去库存的同时,又不影响核心区域稳定房价,此举值得更多城市借鉴。未来,一线城市或将根据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变化来逐渐调整限购等政策,对于一些住宅市场比较冷、购买力较弱的区域,可能会先放开限购等政策,而对于一些住宅市场购买力较旺的地方,可能会继续执行限购等政策,以保持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房地产市场情绪依旧低迷。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数据显示,70城新房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二手房环比下降,一线城市房价变化也呈现类似特征。
“鉴于当前购买力不足、信心不足的现状,建议推进需求端‘降成本’,配合降息并让需求端切实看到购买力的相对提升。比如,合理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合理下调二手住房交易的税率、按揭利率,降低经纪服务费率,全面推进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推进存量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提高‘组合贷’审批效率等。这些降成本措施叠加在一起,全面降低交易成本、疏通交易堵塞。”李宇嘉表示。
专家预计,后续各地认定首套房的标准会进一步下调。未来,LPR仍有下调空间。中信证券发表研报称货币当局调降OMO(公开市场操作)/MLF利率后续LPR下调确定性大幅提升预计银行息差低位运行国常会政策表述积极预计将出台更加有力的需求刺激政策。
“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整体保持良好,LPR仍有调降空间。但从一季度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及本次调降幅度较大看,国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考虑金融更好配合后续其他宏观政策措施,不排除央行仍有可能通过降准(定向降准)、结构性工具,释放低成本、长期限资金,为经济复苏营造适宜货币信贷环境。”周茂华表示。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