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虎年春节即将来临。许多中老年父母发现,拜访亲戚竟然不在子女的新年计划中。?

亲戚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27岁的刘芳和72岁的姥姥之间,聊天话题总是两条平行线:姥姥谈话的出场人物往往是二叔、表舅、表姨,而刘芳只能提起朋友、同事、同学。

刘芳说,姥姥原先一直生活在农村,房前屋后都是亲戚,没事串个门,有事吼一嗓子,三五个亲戚一下就跑来帮忙了。

刘芳工作前,回农村老家的频率稳定地保持在一年一次,工作后就变成了未知数,本就不熟悉的亲戚更加陌生了。姥姥总是埋怨她:“怎么连长辈都不认得,那以后你有事,找谁帮忙啊?”

有人把像刘芳这样的90后称为“无根一代”: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物质条件优渥、人情往来淡薄,亲戚关系逐渐弱化、朋友关系日渐增强。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曾对4016位年轻人做过调查。调查显示,超过80%的年轻人与父辈亲戚(如叔父、堂兄妹等)的联系频率为每年一到两次,21.6%的年轻人“基本不走动”。亲戚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印象中属于“最熟悉的陌生人”。

没有“隐私界限”让年轻人尴尬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汶蓉认为,亲属关系的淡化是城市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农业时代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而现在这一代年轻人要面临的巨大现实是如何在新的城市环境下扎根。城市核心家庭中的孩子和父母关系更加紧密,而超出核心家庭外的亲属认同相对弱。

另一方面,亲戚对年轻人生活状况的了解也仅限于一年中的几次见面。由于交流不多,一旦见面,亲戚并不会顾及年轻人所谓的“雷区”,经常发起“连问”:工资多少?有对象了吗?买房买车了吗?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无奈和尴尬,更懒得走亲戚。

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天津的王涵(化名)是一名34岁的自由职业者,老家在河南省某县城,只在过年或朋友结婚的时候才会回到老家。在王涵看来,老家的亲戚基本没有所谓的“隐私界限”,虽然不经常见面,但一见面就会问到一些敏感问题。“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觉得问这些问题很正常。”王涵口中的“他们”指的是父母辈的亲戚。这些亲戚大多习惯了邻里乡亲之间的随意走动、随意聊天,而这些“随意”却会让部分年轻人感到不适应。王涵并不反对“走亲戚”,只是对亲戚的各种追问较为反感。

微信群成亲戚往来的主要途径

在52岁的贵州退休工人方志梅看来,小辈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要求他们和自己一样认识每个亲戚也比较难。“也许以后小孩就在外地安家,家族可能越来越小。”不过,她还是希望小辈“不能(和亲戚)断了联系,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

“亲戚始终是亲戚,不是非要成天待一块儿面对面的才叫亲戚。”老家吉林长春的80后教师郑宇如今定居南宁,他会有意识地和亲戚来往,比如路过北京、哈尔滨时上亲戚家拜访,也常在家庭群里发言。“来往确实是少了,但即便十几年没见面的亲戚有点啥事,我知道了就会搭把手。”

和郑宇一样,现在,网络聊天取代线下见面,成为年轻人与亲戚往来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实,中老年人与小辈的往来同样如此——刘芳姥姥的微信置顶几乎被各种名称的家庭群、亲戚群占领。

筛选式社交也是一部分人的亲戚互动准则。“排除让人不舒服的亲戚,留下言谈举止让人舒服的亲戚。”28岁的林川觉得,象征家族关系或亲戚关系的“根”顺其自然就好,“往上数100年,大家没准都是亲戚呢”。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