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雨
正值毕业季,又一批大学生迎来了离别。
不过,一位来自浙江的应届毕业生,最近却因对同学“删好友”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一些麻烦,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删个好友原本不是什么问题,但她陆续删除了90%的同学,只保留了两个关系相对较好的同学的联系方式,结果引来了被删的部分同学的辱骂,自己也陷入了困扰。
毕业了,“后会无期,礼貌互删”
6月初答辩到6月底拍毕业照期间,这名女生答辩完了没什么事,看了看自己的微信列表,动了删除同学“好友”的念头。
在她看来,自己跟这些同学大多是“塑料同学情”,所以在删除其他人联系方式时,都会先私聊发一句“后会无期,礼貌互删,祝好”,然后删好友。
“我就删除了大学大部分的人,包括我的同学、老师、宿管,因为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些人以后跟我的交集几乎为零,留着也没什么用。”
为什么不想跟这些同学继续来往?
她表示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清爽简洁生活的人”,不喜欢在朋友圈里刷到不想关心的人和事,更不想收到这些人的点赞。
具体来说,是因为她对这些同学的一些行为,不理解、不认同。
在她眼中,班里的某个学霸同学,学习成绩好但人品不太行,会在其他同学向其询问请教的时候,先贬低对方再解答问题,这不是她欣赏的行为。
还有的同学喜欢搞“小团体”,会做出比如走后门给老师悄悄送礼的事,让她觉得不够正直坦荡。
原本以为删好友后各自安好,没想到她从两位被保留好友关系的同学那里,看到了其他同学在群里集体声讨抱怨她的聊天信息。
甚至还有一些很有个性的同学,通过回加好友的方式,对女生进行质问和辱骂。
语言的攻击影响到了女生的心情,她更担心在拍毕业照的时候,会被这些同学指指点点,还产生了“有没有必要回去拍毕业照”的忧虑。
对于她删好友的行为,网友也是各有态度。
有人认为,删除不会再联系的微信好友,是社交关系上的断舍离,可以避免“无用社交”。
也有人觉得她这种行为有点冒犯,是缺乏情商的做法。
“屏蔽朋友圈让他们躺在通讯录里即可,完全没必要删了微信还通知一声。”
还有人觉得,删好友的行为太着急了,起码也要在拍完毕业照,彻底说再见后再删。
而看得更长远的人,觉得女生的行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担心她进入新环境后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
“我能明白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你删除老师,是不是有点不太懂事了?”
女生的行为很明显是受到了时下在年轻人里流行的“社交断舍离”观念的影响,觉得规避“无效社交”,越早越好。
但其实,真正的社交断舍离,不是胡乱地断绝一切社交关系。
删好友的行为,原本无可厚非,但她这种“打直球”的方式,的确让一部分人因膈应心理而对她产生反感,而她也因此背上了思想包袱,属实是得不偿失。
断舍离已经断到同学会了
提到“同学情”这个词,我们父母这一辈人有很深的情结。
在20世纪70年代考上大学的那一代人眼中,同学情与战友情一样,带有浓烈的情感联结和寄托意义。
反观当下,“同学情”却常常被调侃为塑料情。大家都有各自忙的事情,相处的时间很少,有的时候一个寝室的人都见面很少,想培养出真感情是有点难。
互联网上吐槽同学会的帖子也屡见不鲜。
在知乎上,一位已到不惑之年的网友,提到自己参加了“人均一千饭局”的同学会。
网友收到同学聚会邀请,同学A提前声明,聚会费用AA,一人一千,问是否能接受。
虽然对这个费用有所疑虑,网友还是接受了。
直到饭局快结束的时候,同学A才大声宣布:本次同学聚会由X老板赞助。
而之前关于费用的询问,同学A坦白,无非是一种打探,想看看他舍不舍得。
图/知乎网友@翻的一脸好白眼
这让网友特别不能接受。在他看来,同学A用这种试探老同学过得好不好的套路,是自贬的、动机不纯的行为。
他很坚决地表示,以后不会再参加同学A组织的聚会。
这个话题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不少人都对同学会有一种纠结的态度:
如果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就更愿意去参加;觉得自己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就会选择不参加。
无论是哪种态度,大家对于同学会日趋变味的感觉都是一致的:同学会成了攀比现场。
关于同学聚会,《奇葩说》里曾有一个辩题:同学聚会,混得普通的人到底去还是不去。
图/《奇葩说》
持“坚决不去”观点的赵镭说出了一些人的心声:
“第一我不是主角,也会嫉妒别人的成就,明明我们学历背景都差不多,为什么你就混得比我好,如果不去同学会我混得还行。
“第二就是同学会作秀是对我青春回忆的一个亵渎。现在同学会专注于攀比,就是把我回忆里面的青春撕得粉碎给我看。”
与赵镭观点相似,知乎网友@看风景 点出了大多数人对同学会变味的真相。
“同学聚会,聚的是感情,不是排场和炫富。
“同学的感情最纯真,应该没有掺杂着各种社会的渣子,可是社会这个大染缸,让最纯真的同学感情变了味。
“同学聚会有的比势力,有的比财力,有的比美貌,总之是各种比,让同学聚会变了味。”
英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里有一句话说,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进行的,社会比较同样会给人带来烦恼。
这种烦恼催生了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
身处同学会这样的小型社交场合,“比较”在所难免。当“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这种场合下无法满足,比如虽然混得还不错,但在场有比自己混得更好的,就可能出现过分追求虚荣心的满足而盲目攀比。
自觉选择社交断舍离的那些人,就是不希望攀比和虚荣心,毁掉自己青春岁月中最纯粹的记忆。
新闻中那位删掉90%同学老师的女生,包括与她取向相似的人,实际上都在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真诚的人际关系。
毕竟,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从乡土熟人社会到城市陌生人社会,真诚的友谊似乎永远都是奢侈品。
但实际上,真诚的本质,往往是你来我往,有给予有回馈。
我们要认识到,真诚、亲密的关系,往往是在互动中产生与巩固的。
与其说“礼貌互删”让人不快是一种冒犯,不如说切断联系的一劳永逸是一种逃避。
图/unsplash
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友谊
作家李尚龙曾为一位自称社恐的大学生读者解惑,在关于“上大学是否应该多交朋友”这个问题上,李尚龙建议读者应该积极与人交流,主动出击,同时,正确区分并处理好无效社交与有效社交。
“清华大学的罗家德教授曾说,交朋友方面我们要向蜘蛛学习,弱关系就是织网,网织得越大越好;而强关系是围上去捕食,行动精准才能有所收获。”
大学时,我们与同班同学就是强关系,与此同时,我们在社团、学生会结识的同学师长,以及校外的好友,都是弱关系。我们不仅要保持强关系,也要维系好弱关系,发现不同圈子的信息和机会。
等到毕业后,强关系和弱关系势必会发生变化,强关系的维系固然重要,但弱关系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而社交断舍离与弱关系的维护并不冲突。社交断舍离建议我们远离无效社交,而增强弱关系,是提醒我们重视有效社交。
什么是无效社交?《请停止无效社交》中提到:
“你忙于交际、疲于应付,鸡同鸭讲的尴尬无处不在。你为了别人的欢笑而奔波,又为了别人的肯定而牺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其实,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无谓地蹉跎光阴。”
在无效社交中不知不觉有了“讨好型人设”,费心费力迎合别人,不仅无法收获真正的友谊,更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
而有效社交,是彼此相互提供物质上的价值、情绪上的价值、融洽的关系等方面的经营,不仅有针对性,更有前瞻性。
在这种真诚互动基础上结下的友谊,更隽永持久,更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回到《奇葩说》是否参加同学会的话题,支持去聚会的一个辩手的观点是:
“当然要去,你以为现在聚的是会、吃的是饭吗?不,现在吃的是人脉,聚的是关系。”
主辩傅首尔更是提出了三个应该去的理由:
第一,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给他们掌声;
第二,要去同学会上受受刺激,这样才更有奋斗的动力;
第三,要合理地利用资源。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同学会/《奇葩说》
与人交往有目的性,未必就是坏事。有目的性并不等于功利。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目标、有目的的社交是高效的。而且这样的社交更看重双方的品行、能力,还有未来可能散发的能量。
那位毕业照都没拍就删掉90%同学老师,还要告知对方“礼貌互删”的女生,她的强关系里只剩被保留的两位同学,被删掉的大部分人中一定有适合作为“弱关系”发展的对象,她偏偏选择不做这道选择题。
须知,只要我们一直是社会的一员,我们与外界的联结就不会断绝。
有句话说:“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在人际交往中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收获情感。真诚的人际关系是永远值得追求的。
社交断舍离不能解决一切社交问题,更不能彻底斩断我们的社会属性。
戒掉无效社交,将时间留给自己成长和增值,让自己变得强大和“被人需要”,或许会帮助我们收获更多肯定和靠近。
真诚是永远的道路,而价值是不倒的靠山。
对于同学交往,你怎么看?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3年第15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本 文 作 者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