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的介绍: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就算是就业。

长见识了!难怪我们国家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我虽然不是专家,也能看得出来这样的标准也太过荒谬了。文章中提到,这种统计方法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进行判断,所以被称为科学。可是,这真的科学吗?难道我们国家的专家就只会照搬外国人的标准吗?这让我有些疑惑。

就业标准的问题不仅仅是个数字问题,更是关乎我们对真正就业定义的理解。

个人认为,真正的就业应该是指那些九年义务教育后选择不再继续学习的人,他们进行持续性且至少一个季度以上的有偿劳动。

那些从事零工、短工的人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就业。他们从事零工、短工或者兼职往往是一种临时性行为,有些是为了临时渡过难关,有些是为了增加微薄收入,并不是专门打短工赚钱的人。将就业简单定义为付出劳动得到报酬的想法实在是太过肤浅了。

真正的就业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金钱的层面。它扮演着将人们固定在某个位置或时间的角色,减少流动性,带来稳定和积极的生活。这有助于消除因贫困而引发的犯罪、暴乱等对社会和国家的威胁。

我个人对于这种就业标准的设定感到不解,认为它们很荒唐。我们不能把挣多少钱作为衡量就业的标准,更不能将一周工作时间一小时这种标准当成科学。实在是贻笑大方。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就业的本质,将重心放在人们的收入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就业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标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以上是我对于当前就业标准的一些个人看法,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谢谢阅读!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