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妈妈私拆档案袋,女儿被气哭”的视频冲上了热搜:

视频里,一个年轻女孩进屋发现桌上被拆开的档案袋,瞬间气哭,崩溃大吼:

“妈!你不能打开啊!打开就不行了!学校就不收了!”

被女儿这突然崩溃的情绪吓一跳,妈妈茫然又可怜地回答:“我又不知道……”

然后视频就结束了。

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事,为什么会引起热议呢?

首先不得不科普一下,因为真的有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国家规定,个人档案不能私拆,连自己本人都无权拆开!

个人档案里,装的是这个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奖惩记录、思想表现等等社会评价体系下的情况记录,是个人以后参加工作审核、办理各种证明的重要依据。

一旦个人拆开,谁都不知道里面的资料有没有被增删。

当然,一旦不小心拆开了,也不是什么不能解决的灾难,可以到相关单位去重贴封条并盖章,此前封条上盖的章是哪个单位的就还是去找那个单位,不过要重新经过一系列审核核实。

总之拆了档案封条这事,不会天塌,就是会很麻烦。

一个不以为意的小举动

破坏力有多强?

关于这件事,热议中主要有这么几种声音:

“这妈太无知,坑孩子……”

“重新封上就行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女孩反应过激……”

“什么不知道,不小心,就是故意要拆的……”

第一种,属于是“马后炮”式指责,指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第二种,自己再粘上肯定是不行的,怎样重新封上,第一部分已经说明;

值得推敲的是第三种:妈妈到底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

表面上看,事件中的妈妈也许确实是不知道“个人档案不能私拆”这件事,女儿有点反应过激了;

可是,当我们拿到一份文件,一般会先去看一眼这是谁的——

是自己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许不会进一步仔细斟酌,先拆了看看是啥再说;

是别人的,就会问一下别人能不能拆、帮人家妥善保管。

但凡这份文件是别人的,这个妈妈都不会麻溜儿地随意拆开,就因为是自己孩子的,就习惯性丝滑地进入了“你都是我生的,你的就是我的,你有什么我不能看”的逻辑。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平等对待、尊重孩子……说起来总是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还是很容易失去分寸。

一个人边界被践踏、安全感被破坏的时候,很容易情绪失控,就像视频中狂怒的女孩;不管什么关系里,随意处置属于别人的物品,就是破坏安全感、破坏关系的行为。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千万不要把孩子的东西随意送人、扔掉,千万不要盛怒之下把孩子苦苦经营的游戏账号注销……

很多父母会以为这些行为是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或者不以为意,实则在他们痛苦无助的哭喊声中,已然失去了对你的信任。

对“理”的执着,

对“情”的疏忽

这件事还带火了另外一个词条上热搜:家长的控制欲和恐惧。

在这个事件的评论区,有很多人回复了类似的遭遇:

比如特地跟家里人说好要在线考试,结果一到时间家长就故意连续好几次进房间打扰,让赶紧出去就骂骂咧咧的,结果导致考试挂科;

比如自己珍藏的绝版图书、辛辛苦苦集齐的卡牌册,被父母当没用的废品卖掉;

还有偷拿孩子存的零花钱、吃掉孩子珍藏的零食等等随意破坏孩子在意事物的行为。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一个孩子郑重珍藏的巧克力,未经同意被家长暴力拆盒吃掉:

有人会说:

“重要的东西,就应该提前跟家人说明,不然一家人之间本来就不会想那么多,有什么不都是互相分享的嘛。”

这是否也从侧面说明:很多家庭平日里就是这样边界不清,习惯了“不问自取”?

是,拆掉一盒巧克力跟拆掉档案袋导致的事实后果不可同日而语,但对物品所有者内心造成的伤害程度是一样的!

非要等造成大麻烦的时候才要苦恼“哎呀,我不小心的,我不知道”吗?

更有甚者,孩子不强调还好,但凡说一句“你别动,不用你管”,一些掌控欲爆棚的家长立马自恋受挫,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冒犯和挑衅:

“什么?翅膀硬了你,我偏要动你能怎样?我不仅要拿捏你的东西,还要拿捏你的人生……”

那些出于这种心态私自修改孩子高考志愿导致严重后果的,就是前车之鉴:

透过表象看见本质,

才能越来越好

当然,如此极端的家长可能并不多见,看了太多这样的案例后,越来越多人脑海里有了“要尊重孩子”的意识。

能有这种意识虽然已经很难能可贵,可我们日常那些带有创伤但不自知的习惯和举动,其实很容易践行着“不那么尊重”。

比如有位妈妈曾提问:

“有时候孩子做不好一个事情,例如拼不好一个积木,她会有点生气然后丢玩具,我都说‘不要紧慢慢来’,这样对吗?”

跟那些孩子一发脾气就立马责骂孩子、给孩子贴标签的家长比起来,这位妈妈可以说是很在乎孩子的感受了,但仍然只是停留在行为层面上的尊重——

“不要紧慢慢来”这句话里,仍然包含着“我希望你能继续把这件事做好”的意志和“我希望你别继续生气了”的要求,传递给孩子的是“我还是得拼好这个积木才行”的焦虑,他当下的感受没有被真正看见;

所以有很多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之后反而会生气生得更厉害,搞得家长莫名其妙也很恼火:“你还要我怎样?”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有一句话:

“情感影响了人所有的行为,当我们踏上育儿的征程,就要理解与孩子的感受发生联结的重要性。”

只有与孩子的感受联结,才能产生真正的尊重,所以——

接纳他们的情绪:“妈妈明白你为什么生气,是妈妈的话,也会生气的。”

考虑他们的需求:“那你现在还想继续拼吗,还是想做点别的,还是就想生会儿气哭一哭?”

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支持:“你需要妈妈怎么做,抱抱你?给你讲个故事?还是咱们出去玩一会儿,忘掉现在的不高兴?”

……

我们可以慢慢来,一点点把“独裁和控制”的创伤从孩子也从自己身上摘掉,创造一个自由表达真情实感的环境——尊重“这个人的全部”,而不是只尊重“这个人做得符合我期待的部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关系陷入无止境的对抗、互相控制、边界混乱。

最后,尹建莉老师发在微博的金句,与大家共勉:

“尊重孩子,不是教育技巧或手段,而应该成为信仰。”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