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任静
编者按
6月7日,有网民在微博发文称,其在广州乘坐地铁时疑似被一中年男子偷拍。事件引发关注。随着舆情发展,舆论焦点从批判偷拍行为转向谴责涉事女生造谣诬陷,衍生出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乱象。历时近半月后,6月21日,涉事女生所在高校四川大学公布处置结果,再次引发网络热议。舆论场上,各方之间的对峙拉扯,让此事从简单的民事纠纷升级为热度颇高的舆情事件。法治网舆情中心通过梳理事件发展全程,分析舆情高热成因,为有关部门洞察舆情传播发酵规律,妥善应对舆情危机提供参考。
舆情事件
1. 涉事女生发文称疑似被偷拍 舆论争议四起
6月7日11时39分,微博用户“@注册不了张z”发文称其在乘坐广州地铁8号线时,怀疑遭到一位大叔偷拍,便要求大叔展示相册“自证清白”,经检查发现相册里没有偷拍内容后警告大叔“小心点啊,别乱拍”。这一举动引发争议,部分网民支持女生的维权行为,但也有网民认为这是“造谣生事”,发视频曝光的行为构成侵权。该博主还在文中称大叔手法熟练,“不像第一次作案”,并回复那些指责其恶意诬陷的网民称“既然没有偷拍,那他为什么不为自己发声”,相关言论引发网民不满,有网民扒出该账号所有人为河南大学学生张某,目前已保送为四川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其在快手、小红书、抖音等多个平台均有账号运营。不少网民就当事人身份和所学专业开始挖苦讽刺。6月9日,广州地铁通过媒体回应称,事发当时已有警方介入处理,由于是误会,双方已经和解。四川大学也表示此事已经在调查。
2. 女子致歉态度不诚反引众怒 舆论风向偏转
6月11日,被怀疑偷拍男子的儿子邓某通过《南方都市报》发声,称父亲是农民工,当天坐地铁想在广州转转,未曾想到被当做“猥琐男”发到网上。他希望涉事女子公开道歉,否则将选择起诉。该表态获得大量网民支持。当日,邓某陪同父亲到广州鹭江站派出所报警,张某致歉,双方再次达成和解。邓某表示,她还是一名学生,公开道歉就好,不想影响她太多。当日19时许,“@注册不了张z”发博致歉,这条微博引发网民评论8000余条,但张某关闭了评论功能,仅显示一条为其“站台”的精选留言,很快有网民发现该账号为张某小号。这一“操作”彻底激怒网民,有网民讽刺称:“用专业优势带风向,发现‘失手’后先大号道歉,再小号带节奏,不愧是传媒学院的高材生。”如潮的质疑声中,张某所在的四川大学也遭遇压力,不断有网民频繁催促校方处置此事。6月12日,四川大学再次回应称仍在调查,但否认网传将要开除涉事女生的信息,舆情热度持续走高,并于6月14日触顶。
3. 衍生舆情涟漪不断溢散 涉法讨论增多
随着地铁“偷拍”一事真相大白,张某“无理取闹”的做法令愤怒的网民对其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人肉搜索和谩骂,更有多名疑似张某的同学站出来披露其过往劣迹,比如:6月12日,四川大学百度贴吧用户“Umy”称,张某本科期间利用自己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占有他人学术成果,以帮助自己保研;6月13日,“@玛格丽特别放盐”“@去到岸边之前独自沉入深海”等多名微博用户爆料称,在高中和本科时期曾遭到张某校园霸凌,导致抑郁;6月14日,知乎某匿名用户发布图文,透露张某为在腾讯实习,连续旷课多月未受到处罚,此次事件之后,张某强硬要求实习部门隐藏个人信息等。另据极目新闻报道,腾讯已与当事女子解除实习合同。针对网传其违规保研的问题,6月15日,河南大学称学校相关部门正在调查。衍生舆情还从涉事高校辐射至社会层面。6月18日,山东某机械公司对外宣称“因为张某事件,将停聘四川大学毕业生”,但随后该公司出面否认;上海一影视传媒公司也表示“原则上将不招聘川大任何师生”。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单位被卷入,舆情出现严重失焦。
4. 校方处理结果未达公众预期 网络追问持续
历经较长的沉淀期后,6月21日,四川大学官微发布通报称,最终给予张某留校和留党察看处分。经对张某保研过程进行核查,未发现其违反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多数网民不认可此结果,认为四川大学放任学生不当行为,处置不公。有网民反问称“明显的造谣,为何仅以道歉结束”;还有网民认为高校的教育机制和培养标准出现问题,质疑如此品行的大学生将来进入媒体,职业素养堪忧。大V“@老徐时评”指出:“造谣也好,拒不道歉也好,这些都属于个人品德问题,并不是重点。这个事件的重点,是后续被发现的保研等问题,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普通百姓的上升渠道和上升空间。”6月25日,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发布通报,认为四川大学的毕业生品质难以信服,故该所不再招聘该校毕业生。部分网民对此叫好,部分人则认为此举涉嫌炒作和就业歧视。“@人民日报”评论呼吁,莫因个体案例为群体“贴标签”。
截至6月29日12时,相关信息量81万余条,其中微博信息57万条,客户端文章18万篇,视频信息2.4万条。微博话题“#四川大学回应女生曝光地铁大叔#”“#自证未偷拍大叔儿子希望曝光人道歉#”等累计阅读量超95亿。
舆论观察
1. 探讨“曝光式维权”行为的合理性
此事中,舆论聚焦当事人采取的“曝光式维权”,并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有媒体和法学人士关注曝光和侵权之间的边界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赵军、北京律师岳屾山等人表示,涉事女子捏造事实,严重贬损了大叔名誉并且传播广泛,可能已涉嫌诽谤,应接受治安行政处罚或承担民事侵权责任。“人民网评”指出,有些网络曝光行为将拍摄的他人视频,尤其是可能会引起负面影响的视频随意传到网上,易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新京报》还针对这种日常纠纷曝网现象发文评论,认为过度维权、制造撕裂,无助于改善女性整体处境,如果通过渲染性别对立来吸引流量,把不存在的矛盾安放在无辜者身上,只会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噬。极目新闻评论文章称,以“莫须有”的主观认定而曝光他人不仅仅是短期内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对未来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可能形成一种“狼来了”效应。
2. 呼吁公众应理性发声反对以暴制暴
随着涉事女子过往经历被逐一披露,公众愤怒情绪也不断升级,舆论骂战此起彼伏。《工人日报》、央视网等多家中央媒体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并围绕网络暴力行为密集发声,劝导网民在围观该事件过程中应保持理性,守住文明和法律的底线,“以曝制曝”和“以暴制暴”都不可取。中国新闻网评论文章认为,终结网暴需要跳出恶性循环的思维,将事件纳入法治框架下处理解决,不应当任由舆论随意泄私愤。不过,对于这类媒体观点,部分网民并不买账,如微博大V“@根正苗红的贫农”“@戴雨潇Dai”指出,涉事女子用“构陷”的方式煽动网暴,侮辱他人,公众这样做是为被无端污蔑侮辱的农民工大叔打抱不平,媒体不应是非不分“拉偏架”。
3. 分析此次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
部分舆论将探讨视角延伸到此次偷拍“乌龙”背后成因上,认为该事件折射出的社会情绪和潜在矛盾值得重现。红星新闻观点认为,女性面对偷拍所产生的“应激行为”,主要源于女性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失;自媒体“法度law”发文称,此次事件是男女两性之间信任彻底崩塌的恶果,女性面临猖獗的偷拍现状,但又受困于实质性障碍和程序性障碍,事发时只能寄希望于私力救济,导致男性被诬告的风险升高。微博大V“@马库斯说”也表示,偷拍者人难以被严厉处罚,也是造成女性面对偷拍行为“草木皆兵”的重要心理动因。
舆情解析
此次事件本质上虽然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却在网络的推动和拉扯下逐步发酵为争议性大、讨论度极高的社会热点舆情,主要与以下五点原因有关。
1. 涉事女子“无理取闹”式维权激起公愤
长期以来,网民对于女性的网络维权行为多抱同情心态,女性在舆论场中的传统弱势身份,容易使得自身占据道德上风,并争取到舆论支持。但是,近年来多起女性网络维权事件最后都发生反转,诸如近期的网红小慧君称遭老板性骚扰等。“诬告”事件的频发不仅透支了公众善意,也拉低了公众对于类似事件的容忍度。此次事件中,张某在事实清晰的情况下,仍刻意将事件公布于网络,并发布中年大叔正面视频指控其为“猥琐男”,最初确实带动了舆论风向。但随着真相大白,舆论观点都倒向了被指控的一方,网民情绪彻底反转。在网民看来,张某借诬告诽谤骗取舆论关注和同情,若此类行为被无底线地支持和放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因此,起初舆论场中的支持同情,最后都变成痛击“受害人”的利器,舆情热度也骤然升温。
2. 当事人身份标签转换带动舆情风向转变
此次事件中,网民屡次提及的便是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舆情曝光之初,中年男子与张某之间是“偷拍者”和被“偷拍者”的对立,吸引一些有同样经历的网民力挺。但是随着事态发展,两人形象发生了根本转变,涉事女子不再止于普通的女性身份,而是拥有了新闻传播硕士、网红博主、学生会主席等诸多标签的所谓“人才精英”,被指控的中年男子则变成一位淳朴善良、为了生计四处奔波、脱离于网络社会之外的务工人员。在舆论场“弱传播”机制的作用下,事件的性质也从“女性抵制猥琐男偷拍”演变为“精英欺负农民工”,女生针对弱者单方面发起的网络霸凌,击中了网民朴素的是非观道德观底线,同情天平倾斜。而涉事女生利用性别和专业优势引导舆论的做法,激起了网民逆反情绪,也令自身遭到舆论围攻。
3. 校方处置迟缓导致话题持续发酵
事件发生后,舆论本来对涉事学校抱有较高期待,但其后续行为却成为被舆论攻击的“靶点”。四川大学从首次发声到发布调查结果,中间经历了12天的空窗期,舆情得以充分发酵,同学同事的集体爆料对张某个人形象构成全面围剿,公众负面印象愈深,呼吁开除张某学籍,取消其保研资格的声音就愈强烈。而相对地,在此期间四川大学虽然多次回应,但都没有实质性内容,网传信息蔓延也令人猜测不断,比如有人透露“川大老师同情学生遭遇,力保学生不受处罚”;疑似张某前男友、母亲及闺蜜等多人在社交平台发文,并放出真假不明的聊天截图透露女生现状“很不好”等。在各类杂音以及愤懑情绪的干扰之下,网民将不满、质疑等投向四川大学,怀疑校方久拖不决试图包庇,这种情绪更在涉事学校处置通报公布后达到顶峰,大大拉长了舆情发酵周期。
4. 舆论观点冲突明显共识难以凝聚
此次事件在发酵过程中,舆论场多方激烈争论,观点呈针锋相对之势。舆情初期,包括“@伊利达雷之怒”等多个微博大V发声质问,言论涉及女权、新闻伦理等内容,同时还主动喊话警方,在提升事件争议度的同时带动更多主体入场,刺激舆论进一步发酵。随后,伴随着网暴趋势愈演愈烈,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发表评论,试图制止舆论场的网暴行为,但并没有获得网民认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网民认为是张某最先挑起事端,目的不纯,加上其被扒出的种种“黑料”,舆论出于补偿心理和朴素正义感出手讨伐,完全情有可原;另一方面,由于张某具备新闻传播专业背景,网民不自觉地将媒体和其本人视作同一阵营,将呼吁停止网暴的言论解读为“护短”,进而质疑媒体立场。观点的撕裂对峙让网民难以回归理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效用被削弱。
5. 网民期待落空催生负面情绪反扑
纵观整个舆论场中的网民心态,不难发现情绪对事态发展的推动作用。由于张某最初爆料早已被证实为“捏造”,网民期待的是张某意识到自身错误并主动承担相应后果,但无论是其在公开维权后面对网民质疑的默不作声,还是经线下调解后发布诚意欠缺的公开道歉,都让此事多次错过平息机会。公众情绪在被反复挑衅后逐渐失去耐性,不满之声逐步递增。有网民自发向纪委监委部门举报对张某保研流程进行调查,正是希望借助舆论力量,试图让张某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当公众意识到借助公权力或倒逼学校都没能达到伸张正义的目的时,舆论情绪反扑就会更加激烈。因此,不论是微博大V关联此前数起“造黄谣”事件,强调造谣者应当“轻则被开除,重则被拘留”的法律责任,还是部分企业律所公开表示“不再招募四川大学学生”的社会后果,都迎合了一大批网民过剩的愤怒情绪,扩大了讨论空间。
舆情点评
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引发舆论震动,主要原因在于线下事件经互联网传播发生变异,事实细节被放大,舆论各方均有企图,在社交平台的作用下无法达成合意,从而出现群体性的言论攻击。对于多数人来讲,想要扭转线下事实判定,只有通过争取群众力量,调动网民正义感,对官方形成倒逼和审判,这也解释了一些民事纠纷会在网上二次发酵的原因。但真相在舆情发展之初就已展露无遗,而线下和解的结果也说明当事人对处置结果表示认可。然而涉事女子仍执意在网络公开曝光,后续无论是缺乏诚意的道歉,还是校方处置结果,都不断触发网民“以暴制暴”的心理,为这起小事提供了足够多的衍生话题,导致舆论场负面情绪始终未被截断或得到疏导,甚至持续升级,趋于失控。
近年来,一些“小而热”的舆情事件总是能快速聚拢网民视线,引发全舆论场热议,仅近段时间就有四川成都“高铁掌掴”事件、江西工职院“鼠头鸭脖”事件等。这些热点事件的背后,大多与事件中所裹挟的社会情绪、潜在矛盾以及传播机制等因素息息相关。在本事件中,隐身事件背后的广州警方并未成为舆论主要攻击对象,主要是因为:一则警方程序处置合规、处理结果合理,经住了舆论严苛审视;二则涉事女生超高的话题性吸引了大部分舆论火力,使得矛头转向。不过,当下的网络舆论环境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受多方因素影响也有可能成为震动全网的“大事”。此次部分涉事部门的工作瑕疵及失误所引发的舆论风暴,更加警示政法机关,要增强舆情敏感意识,对此类热度高、影响大的涉法舆情及时出手、作出权威回应,避免久拖不决或放任不管,为极端情绪留下滋生蔓延空间,埋下舆情风险。此外,政法机关还可通过加强当事人沟通或设置议题,为负面情绪提供合理的释放渠道,及时掐灭网暴苗头,防止舆论场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