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梦然 张智 深圳报道

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千亿元规模小牛资本非法吸存大案一审宣判。

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官微消息,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小牛集团)主要负责人彭铁等26人非法集资案一审公开宣判。小牛集团法定代表人、实控人彭铁因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25名被告人因参与集资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二年,并处罚金。

小牛资本的历史要追溯到12年前。2011年6月,深圳市小牛华信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6月6日,彭铁成立了深圳市小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到2013年8月,彭铁又成立了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巅峰时期的小牛资本曾对外宣称集团总资产达到近2800亿元,有280多家海内外分支机构,全国20多个省市有其业务服务,客户人数超过800万人。

曾经的千亿规模巨头,为何最终沦落到如此境地?

小牛资本的崩塌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彭铁等人成立小牛集团以及“小牛投资”“小牛新财富”“小牛基金”等子公司后,以P2P网贷及私募理财产品形式向131万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26亿元,其中126亿元未偿还。期间,彭铁、彭钢等6人明知集团资金缺口巨大、坏账率畸高,仍继续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且将所募资金主要用于还本付息及彭铁个人支配使用,集资诈骗89.34亿元。

法院认为,彭铁等人的犯罪行为造成巨额财产损失,严重破坏了国家金融监管秩序,犯罪情节及后果特别严重。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作出上述判决。据悉彭铁等人归案后,公安机关全力开展涉案资金、股票、股权、房产等资产追缴。目前已追缴到案的资产,将在判决生效后依法返还集资参与人。

提到小牛资本,让人最印象深刻的便是其旗下平台小牛在线,小牛在线曾是广东最大的P2P平台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小牛在线自2013年6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额1171亿7374万元,累计注册人数达608万。

2017年9月,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开始崩塌,小牛在线资金出现流动性困难,很快投资人的资金便无法按时兑付了。2018年该平台开始爆发大规模逾期并牵连到其他子板块,2019年3月小牛新财富也出现大量逾期,危机彻底被引爆。

2021年5月6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公告,公告显示,警方已累计冻结涉案账户663个,追缴资金1.4亿余元人民币,查封涉案房产1056套,冻结涉案公司股权9991万股。其中,在查封的1056套房产中,深圳市住宅3套、商铺4套;广州市住宅108套、商铺858套;佛山市商铺76套;上海市商铺6套;哈尔滨市住宅1套;查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湖南省汉寿县辖内土地共2处,合计24037.5平方米。

从董事长到锒铛入狱

彭铁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从放牛娃一路做到千亿元规模企业掌权人的事迹。

据此前一篇《从放牛娃到小牛资本董事长》的媒体报道讲述,彭铁1976年出生于邵阳大祥区,是家中老幺,因为从小健壮如牛,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小名“牛牛”,这也是小牛资本名字的由来。彭铁学习成绩优异,自从来到深圳便开始大展拳脚,履历丰富,曾任富昌金融集团总经理、佳兆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更曾参与创办了网贷平台人人聚财,为之后创建小牛资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资源。

天眼查数据显示,彭铁围绕小牛资本打造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单计有其任职的企业便达到86家。值得一提的是,其个人持有小牛资本89.6%股权,旗下小牛在线、小牛金服、小牛普惠、小牛新财富、小牛投资等公司则都进行100%控股,彭铁牢牢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此外,小牛资本还带有浓厚的家族企业色彩,在天眼查展露的信息中,在小牛资本架构里,彭钢以及彭最鸿频繁出现,担任多家公司要职,彭铁的哥哥彭钢更曾在116家企业担任高管。

针对小牛资本事件,实用金融商学执行院长罗攀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对P2P的业务模式和发展类型做了深度的剖析,“P2P本意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借贷,从法律性质上看,这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后来,民间借贷走向了互联网,在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的鼓吹下,一些P2P机构将该业务放在了互联网上。届时,P2P机构为借贷的双方提供平台服务和信息服务,也就是说,借款人将借款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出借人将出借信息发布和展示在互联网上,于是,借贷双方自行选择、自行匹配,完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因此,此时此刻P2P平台上发生的借贷本质上是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化,P2P服务机构起到的作用也仅仅是信息中介服务的角色。在此阶段,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化,扩大了民间借贷的范围,加大了社会风险,但总体上并不失控。”他说。

失控的P2P

在罗攀看来,失控的关键在于自2012年起,P2P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在各种“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理念的鼓吹下,大量的P2P机构开始异化,进行所谓的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带来的后果将是惨痛的。当P2P机构不再甘心只作为信息中介,只赚取中介服务费时,P2P机构开始向着多个方面异化。

“第一种,P2P机构+担保模式,即P2P服务平台引入了担保机构;第二种,银行模式,即P2P平台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和放款信息,换句话说,此时P2P机构承担的是银行的职责;第三种,小额信贷模式,即P2P平台通过嫁接其他资金来源,只对外放贷,业务类型类似小额信贷模式;第四种,理财公司模型,即P2P平台成了理财产品的出售平台。可以看到,以上四种模式的出现,P2P机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中介的服务角色,而是承担着金融机构的角色。不仅如此,在这些模式下,不少P2P机构内部存在虚假债权、虚假担保等各种欺诈行为。如此一发展,出问题是必然的。”罗攀表示。

独立经济研究员张竹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2018年开始,随着资金面的全面收紧,以及后面针对金融、地产的一系列动作,大量的P2P平台开始出现问题,到最终的结果就是全行业消失。原因一是平台本身就涉嫌诈骗,依靠“庞氏骗局”维持;二是平台涉嫌自融,为自己提供融资服务;三是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风险偏好而不接受的“普惠融资”或非合规融资。可以看出,以上三种状况无论是哪一种,倒下都只是时间的问题,这证明了此种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也证明了P2P平台注定退出历史舞台。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也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这一系列事件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投资者要增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避免过度追求高回报而忽略风险。同时,要注重投资者教育,提高金融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投资风险;此外,建立健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和投资者救济机制也非常重要,以提供有效的维权途径和补偿措施。最重要的是,金融行业应加强自律,提高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水平,以恢复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