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早年以黍米为主料,曰“角黍”,到了南北朝时,我们现在这种以糯米为原料的粽子渐渐普及了,粽子这个名词也慢慢替代了角黍。到唐代时,皇上吃粽子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明皇李隆基了。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明皇在某年端午节的时候,大宴群臣,并赋了一首与粽子相关的诗,曰《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这句诗被后世广为流传,这九子粽便是唐代宫廷中常见的一种粽子,即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将九只粽子捆在一起,因为“九”是至阳之数,所以九子粽在粽子当中的等级最高,后来还被人附会上了“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
除去吃粽子,当时贵族们端午节玩的游戏却很有意思,《开元天宝遗事》中说,盛唐时流行在端阳时把粽子摆放在盘子里,用特制的小弓箭比赛射击,射中的人才能吃。古代这样的益智类体育游戏好像有很多,比如元代流行的清明节射柳,再如明代比较流行的投壶,包括我们现在的套圈、射击、飞镖,表现了一种尚武的情趣。
不过到了宋代,宫廷端午节的游戏则更偏诗文,据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宋宫在五月初五时举行赛诗会,翰林院的大臣们要为皇帝、后妃们撰写帖子词,多是五言七言的绝句,张贴于阁中门,以添文采。比如周必大就曾赋《皇后阁》:
何处宜家节,风光大内家。争新九子粽,竞巧五时花。
周必大的后两句其实就是仿唐明皇的名句,不过做了个倒置,吃的依旧是九子粽,但“四时花”已作“五时花”,这是由于当时端午已有女子戴花的习俗,所谓“五时花”,指的就是五月当令之花,后来京城有端阳“花满头”的风尚,大致就是从宋代开始的。
时至以骑射定天下的清朝,宫廷里由恢复了千年前“射粽”的旧制,故宫博物院藏的《端阳故事册》中便有这样的节令场景,乾隆为此还留下了“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的诗句,可见当时皇上带领着众多妃嫔、宫女,玩的还挺开心。
清人除了尚武以外,其实还有喜欢奢华的习惯,尤其是乾隆,就爱大场面。据清宫膳食档案记载,仅乾隆十八年端午,由五月初一至初五,御膳房共制作了2000多粽子,称之为“粽席”。端午节当天,宫里的主位,几乎全天就没吃过别的,皇帝的膳桌、皇后的膳桌、太后的膳桌,按等级不同来分配不同数量的粽子,但都能摆一桌子。可是这么多粘货吃一天,真的好吗?难道不会出现“前方紧吃,后方吃紧”的状况吗?我感觉如果真这么任性纵情地吃上一天,第二天准得传太医啊!但乾隆在事后还题写了“粽席蒲觞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的诗句,可见皇上的消化系统还是真好。
从唐明皇到乾隆帝,都对粽子爱得不要不要的,别说那会物质匮乏,即便到了今时,粽子的魅力也丝毫未减。一统江湖的金庸大侠就曾在他的书中屡屡提及此物,韦小宝吃粽子、令狐冲吃粽子……甚至《侠客行》里有一个章节干脆就叫大粽子。如若不是金庸先生的粽子情意结深重,《神雕侠侣》中又怎么会有程英那番“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女儿心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