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刷到一个#35人退钱群里34人是托#的微博热搜,感慨颇多,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吧~

图源:荔枝新闻微博

01

警惕退费陷阱!

这次事件大致的经过是,李女士先收到了一份“红头文件”,为部分投资人办理清退事宜。由于此前李女士在这个平台投资过,于是扫码加入了“清退”群。随后以需要缴纳税金为由,要求李女士多次转账。

好在民警及时介入,帮其揭露骗局,群里35个人中34个都是托,最终帮李女士挽回部分损失。

图源:荔枝新闻微博

这种打着“退费”名义施行诈骗的行为,似乎这几年尤为常见。

从“P2P”暴雷,到“双减”政策后很多教育机构倒闭,让很多消费者都感到不安,担心公司倒闭或者卷钱跑路,自己的投资、学费、押金打了水漂。

于是,不法分子就利用大家舍小钱保大钱,及时止损的心理,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会先假冒工作人员,提供官方文件等形式提高可信度,然后以各种税费、押金为由,要求受害者先支付一些费用,等成功转账后,他们就瞬间消失。

今年年初,也有不法分子冒充环球网校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活动:

针对打着退费、债权转让等名义施行诈骗的行为,大家一定要警惕!

02

因“利己”而受骗!

一般来说,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取得受害人的信任,顺利诈骗,往往都是前期快速抓住了受害人“利己”的心理。

这种“利己”既可以是财产等物质层面,也可以是心理满足等精神层面。

比如常见的,宣传各种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理财产品,让受害人购买。

图源:荔枝新闻微博

再如,冒充公安人员,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

犯罪分子假扮政府工作人员,利用公检法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力,在沟通过程中建立信任感。通过制造违法犯罪的焦虑,很容易让人上当受骗。

图源:惠州政法微博

以及,以相亲婚恋为由,索要贵重物品或金钱。

披着“赠与”的外衣,实则实行诈骗的行为,网上也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报道。

图源:央视新闻微博

如今,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了不少,很多人有了闲钱后,也就有了理财的想法,但风险识别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这就让很多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03

被骗的都是“有钱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被骗的总是那些有钱人?

每次新闻报道出来的,被骗金额动辄数十万、上百万,似乎那些精明的有钱人,面对诈骗都纷纷降了智。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首先,犯罪分子必然想挑选更有“油水”的目标群体。

在当下这个大数据时代,隐私外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通过互联网上的消费习惯、浏览记录等,判断出一个人的经济条件并不困难。

即使是通过打电话这种传统的广撒网形式,数量一多也难免会撞到几个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目标。

图源:网络

其次,我们只是看到了那些金额数目比较大的案件。

假设有两起相似的诈骗案件,其中一起案件涉案金额为3000元,另一起则是3000万元,显然后者会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

另外很多时候,如果有人只是被骗了几十、几百块钱,可能只会选择忍气吞声,就当买个教训,有时就算报道出来,恐怕大家也都会觉得没什么价值。

图源:网络

最后,面对各种新兴的诈骗方式,很多人对诈骗识别的能力还是不足的。

尤其是上当受骗的人中,不乏中老年人、“暴发户”,他们手中有一定的资金,但绝大多数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这也是间接导致被骗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生活中犯罪分子除了利用大家追求“收益”的心理,利用人们的信任实施诈骗的行为也比较常见。

比如冒充同学家人、领导上司借钱转账,通过卖惨博取同情,索要施舍等。

从以往的“猜猜我是谁”,到如今的AI换脸,诈骗的形式手段是越来越“高明”,让人防不胜防,稍有不慎可能人身安全还会受到威胁。

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大家手中能存点钱并不容易,所以还是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遇到和钱有关的事情,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一些!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