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籍)国的归属感,向广大华侨华人讲述华侨历史故事,增进华裔青少年与祖国和家乡的血脉亲情,在2016年“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和“中国寻根之旅·魅力北京”活动期间,“金山伯的荣耀——中国侨都·江门近代侨汇展”在水立方展出,华裔青少年歌手深受感动。展览开幕现场

(前排从右至左:江门市外侨局局长梁富鸣;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祁德贵;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彩华;文化部外联局参赞王杨;国务院侨办宣传司副司长刘为杰;北京市侨办主任刘春锋;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董山峰;江门市文广新局局长梅新潮;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

展览开幕活动由北京市侨办副主任高云超主持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司)王杨参赞致辞

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彩华致辞

部分出席本次展览领导的嘉宾合照

  该展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江门市人民政府主办,江门市文广新局、江门市外侨局、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江门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江门市博物馆协办,于7月21日在“水立方”首层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支持北京2008奥运会纪念展厅正式开展。展览开幕活动由北京市侨办副主任高云超主持,文化部外联局参赞王杨、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彩华致辞,北京市侨办主任刘春锋、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董山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祁德贵、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江门市文广新局局长梅新潮、江门市外侨局局长梁富鸣、江门市驻京联络处主任余卓杰等出席开幕活动,北京五邑海外联谊会负责人及在京五邑籍乡亲、各大媒体记者莅临现场参与开幕活动。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司)王杨参赞认真观看展览

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彩华接受深圳卫视采访

江门市文广新局局长梅新潮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华裔代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

展览讲解吸引了大批华裔青年驻足观看

展览现场场面火爆,参观者络绎不绝

现场茅龙书法展示

观众现场体验茅龙笔写书法

部分参观展览的华裔青少年签名留念

以展览培养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对祖(籍)国归属感,增进华裔青少年与祖国和家乡的血脉亲情。  本次展览受邀在2016年“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和“中国寻根之旅·魅力北京”活动期间展出意义重大,既通过华侨文物展览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真实展示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也培养了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广大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籍)国的归属感,增进其与祖国和家乡的血脉亲情。展览展出展板56块,展线近100米,历史及文物图片约350余幅,侨汇文物数十件,集中叙述近代江门五邑侨汇的历史、运作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向首都人民展示江门五邑侨汇独特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反映其作为连接海外华侨与其家人、乡邦的核心纽带作用,结合华侨崇文乐善、爱国爱乡精神,借助文物展示弘扬江门五邑华侨“开放敬业、顽强拼搏、重商重教”的精神。千名华裔青少年深受华侨历史故事感动,激发其对根脉及血缘的追寻与思考。

  本次展览通过侨汇集中讲述了多个华侨爱国爱乡历史故事,让华裔青少年深受感动,浓浓的血缘与根脉情牵动了每一位观展华裔青少年的心。其中郑潮炯和张炳联的爱国故事更是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会籍南洋爱国华侨郑潮炯,抗战爆发后义卖瓜子筹款抗日,先后捐献18万元。尤为感人的是,1940年郑潮炯毅然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卖掉,并将所得80元全部捐给祖国抗日,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影响,广大华侨掀起了新的捐款抗日高潮。开平籍美国华侨张炳联先生一生热爱祖国,踊跃捐款竭力支持祖国抗战。其子少尉飞行员张益民于1937年11月11日在洛阳机场起飞迎敌被击中殒命,追赠中尉。在儿子牺牲后,张炳联先生毅然作出决定,将抚恤金悉数捐出用于救济归国难侨。类似郑潮炯和张炳联这样的崇文乐善、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华侨故事还有很多。据统计,抗战期间,全国共有侨汇捐款13亿国币,其中江门五邑地区侨汇捐款6.8亿国币,为祖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有着“四邑侨汇,为粤省冠”之称。而这些故事背后所体现的华侨华人与祖国家乡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脉亲情,让广大华裔青少年深深为之触动。图为郑潮炯照片

图为张益民烈士履历表

“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与江门侨汇展牵手共述华侨故事。  2016年“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决赛由国务院侨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承办单位为国务院侨办宣传司、国务院侨办文化司、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视台、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单位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政府侨办。大赛在全球40个赛区举办选拔赛(涵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共有8000多名华裔青少年参赛,7月20日到8月8日在奥运场馆“水立方”举办总决赛及颁奖晚会。  奥运场馆“水立方”为全球35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资共建,体现了广大海外华侨心系祖国,爱国爱乡的精神,与江门近代侨汇文物展所展现的华侨华人精神高度契合。在“水立方”举办江门近代侨汇文物展,面对的观众又为千名华裔青少年,可谓恰逢其时、恰逢其地、恰逢其人。展览开幕活动获得国家部委相关负责人亲临现场指导,各大媒体和五邑在京乡亲鼎力支持。  本次展览得到文化部、国务院侨办等部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本次展览邀请到了五邑籍在京乡亲到开幕活动现场参观指导,展览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新京报、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深圳卫视等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华侨史类展览首都再出发,为中国侨都江门打造文化强市、侨务强市再添浓墨重彩。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珠三角西岸的中心城市之一,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面积9505平方公里,人口451万人。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堪称海内外“两个江门”。同时,江门也是“全国文明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江门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世遗文化·中国侨都”文化品牌得天独厚。这里哺育了明末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美国首位华裔女国会众议员赵美心、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等著名人物。还是著名的“明星之乡”,刘德华、周润发、谭咏麟、梁朝伟、甄子丹、曾志伟、容祖儿等众多香港演艺明星均祖籍江门。我市开平碉楼于2007年公布为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今天展出的五邑侨汇银信作为“侨批档案”重要组成部分在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江门市近年来着力打造文化强市、侨务强市,着力打造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为全国华侨史类博物馆中“一个权威展馆”,着力打造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近两年,江门市展览“走出去”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本次展览是在去年江门市华侨史类展览首次走进首都北京大获好评之后的又一次赴京展出,并在原来的展览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升。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期间,近代江门侨汇文物展曾赴中国钱币博物馆展出,并赴山西、湖北、广州、中山等地巡展,被国家文物局纳入“2015博物馆展览季推荐目录”,展览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中央媒体重点报道。北京市侨办邀请江门市在如此高规格、大规模活动期间举办,既是对江门市目前华侨文化展览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也为江门市博物馆建设“一个权威展馆”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江门市还将开展华侨与铁路、华侨护照等系列展览入京活动。茅龙书法展示再次亮相京城,向华裔青少年现场展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次展览在向华裔青少年讲述江门近代侨汇文化和华侨历史的同时,也将宣教活动茅龙书法展示同步带往水立方,让侨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华裔青年们近距离接触。茅龙笔是江门新会著名特产,其发明者是“岭学儒宗”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笔划中常常留有空隙,形成“飞白”,更显变化无穷。

茅龙书法“飞白”的艺术效果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在2008年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龙书法展示活动曾在国家图书馆受到京城观众的热烈欢迎,本次在水立方与华裔青少年亲密接触,再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既能让华裔青年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江门五邑的独特人文魅力。

布展花絮  2016年7月21日,是我馆再度进京办展的大日子。适逢暴雨,北京交通阻塞,风雨晦暝。我馆工作人员只能迎着风雨,辛苦布展。我馆工作人员连裤子都湿了。

在水立方听着“隆隆隆”的暴雨声布展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顺利完成布展了!

中国寻根之旅魅力北京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华裔步入展馆

背景资料何为“金山伯”?

  近代期间,美洲、澳洲先后发现金矿,加之国内动荡,江门五邑地区大批民众前往两处淘金、充当华工,并把先后发现金矿的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和澳洲墨尔本称为“旧金山”和“新金山”,当年衣锦还乡实现“金山梦”的华工,则被乡人称为“金山伯”,后来被泛指在美、澳两州的五邑华侨。  “金山伯”或是携带财富衣锦还乡、或是不断寄钱回家,亲属依靠其在海外获得的财富买田置地、立宅置业,过上令人羡慕的富裕生活,而这也是“金山伯”的成功的荣耀和象征。

  “金山伯”成为了家乡的楷模,拼尽全力出洋谋生成为江门五邑地区众多青年的梦想,进而大批华侨汇寄回江门五邑侨乡的财富,也造就了近代江门五邑地区的繁荣,并为国家的独立与解放做出卓越贡献。江门五邑侨汇的历史  “五邑”是江门所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地区俗称,是广东最早向海外移民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海外交往,近代以来,国内灾祸连连和国外的淘金热,促使江门五邑地区掀起奔赴金山寻梦的移民高潮。他们在海外历经艰辛,付出大量血汗,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从事采矿、修路、垦荒、种植等体力劳动,发展与白人无竞争的“三把刀”经济,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荆棘满布,金山伯积攒的每一分钱都满是血汗。五邑华侨在海外努力拼搏,从事最为艰巨的工作,忍受着背井离乡、抛妻离子的感情磨难,而支撑他们的精神支柱就是对亲人和家乡思念与责任,使得他们将辛苦积累的银钱、物品,不断的寄给亲人,从而产生了侨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五邑华侨通过各种途径将数量巨大的侨汇源源不断的汇入侨乡,成就了侨属富裕的生活和侨乡繁荣的景象,也成就了“金山伯”的荣光。

近代江门五邑侨汇的运作

  移民初期,华侨们通过在外艰苦拼搏积攒了少数血汗钱,想往家里寄送钱银物品,往往趁回家时亲自携带,但大多数人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回一趟家,无法满足递送需要,所以更多的是委托回乡的亲友或同乡携带。随着寄送银信需求的增大,逐渐发展出一种通过收取手续费,专门为华侨递送银信,陪送华侨出国或归国为职业的人群,后来甚至发展出现承揽银信业务的专门机构,形成包括巡城马、银号、金山庄、商号、公司银行、信托公司等完整的民间侨汇运营体系。民国时期,国家金融体系逐步建立,国家金融机构开始参与到五邑侨汇的运作中,并在抗战胜利初期奠定了核心地位。

  民营侨汇运营体系主要由商号、银号、巡城马与外国银行、私营现代金融机构构成。

  晚清时期,已经出现了为海外华侨递带信、财、物的特殊人群,并成为专门为海外华侨带送银信谋生的职业,五邑地区称之为“巡城马”,他们走街串巷,递送银信等物回乡。随着华侨数量的增加,侨汇数量急剧增加,一些与海外华侨有各种联系的人便因势从事侨汇递送业务,特别是与海外交流频繁的商号和银号,通过联号和代理号的形式,逐渐成为银信送业务的主力,两者在经营方式上基本相同,且银号往往兼营商业,商号亦兼营金融业。银号等银信机构诞生后,巡城马与其建立一种委托关系,往往只往来于国内城乡之间,不在远赴海外,但民国时期一直存在着为五邑籍南洋华侨服务的巡城马。  五邑侨汇数量巨大,利益可观,无论是外国银行,还是私营现代金融机构,都积极在五邑各重要圩镇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经营侨汇业务。银行在为华侨汇款时有的免费传递家信,有的不提供这一服务,华侨便通过邮局寄信回家,说明汇款用途等项。

  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东南亚地区被日军占领,特别是民营体系运营的枢纽香港的沦陷,使得民间运营侨汇的商号、银号、银行等交通阻断,侨汇运营体系崩溃。

  官营侨汇运营体系主要有政府银行与邮政机构构成。民国初期,邮局逐渐确立声望,网络点也布局较为完善,开始提供较为有效的服务,至少在20世纪20年代,美洲五邑华侨开始采用挂号信的方式将从外国银行购买的支票和家书寄至香港或国内的银号、商号转交亲属,并随着邮政网络的覆盖而逐渐增多。  1928年,国民政府为建立完整金融体系,进行银行专业化改革,将中国银行改为特许国际汇兑银行,侨汇作为非贸易外汇储备的最重要来源,成为中国银行重点发展的业务,同时在五邑地区经营侨汇业务的政府银行还有广东省银行、交通银行等,其中中国银行重点在国外铺设网点、广东省银行重点在在五邑各重要圩镇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之间相互协作,构建了官营的侨汇运营体系。

      抗战后期,由于私营侨汇运营体系的崩溃,侨汇集中到官营体系中,政府银行和邮政机构克服各种困难,努力维持侨汇 ,赢得了声誉,建立了其在五邑侨汇运营中的核心地位,并在抗战胜利后迅速发展,但最终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而衰落。近代江门五邑侨汇的影响

  五邑地区侨汇数量庞大,素有“四邑侨汇,为粤省冠”之说,侨汇承载着“金山伯”对家庭、家乡和家国的责任。

  侨汇寄托着侨眷的希望,华侨在海外辛苦劳作、省吃俭用,把积攒的金钱寄回国内给亲人作为衣食住行的生活费用,是侨汇的最主要作用,除此之外多用于人生的三件大事(置田、立宅和婚姻)以及子女的教育。侨眷家庭生活后期甚至步入奢靡。抗战期间,侨汇递送由于战争遇阻,侨眷家庭生活极度困苦。

  侨汇是近代五邑侨乡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五邑华侨热爱自己的家乡,素将造福桑梓列为夙愿,他们将寄回家乡的钱用于投资兴办实业、发展交通等,以发展家乡经济;捐助兴办教育慈善公益事业等,以发展家乡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终使得五邑侨乡在民国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五邑华侨素来爱国,辛亥革命时期,就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抗战时期,民族危难之际,五邑华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捐献资金,接济难民,为民族解放和独立贡献力量全面支援祖国抗战。 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  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由江门市博物馆、新会区博物馆、台山市博物馆、鹤山市博物馆、恩平市博物馆和开平市华侨博物馆共同发起,由从事和热心侨乡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博物馆自愿参与。作为一家博物馆行业的区域性非营利性组织,地方联合博物馆的成立在国内尚属罕见。除了以上6家发起馆,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今后还将吸纳相关行业性博物馆、纪念馆、民间博物馆加盟。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以促进联合成员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宗旨,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将努力打造统一的学术、收藏、展览、宣传、教育、人才、信息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彼此发展,大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江门五邑独有的侨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目前,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已举办“珠联璧合•邑邑生辉——江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卅载辉煌  百年圆梦——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专题展”等多个展览,并在江门五邑地区巡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来源: 江门市博物馆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