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秋收时,承包土地的种植户遭遇“哄抢”的视频获得了公众的广泛专注,后续甚至一些当地人被贴上了“地域黑”的标签,网友们对此更是发表了不满、嘲讽等不同的态度与看法。
“怎么能叫抢呢?我们都是打过招呼才去地里捡拾的。”这是一些村民对于“哄抢”的回应。
那到底是乡间惯常的“捡拾”,还是连警察来了都管不了的失序集体捡拾呢?究竟是民风变坏,还是有人借机哄抢呢?为什么“捡拾”这种对于土地的情怀,变成了“哄抢”?是拾荒者(拾秋)故意“擦边”、“越界”,还是依仗“法不责众”的想法,肆意进行“哄抢”呢?
“拾荒权”(拾秋)作为乡间普遍存在的现象,更像是一种默许。土地所有者在进行完秋收后,土地中依然会散落部分作物,尤其是在全面机械化收割后,而作为村里的闲散人员,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因为年轻时经历过饿肚子的饥荒,始终保持着对粮食的珍惜,这时,在两者之间就会达成一种默契,收获完后,土地所有者会准许这些拾荒者进入自己的土地捡拾土地中残留的农作物。
当土地进入规模化经营后,状况又不同了。经营者付出了代价取得了土地的经营权,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种植的普及,造成农村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种植,这也间接的导致农村的闲散人员增多。到了收获季节,经营者在机械化收获的同时,由于土地没有做明确的物理分隔或者隔断,进入经营者的地块相对容易,这也是导致出现大规模“哄抢”行为时,难以制止与管控的一个原因。
而网友们之所以难以共情“拾荒者”,主要是“拾荒”这一行为,难以界定到底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还是哄抢、偷盗等违法行为,从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角度,难以得到一致的最终意见。
而参与拾荒的村民对“哄抢”这种认定的否定,让事情真相更加扑朔迷离了。“哄抢”的背后是土地的真相,事关基层的管理与服务,还关系到基层法律意识的普及与教育。
以小见大,未来我们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