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8月20日,万源教育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发起“师恩难忘,感谢老师,寻找感动我的老师”征文活动,截止今日,一共收到各类征文120余篇,其中有教师作品,更多是学生作品。字里行间,表达了各位作者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热爱之心。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展出优秀作品。

电筒青花学校:杨东渊

        从教多年早已见惯了东家起高楼,西家宴宾客。自以为早已心如磐石、波澜不惊。每每于神骛八极、情难自已之际,小学班主任那中等的身材、瘦削的脸庞憨厚的笑容却不时地闪现于眼前,历久弥新。由于他脑门上颇有一大撮白发的缘由,便有人送外号“电筒”,背地里我们也这样叫他。

       他原本为十村校的负责教师,在遍地是机会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始肇、开放伊始,他选择了坚守那一方净土。十村校,山高路远坡陡、民风彪悍贫穷。一条河流自西向东纵贯全村,天然地将该村一分为二,沟通村子两边的唯一破旧“甩桥”,每逢河水暴涨便愈发地显得重要。那些需要涉水上学的村童便惟有望水兴叹。当然,我们天天盼望下大雨、涨大水。我们那时的学校坐落在半山腰,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教室是土坯的民房,上课之际不时有周边村民的小猫、小狗溜进教室与我们共同学习进步;间或有农户的牛羊不断地开怀啃食我们种在花台里的花草。

       知从何时开始他便成了我们的班主任,上课不自由了、任务多了、挨板子的也多了。我们每天是披星上学戴月回家,总而言之很多人感叹“那叫一个苦啊”。贫穷的我们都渴望能拥有一把电筒,更是不停地责骂带给我们艰辛的“电筒”。据说通过多方努力,他终于在村道公路旁申请到了很大一块良田用于修建我们的新学校,同时在河上建造一座石桥解决两岸村民出行上学的难题。大人们都说好但我们却不明就里,只是不时地跑去看热闹。他给我们上课的时间逐渐少到了没有,课由别人代了。我只记得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双水鞋、浑身泥浆、行色匆忙诚如为我家做瓦烧窑的泥水匠一般。尽管这样我们的中期和期末的成绩他一定是要看的。当然更有很多同学在他恨铁不成钢的板子声中声泪俱下愧悔不已。但我是幸运的,虽调皮不思进取但还每每不致触他之怒。新学校好歹是建成了,石桥也修好了,全村人都说“电筒能干”,并心存感激。新学校落成那天很是热闹,是我所见过的十村最热闹的场景,当然我也该读六年级了。一天放学他说送我回家,我莫名惊诧,晚饭之后忐忑不安的我终于明白他的意思:工程完了该给别人工钱了,但又老要不到钱,他用自己的工资积蓄垫付依然不够,只好四处举债。经营小本生意的父亲用复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缓缓地说“我没见过你这种修学校的”。

       那时的学校有二、三百师生,中午饭我们都是从自家带,可怜的一点冷硬饭菜难以下咽,如果途中弄泼洒了便只有晚上回家再吃了。他便要求我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不管远近每人每天带一些柴火或组织我们去很远的山上捡拾柴火。我们只需带上米菜,他分派教师义务轮流为我们蒸煮饭菜。现在想想都觉得幸福,闭上眼就能闻到那米饭的阵阵清香。我们通常是野炊、劳动、教学同时进行,当然更多的是练习口头作文,即兴地描述表现我们的见闻生活。我因为爱看小说的缘故,语文功底略有优势一些。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吃完竹筒饭又该练习作文了。轮到我时我描述了成片的油菜地场景。“微风拂过,田野里绿油油的油菜高低起伏,有如碧波万顷的大海……”他两眼放光很是高兴,马上对那些不愿或不会的同学说“你们看看人家说得多好”,并要求我回去之后马上把作文写好,结果搞得我难为情其他同学尴尬。

       再后来我毕业了一路前行,我也成了他教育学弟学妹们的活教材,他也会经常向父母打听我的情况并给我以忠告和建议;每次见到他我也总会给他讲讲我的境况,他也总是开导我“别急,肯定有办法”。他退休后,核心工作便成了照看孙子,人也更是多病了。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他的离世,感伤之余更于纷纭思绪间看到一束耀眼的手电之光划向天际。

        指导老师:文晓霞

风中的那粒尘埃

太平镇第二小学教师    朱雁凌

你在风中奔跑,

无人夸赞你的坚强。

你在风中飘游,

无人察觉你的忧伤。

你是那么细小、那么卑微,

悲与喜也不声不响⋯⋯

在桃红柳绿的春季,

你无暇欣羡缤纷的景象。

在云淡风轻的秋季,

你淡定金秋的辉煌。

在白雪皑皑的冬季,

你笃定含笑远方⋯⋯ 

你在风雨中成长,

困难重重依然坚强。

即使没有优越的环境,

你断然没有犹豫、没有徬徨。

你不畏沿途坎坷曲折,

更不言人生沧桑悲凉⋯⋯ 

你是风中的那粒尘埃,

微笑的面容极为平常。

你是风中的那粒尘埃,

坚定的前行之路从不迷茫。

至始至终风雨兼程,

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远方……

你是风中的那粒尘埃,

捧着一颗心来,不求半点报偿。

你是风中的那粒尘埃,

伴着雨水尘埃落定,毫不张扬。

从此默默地、心甘情愿地

化作春泥:

呵护着无数的花朵,

期盼它们吐露芬芳!

背着去上班,榜样在身边

作者:

竹峪中学,王良军

       一阵闹铃声唤醒了疲惫不堪的我,立刻翻身起床,再次整理档案盒,准备前往万源市教科局人事股上交材料。按要求,昨天就必须上交材料的,可是沿途在修路,一路走走停停,到达万源城已是晚上八点五十几分了。只好向领导说明情况,心里已做好接受批评的准备了。

       为了弥补过错,便提前十几分钟来到了教科局楼下,询问门卫得知人事股在二楼,怀着忐忑的心情上了楼,发现人事股的门敞开着,两位领导已经投入到忙碌地工作中了。询问靠近门口的年轻女同志,方知他们是曾股长和郑股长。

       向曾股长说明来意后,曾股长亲切地告诉我,验收材料的曹绪秀股长马上就到,让我坐在椅子上等一等,并亲手给我泡了一杯热腾腾的绿茶。

      “差四分钟就到上班时间了,曹股长怎么还没到?”我心里不禁犯嘀咕。曾股长似乎洞察到了我的心思。转身对年轻女同志说:“小张,你给曹股长打个电话,告诉她有人来交材料了。”“不用打电话,曹股长已到了楼下,我已经听到她的声音了。”年轻女同志阳光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看着手表上的秒针已走了两圈。“曹股长这速度也太慢了吧,我上楼可只用了几十秒的。”心里正在抱怨,门口已出现了两个人。不,是三个,一个成年男子背上还背着一个中年妇女呢。另一位男子拿着一副拐杖,提着一个手提包紧随其后。“这里是医院?”我环顾四周,确认这是人事股办公室。

       在我迟疑之际,男子已将中年妇女放下,转身匆匆离去,拿拐杖的男子也将拐杖放在办公桌边悄然离开了。中年妇女清瘦的脸上写满了平静。只见她右手按在身旁办公桌的桌沿,左手轻轻地将挡在前面的一个小凳挪开,探身将办公椅拉了拉,然后将左手按在办公椅的扶手上,借助两只手的力量,艰难地跳到办公桌前坐下。

       还未喘口气,一个青年男子已匆匆地走到了她的面前,低声告诉她是来取文件的。中年妇女熟练地从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抽出一叠文件交给男子,轻声地对青年男子交待着一些事情。

      “曹股长来了,你将材料交给她检查吧。”年轻女同志指了指递交文件的中年妇女。

     “她就是曹股长?她需要人背着来上班?”我十分诧异,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待青年男子拿着文件离开后,我将整理好的材料递到了曹股长的手上,并简单地解释了迟交的原因。“你辛苦了。”她关切的话语中没有半点责备。随后拿起材料认真地检查了起来。不一会儿,她检查完了我交的材料,指出了几个小问题让我纠正。我很快地完善了材料,交给了她。

      “谢谢您,曹股长!”在她略显惊讶的眼神中,我离开了办公室。

       是的,要谢谢你。

      但凡万源的人都知道,万源有在村校坚守十六年的苏正斌老师,有执著坚守教育,战胜癌症病魔的陈凡老师,有大爱无疆,恪守师德之魂的李红老师……

        我似乎明白我们万源市为什么有这么多乐于奉献的优秀老师了,正是有像曹绪秀股长这样的,即使患病也要让人背着来上班的优秀领导给老师做出了示范,让大家有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我后悔没有用相机拍下曹绪秀股长上班的画面。但我又不后悔,因为她的形象已经在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记白老师二三事

黄钟职业中学,冉龙梅

    清晨的朝阳还没有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那个熟悉的因椎间盘突出而略显佝偻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校园的小径上,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白逍,清瘦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厚厚的镜片遮不住眼神中透出智慧的光芒,嘴角总是扬着笑意走进教室,开始他一天辛勤的工作。

     白老师知识面极广,语言非常风趣,课堂是时常引经据典,各种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历史生物在他口中如莲花绽放般纷纷飞扬,我们都喜欢他的课,喜欢他激情飞扬的把我们带入到他那天马行空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们不知疲倦地跟随他的脚步在知识的海洋里翻腾、嬉戏,他的每一堂课都让我们觉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他带我们在《背影》那蹒跚的脚步后里感受隐藏的深深父爱,在母亲那瘦骨嶙峋颤颤巍巍的手中的《荔枝》上感受母亲的温暖,在《斑羚飞渡》老斑羚的背上感受一种牺牲的悲壮与重生的喜悦和生命的轮回……

     他教我们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椎间盘突出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略微有一些驼,医生嘱咐他要按时去医院做理疗,不要久坐,要多活动,可是我们两个班一百多号人的作业让他每天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在别的老师还没有来的时候已来,别的老师回家的时候他还在为我们熬更受夜,特别是给我们批改作文的时候,他性格中执拗的一面就展现出来了,每一个错别字他都会给你标出来,不通顺的要给你修改,结构不好的要给你调整,一篇作文改下来满篇的勾勾、圈圈和线条,有时候比我们写的作文字数还多,可惜,那时我们少不更事,没有很好地去领会这些圈圈勾勾,时至今日想来仍觉汗颜,觉得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

        白老师年轻时多才多艺,唱歌、拉手风琴、打篮球,还写得一手好字,只是在教我们的时候身体大不如前了,所以一直遗憾没能在篮球场上看到他帅帅的身影,但他的多才多艺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我们、陶冶着我们。他教训人也十分厉害,一日午后,我们几个同学到教学楼后面的树林中背书,男同学把周围小树的树头接在一起当棚顶,结果被白老师发现了,他生气地把我们赶到操场,脸色煞白,大声地训斥我们;“树枝就是树的手臂,我把你们的手臂撇下来,你们会怎么样?…..”。听着他的训斥,我们都低着头不敢抬起来,他用细竹枝打了我们的手板,可是我们一点儿也不恨他,依然敬他爱他。而今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大树,每每看见,耳旁就会想起他的敦敦教诲。

      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绪萦绕。为师表,笔端心热,付与芳草。四季辛劳暮与早,蜡炬成灰光多少?血和汗,看人才风貌全知晓。爱深沉,花繁叶茂。鬓为霜,人自豪。奉献歌高唱,余音袅袅。

       而今,校园的小径依然,绿树依旧,只是你已不在……

老  谭皮窝小学:王六刚

老谭是个女人

第一次见面就发现了这个秘密

听说她己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老谭是坐车来皮窝的

听老谭说旧院到皮窝有七十多千米

我没实际测量过

但是我信了

因为这话是老谭说的

老谭还不太老

刚四十出头

但她和所有女人一样

正一天天在变得更老

但她还一点也不担心

总是一副开心的样子

特别是孩子们作业完成的特别好时

她那不规则的大门牙总会暴露得一颗不剩

每次放学去四村校

总有一些家长拉着老谭的手

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嘀嘀呱呱

这总让我搞不明白

难道老谭那手拉着就那么舒服

可我最终没能问出口

怕家长们松开老谭之后来拉我

虽然她们不会这么做

时间过得真快

一晃老谭来皮窝四年了

至从老谭来到这里

我们班一直名列第二

我在研究如何把二变成一的方法

可每次测评结果都比她班多了一横

我希望通过加油打气改变结果

可我的希望始终还是希望

老谭还是原来的老谭

可我看她越来越不顺眼了

我没法再和她做朋友

即使我们的身体即便靠得再拢

也始终存在着优秀与合格的距离

如果哪天她离开

我会像嫁亲姐姐一样送她

可老谭还是稳坐钓鱼台

真不知道我会二到什么时候

其实老谭是不可以走的

听领导说老谭是他们捡到的一块宝

放在哪所学校都会发光

我仔细的端祥老谭

可她的大眼睛里除了眼屎没有露出一丝宝气

我倒是想着一个问题

要是老谭走了

家长们去拉谁的手呢

我眼神里流出的无奈被老谭看光光了

她把我叫到一个黑黢黢的角落

给我说了许多只能我听得清的话

我感觉脸颊滚烫滚烫的

我第一次感觉到

我的脸没有想象中那么厚

我赶紧一只手按住快崩坏的心窝子

另一只手握成拳头向空气举了三下

通过黑旮旯事件

我也整明白一个道理

只要明天太阳还会升起

就别放弃今天的奔跑

老谭也看出了我眼角的那一丝信心与勇气

她莞尔一笑后转身离开

从她鞋跟与地面的亲吻传来的自信与坚定

不由得从冷汗里冒出一句冰凉的歌词

天下笫二也挺好。

向皮窝四村学校谭显玉老师致敬

135分割线

来源:各校教导处

编辑:丁辉

公众号ID:wanyuanjiaoke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