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汉字都是穿越千年而来的大英雄。而字体作为汉字的载体,如同这些大英雄们的铠甲一般,与之相伴相生、相依相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约4000年前,可考汉字出现,直至伏羲、仓颉发明初文;约2200年前,书同文出现;约1300年前,雕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字体创作跨入写刻时代;约1000年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的效率,让书籍和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如今,字体创作迎来了“桌面时代”,电脑端、手机端等电子屏幕成了呈现各式字体的舞台。
从甲骨文到电子屏汉字穿越千年而来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青春的文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可以幻化为拥有三四千年历史的甲骨文,也可以化身为仅出现并使用了几十年的简体字。它们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如同一片原始森林,构建起了东方文明的“底层算法”。汉字穿越千年而来,在横平竖直、点捺勾折间,暗藏着前人秉刀金竹刻画、言缀成文的往事与笔走龙蛇、墨书春秋的潇洒。
汉字源远流长,每一种书写字体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从甲骨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人们所熟知的草书、楷书和行书,每一种书写字体的特征都深受当时的文字载体、书写功用所影响,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汉字从以书写为基础的书法类字体向以雕版及活字印刷为基础的传统印刷字体、以铅字为基础的工业化印刷字体和以屏幕显示为载体的字体转变,离不开技术和科技的变革。随着技术手段发生变化,书写的随意性也被削弱。在雕版印刷时代,字体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至宋代活字印刷兴起后,因为标准化的需要,字体变得横平竖直。这种字体被称为宋版书,更接近于现代的宋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曾以活字印刷为灵感,编排开幕式的表演节目。近代工业的传入让中文字体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的无衬线字体和日本哥特体的影响。铅字黑体字逐渐出现在中文的印刷报刊上,它们往往被应用在标题上。黑体的设计残留了一些手写体的特征,比如转角的设计有一些楷书的特征。受印刷技术的局限,早期的字体设计会在汉字的角落处设计一些负形缺口,这是因为油墨浸润会使印刷文字的边缘模糊不清。设计这些缺口,让油墨浸润时,刚好把这些缺口填补上,这被称为“油墨陷阱”。到了20世纪70 年代,印刷被用胶片的照相排版取代。在照排时代,因为反复拍照会使笔画失真,因此在笔画的端头设计略微突出的结构,这就是“喇叭口”。
随着技术发展,字体设计也在不断更新、演变。/B站@oooooohmygosh如今,尽管“油墨陷阱”和“喇叭口”都已不再是必要的设计,但很多字体还是将这些特征保留了下来。在信息时代,文字设计和排版的任务,很大程度上交给了电脑软件和浏览器。在屏幕时代,字体也经历了从BP机时代的点阵字体到矢量字体,再到屏显字体的变革。
没有了技术的限制,设计师将更多地考虑人文性、美观性、实用性。/《Abstract.The.Art.of.Design.》
字体设计已不再受限于技术,如何兼顾字体的实用性和美感,如何把汉字之美从数千年前的纸简过渡到液晶屏幕上,如何让普罗大众也能随时感受这份身为中国人的文化骄傲,成为摆在当代字体设计师和更广泛的文化传承者面前的一个终极难题。









HarmonyOS Sans开放、免费,让更多人有字体可用。
汉字因宇宙万物而生,包蕴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知和无穷想象,高度凝练的汉字被赋予了更多美好的含义,正如HarmonyOS Sans的理念“心宇宙,字无穷”,在字体里无一不是极致想象的浪漫主义表达。万物互联、和谐共生,是鸿蒙的理想,也是鸿蒙的设计支点,它清晰地指向一个既兼顾实用与效率,又包含浪漫宏大的理想的未来。汉字是一个很好的介质,它让鸿蒙的追求落到实处,并由此绵延万里。当我们一次次求索古老与现代之间相融的创新表达,除了向外界说明“我”是谁,更获得了朝向未来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