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设计部落授权刊载

| 设计公益:张家台子村12号院|

| 西安乡村振兴志愿者赴甘肃三天两夜现场设计|

2月20日,设计部落推送了《设计公益:张家台子村12号院》的改造项目,4月4日,我随余平老师的团队及两位乡村振兴志愿者:西安零久空间设计师张波、西安工程大学泥土工作室负责人王斌,一行七人,由西安出发前往张家台子村现场设计。

虽是甘肃人,但此行我还是满怀期待。自幼长于甘肃东大门天水,成年后又在外省求学上班,天水以西的甘肃于我陌生的就像另一个世界。2017年,甘肃荣登《Lonely Planet》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首;2018年又被《纽约时报》评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唯一入选

冠绝世界的头衔唤起了我的好奇,对这个曾经不想与外人提起的籍贯又心生向往。

三个小时的高铁旅途,中午抵达兰州,高速路口一碗阿西娅的牛肉面填饱肚肠。时间尚早,为了与乡村振兴另一路上海、苏州过来的人马汇合,在张家台子尽快开展工作,便没有去县政府安排的招待所休息。

一路驶向东北,两个多小时车程,下高速、上乡道,坑洼的柏油路上几经颠簸,在一个岔路口下了公路,趟过一条小河,沿着土路穿过一片农田,张家台子到了

在这次西安小分队要改造的12号院老王家卸下行李,我们便迫不及待对村子的每一处开始打量。

与张家台子的 初遇

张家台子是靠山面水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口我们来时趟过的河是一条既不能饮用又不能灌溉、时而泛滥漫过乡道,时而干涸成细流的咸水河,水过之处尽是泛着白碱的荒滩。北边十公里外是由兰州一路向北奔腾,又如神龙摆尾般向西回旋再向北进入宁夏的黄河,黄河这一段向西又向北的回旋,旋出了黄土高原最精华的自然景观之一——黄河石林

然而此番美景只独属黄河拐弯处的龙湾村,留给同属中泉乡张家台子的只有一座泵站,它是村民饮用、灌溉的唯一水源村子向南更是一座又一座形似张掖丹霞的山包,而上帝的颜料盘也并没有在此打翻,时值清明花开,连绵的山包依旧延续着冬日的枯黄,馈赠给村民的只有取之不尽的红胶泥。

智慧的甘肃先民,早在六千年前的大地湾时代就依地利之便用夯土建造房屋、构筑宫殿,这一传统持续了千年。直至近二十年,夯土房屋沦为落后贫困的象征,被红砖、水泥、瓷片取代。整村整村的“土房”消失不见,白墙灰瓦的“新农村”成了新时代的象征。

愈稀少,愈珍贵。

张家台子的夯土房屋不仅保存完好,独特的红胶泥使房屋形制又有别于西北地区其他的夯土村落(红胶泥耐水,又因当地干旱少雨,所以建房极少用瓦)站在山塬极目远眺,房屋大地浑然一色,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愈显古朴、愈显苍凉、愈显震撼!

有33户、100多口人的张家台子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有的举家搬迁到县城,宅院被荒废,村里只看得到老人和孩子。仅有的几户人家以种植玉米,小麦,胡麻,苹果,红枣等农作物为生,几乎家家有家禽和牲口,窖水是生活用水的来源。

当我把相片发到朋友圈,有人评论到:拍出了华谊兄弟的感觉。其实并不是我照片拍的多么棒,此情此景,只有在《秋菊打官司》或是二十年前的中国才见得到。这里看不到任何互联网发展的印迹,村里找不到小卖部,吃水仍靠接雨水和驴驮,塑料垃圾鲜能见到,时光好似将张家台子遗忘了一般。种地、盖房、娶妻,生子,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要不是上个世纪通了电,几千年前张家台子生活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黄土裹挟的世界,望着驴羊咀嚼秸秆、土地被犁的平整却又见不到一丝绿意、女人们不知疲倦辛苦劳作的画面,很想怒斥老天的不公,如果有水,这该是怎样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其实何止张家台子,甘肃其他缺水地区的农村诸如会宁、通渭、庄浪,你依旧能看到中国农民战天斗地,生生不息的壮阔与伟大,他们的骨血里有华夏民族不屈的脊梁!也难怪《Lonely Planet》甘肃会上榜,除却绚烂的自然风光,甘肃的土地与背包客向往的精神世界何其相似。

三天两夜的 现场设计

看到荒废已久倒塌的房屋院墙,看到已有村民推倒土房建起贴着瓷片的砖房,看着虽已解决温饱但依旧在贫困线上挣扎、辛苦劳作的村民,张家台子不能再等,我们也不愿再等。

三天两夜与村民同吃同住,从进村的当天下午就着手测量、采集,第二天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完成绘图、建模、沟通、论证、试验,第三天关于张家台子12号院的设计框架已经成型

去之前听说有县政府招待,以为这几天要夜宿宾馆的我连毛巾牙刷都没有带,当得知县城与张家台子一来一回要四个小时车程,西安小分队决定住在张家台子。除过一位女老师和一位病号,我们其余五个男人全部睡在老王家主屋的大炕。吃过晚饭,老王骑摩托带我去三公里外的商店买了六块钱和四块钱的顶配牙膏和毛巾。路上跟老王聊天得知,他们吃的水是村外泵站抽来的黄河水,再从泵站拉水到自家水窖,撒漂白粉沉淀,才能饮用。

睡前,我们都很自觉,没有人洗脸洗脚,还不到十点,就钻进各自的被窝。那一晚,没人再碰手机,安静的只听得见呼吸,没有任何光源,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几乎夜夜失眠熬到很晚才能入睡的我,那天睡得很沉很沉。早上仍不敢放肆洗脸,只在脸盆倒了很浅的水,将脸盆立起来沾湿毛巾擦了脸。

突然多出五张嘴吃饭,老王的老伴曾大娘也没有丝毫的忙乱,但我能看到从早到晚她很少有片刻的停歇,一直在厨房忙碌着。第一天晚饭吃了长面,配着自己种的韭菜和凉拌的野沙葱。那一餐,本打算喝口稀饭垫垫肚子的我们,每个人都吃了两碗长面,打起饱嗝。在刚刚解决温饱的张家台子,给客人吃稠饭吃硬饭,才是待客之道。接下来的两天四餐,每天早上都有一荤一素两个菜,荤菜里的肉片很大,是大娘自己养的猪,就着馍馍稀饭很香、很解馋。曾大娘还拿出自家鸡下的蛋给我们每人煮了鸡蛋。从来都是路边摊解决早饭的我,不知多少年,都没有吃过如此丰盛的早餐。中午依旧长面,晚上吃了一餐从没有吃过的“馓饭”(黄米、大米碾碎蒸在一起的米饭),馓饭非常顶饱,吃完再喝一碗做馓饭时熬成的汤,原汤化原食,实在!

绘图、开会的间隙,老王会端来几盘洗净的大枣、苹果。老王告诉我,他是民办老师出身,没赶上转正的大潮,就去村口的泵站上班,直到退休。家里两女一儿,分别在县城和兰州成家。务苹果是才开始,枣子每年都会打五、六万斤,筛枣机筛出最好的枣子以一元、两元的价格被收购。黄河滩边一直盛产红枣,但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新疆的灰枣。老王家的枣虽没有新疆大枣那么甜,但也皮薄核小,怎么吃都不会发腻。如同黄河滩边的甘宁人,永远内敛含蓄,从不张扬,朴实真诚由始至终。

最想不到的是老王拿来的“尕苹果”,个头小如女生的粉拳。生活在以花牛苹果蜚声国内的天水,我从来不屑吃外地的苹果,这么小的果子在我们那只能被果汁厂收走交了杂果。最后,还是忍不住吃了一口“尕苹果”,虽已四月,苹果下树足有半年,这的苹果竟还保存的如此脆甜,我问老王秘诀,他只是说用水缸盛水密封保存。不难想到,因为缺水,苹果长不大,但也得益于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张家台子的“尕苹果”才能意想不到的脆甜。

张家台子村的 振兴规划

没有体验,未有经历,何来设计,何谈改造!

三天两夜张家台子的生活,使设计师摒弃了来之前一切不符实际的想法,也使我深刻体会到贫困的根源是缺水。解决好用水不便的问题,就已经能改变张家台子人一辈子的生活方式。好在去年上海农道规划设计院宋微建老师和余平老师对保护张家台子的提案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自来水入户将由政府解决。交给我们的将是如何保护夯土建筑群,如何通过设计让村民致富。

在余平老师的带领下,这些城里来,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志愿者开始向村民请教学习关于夯土建筑的问题和经验。

这的房子烟囱为什么会朝上,再支起两块小砖,而不是直接钻孔由墙引出?是因为张家台子盛行西北风,烟囱朝上更利于排烟,而不会因刮风引起煤烟倒灌,支起两块小砖也是为了防止雨水灌入。这的房子为什么都是上大下小,顶面呈元宝状?是因为夯土最怕水蚀,上大下小可以在冬季让积雪整块掉落,而不是顺墙缓缓融化,浸湿墙根。

椽、瓴、顺水等古董般的名词从村民口中说出,被设计师记录。在村民手中,辗过胡麻籽的茎秆也因为柔韧、防虫成为建筑材料。这便是传统,是老祖先因地制宜,为了生存,几千年总结出的智慧。想要颠覆传统,先得向传统致敬、学习。

在这不被老天眷顾的极旱之地,因为穷,黄土、麦秸、胡麻杆便是最适合、最触手可及的建材,任你砖房建的再阔,瓷片贴的再亮,也抵不过夯土冬暖夏凉的舒适。

第二天下午,西安小分队与宋微建老师带领的上海农道规划设计院的团队以及村民代表们碰面,共同汇总前期工作的成果和商量后续的工作。关于张家台子的保护、发展的整体规划是由宋微建老师的团队负责,前期打算同时改造五户房屋作为示范,而余平老师也是受宋微建老师邀请,只对其中的一户也就是我们吃住的12号院老王家改造,作为村里的示范户。

张家台子的设计完全是公益的,改造费用会由政府、村民共同出资。不单是公益设计,宋微建老师及其团队为这个项目来回奔波,奔走,几次邀请上海的设计师、企业家来张家台子考察,为的就是让政府足够重视,让村民足够有信心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村子里也已经有一户村民在宅基地上按照宋老师团队的设计破土动工。亲眼所见使我更加坚信:张家台子脱胎重生的一天即将到来!

在宋微建老师的规划方案里,在余平老师对两位设计师志愿者的指导中,我能感觉他们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关键是在,要完整地保留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张家台子的珍贵之处在于完整的夯土群村落以及只存于电影和记忆里的风土人情。要想发展旅游、振兴乡村就要找到这个平衡点。我们看到过太多古镇古村:无论是拆旧建新,在”振兴中”被破坏的过程或是因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导致由火爆逐渐冷清的结局,都让我们心痛和唏嘘。

城里人来古村古镇游玩,正是想体验城里体验不到的快乐,而古镇古村的规划者们却搞了很多现代化的设施,把古镇古村建的跟城市一样。现在的民宿也是,民宿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背包客能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现在的民宿都成了精品酒店。如何丢弃、如何保留,都在于这个平衡点。

余老师12号院的改造方案亦是寻求衡平之道:着眼保护甘肃黄土农居原貌,提高生活舒适度和卫生条件,设计没有大拆大建,现有土房、院墙、凉棚都做完整的保留或改进,位置最好的主屋仍留给主人居住,在原先空置的一进院内重新规划三间“土房”作为客房。立足现有的生活方式,改变老王家因缺水造成的卫生问题和提高将来游客的体验:取消旱厕,室内规划卫生间、淋浴房,室外配套小型化粪池。保留炕的形式,改炕为床,取暖采用最新科技的环保秸秆炉。

希望若干年后,我带着孩子再来张家台子,还能见得到土房,看得到驴羊,还能吃到曾大娘的馓饭、长面,老王种的红枣、尕苹果,晚上能舒服痛快的洗上热水澡,不必再上旱厕,不必再睡土炕。

回程高铁站等车的间隙,余老师和两位设计师志愿者仍俯身在花园边完善方案。我们约定用两周时间细化方案后再会面,下一步,就可以进入施工阶段了。

因了一身炕味和两天没洗头、洗脚、满身黄土的窘相,到西安坐地铁,遇到旁边座位空着也没有人来坐的尴尬。但此次张家台子之行,却让我心生自豪,自豪作为一个甘肃人能有幸参与家乡改造,自豪设计部落能亲历设计改变家乡!

甘肃因为狭长造就了除海洋之外涵盖中国全部地貌的地理,也因久居西北内陆,这里的人民含蓄内敛,不会表达,不擅营销。希望看到这篇文字的朋友,能去甘肃走一走,那是一片朴实而又安静的土地……

校对|潘玥

没有设计师的设计:余平镜头中的风土中国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购买《建筑遗产》学刊进行深度阅读,可直接至官方微店订购。

《建筑遗产》学刊官方微店二维码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