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兰州大学文学院“可以关注哦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传统节日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已显得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外交、科技、商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相互交融的程度,并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珍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并促进部分民族传统节日通过各国华人社区走向世界各地,使其成为人类共享的国际化节日,乃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活力的必然趋势。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他还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而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文化,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文史馆于2007年举办的第一届国学论坛上,馆长袁行霈教授在主题报告中说:“国学只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人民群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并永远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国学研究既要保持其传统性与本土性,同时也要彰显它的时代性与世界性。当代的国学已经具备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足以使之成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国学。现在已经是重建国学的时候了。”与此同时,中央文史馆还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弘扬与研究列入国学论坛的主要论题,这就意味着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文化正式纳入了国学研究的领域,把历史典籍文化与当代民间的活态文化整合在了一起,这无论对新时代的国学重建,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还是对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断强化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携手,努力重建我国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充分认识我国节日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地位和意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与外来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深化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认知、培育理性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世界公民意识的重要环节。我想就这些问题谈谈以下三点看法:
一、传统节日文化国际意义的解读——以春节为例
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从宏观角度来看,主要有五点:第一,它是任何一个国家历史集体记忆和文化积淀的活态存在和生动体现;第二,它是所有国家时间管理制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内部合理安排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三,它是社会群体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粘合剂”;第四,它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第五,它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最先被其他民族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活态文化现象。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保护本土传统文化遗产方面文化自觉意识还不够强,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再加上过去在节假日制度安排上存在着缺陷,因此,广大民众总觉得传统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化,“没有什么过头”。现在好了,除了春节长假之外,国务院于2007年12月7日又决定把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就为大家过好节假日创造了有利条件。
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创新,有国内与国际两方面的作用。在国内,就是要使全体国民在创造性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步形成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价值取向和认同感,不但要使我们的节日文化生活更富于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特色,而且能够对某些不文明的习惯和行为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应当将它们区别开来。传统文化是指相对固定的、成型的、不可改变也无需改变的遗产;文化传统则是一种知识的谱系,是对前者的欣赏、阐释、弘扬、应用、变革和创新,它既受到传统文化本身的制约,又受到时代与社会变迁的影响。从国际层面来说,不但要使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进一步发挥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积极作用,而且要通过它的弘扬来强化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高国际文化交流的水平,使其成为各国人民能接受、都喜欢、可参与的展现中华民族进取精神与良好道德风貌的国际性节日。
解读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层内涵,恢复历史文化记忆和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比如,春节是我国人民最为重视、时间持续最长的节日。它那除旧布新、振作精神以迎新春的祝愿;探亲访友以维系人际交往的功能;官民同乐以利上下沟通的作用;祭祀祖先以表不忘先人功德的情怀;尽情欢乐以释放一年辛劳的心理压力等等,固然都是这个节日中的应有之意,但春节最为核心的意义,却是对大自然的感恩。说春节是中华民族善良和美好心灵与大自然的一种约定,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感大自然之恩的“感恩节”,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如果说,春节里的“请祖先”活动并虔诚地举行祭拜仪式,与祖先共享节日佳肴,表达了国人不忘本的传统美德和慎终追远的情怀,那么,祭祀土地神、天神、灶神、河神、井神、门神、石神,以及在节日里对各种家畜的善待与优惠等等,本质上都是对大自然恩赐的谢忱。因为,上面提到的神灵都是大自然的象征,是从远古时代延续下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信仰方面的表现。中国人把正月初一到初十的十天,分别称为鸡日、犬日、猪日、羊日、马日、牛日、人日、谷日、天日(传说中的玉皇生日)和石头生日,则是中国人心灵深处把人类与自然万物平等对待的表现。在这里,人没有了傲视一切的霸气,没有了主宰一切的野心,只有自知之明的谦和心态的流露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因为,中国人早就明白“我们善待万物,万物亦将善待我们”的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春节正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全面沟通与对话的时机,感谢大自然在过去一年里的恩赐,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羊成群、家宅平安。善待自然,感谢恩赐不但是数千年来春节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与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尊的基本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努力使被异化了的人性回归正道,为最终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生存环境而不懈努力,这是春节文化内涵中最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挖掘和创新的部分,也是向全人类宣传春节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再如清明节祭祖扫墓、慎终追远,不忘祖先、乡贤、烈士功德的隆重仪式;端午节纪念诗人屈原、龙舟竞赛和对卫生防疫的重视;中秋节以家庭团聚为宗旨的联欢活动;重阳节以尊老、登高为主旨的文化内涵;乞巧节以表达女孩子们祈求智慧与技艺为宗旨的活动等等,都有着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认真挖掘、继承和大力弘扬。
二、正确看待世界各地传统民间节日相互交流的现象
费孝通先生当年在论述文化自觉问题时,从世界公民的角度,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四句话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原则和对国人的殷切期望,我认为相当重要。“各美其美”是说各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但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自信之心与自爱之情;“美人之美”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优秀文化遗产都要善于和勇于接受、吸纳,以丰富自己、不断进步。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谈得上“美美与共,世界大同”,亦即人类对全球各种优秀文化的共享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前些年,由于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曾引起部分国人的不满和激烈争论,说什么“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怎么由韩国人当作他们的节日去申报了?”其实,韩国申报书一开头就说明端午节来源于中国,只不过在韩国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又增添了许多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形成了“端午祭”。人家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的。类似这种跨国界、跨民族的民俗文化事象在全球十分普遍,非独中韩两国为然。更何况中国今后仍然有权把包括端午节在内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申报。韩国人吸纳了中国端午节的部分文化因子,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这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拓展,还是从韩民族善于吸收中华文化为其所用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肯定的,没有必要大动肝火。对于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城市的青少年中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民间节日的走红,我们也应当用一种正常、健康的文化心态来看待。圣诞节最初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辰的宗教性节日,最早出现在德国莱茵河流域,十八世纪开始流行于欧洲。在圣诞节期间,欧美人的家庭里,都要摆设一株圣诞树,其上挂有彩花、灯饰和给孩子们的玩具、糖果等小礼物。圣诞树的来历,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位善良的农民于圣诞夜热情接待了一个远方的贫穷儿童,临行之际,这孩子插一杉树枝于地,立即成树,并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杉树,报答你的好意!”至于那个白胡子、红衣帽、背个大口袋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则是欧洲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经过长期流传与演变,圣诞节已由一个宗教节日变成了以家庭团聚进行娱乐的民俗节日。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又叫“圣瓦伦廷节”。相传古罗马好战的暴君克劳多斯为了大量征兵作战,不许青年们恋爱结婚,而著名修士瓦伦廷却反对战争,同情青年们的遭遇,偷偷地为许多青年主持婚礼。结果得罪了国王,将他投入地牢,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人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下葬的这一天正是公元170年2月14日。后来,这个日子就逐步演变成了情人节。在我看来,圣诞节、情人节等外国民间节日的“输入”我国,乃是国门开放、文化交流的正常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更不必搞什么“抵制”。2006年圣诞节前夕,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的看法》的宣言,但绝大多数网友对此并不认同。他们“宣言”里“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议是很对的,我完全赞同,但对外来民间节日采取抵制、取缔的主张,则有点儿小题大做,并不正确。尤其是把抵制圣诞节上纲到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高度,表现出一种“义和团式的”凡洋必反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更是我难以苟同的。因为,今天的中国,乃是一个国门敞开、日趋进步,经济、政治、文化正在崛起的大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对国际反华势力的阴谋和别有用心的文化入侵,当然必须提高警惕,准确加以识别,并坚决予以反击。但对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节日风俗,完全可以你来我往,相互交流。它给青年人增添了更多的节日活动选择余地,提供了中外青年交友娱乐的更多机会,乃是一件好事,何乐而不为呢?还有另一种现象也有必要指出,有人为了“与国际接轨”,硬要把我国传统的乞巧节改造成“中国的情人节”,这显然是欠妥当的。乞巧节是我国传统的女儿节,以未婚女孩们祈求心灵手巧为主旨,男性在这个节日里从来没有什么地位。更何况从星辰崇拜引申出来的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的传说,乃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悲剧,与西方人所谓的情人节毫无瓜葛。硬要把乞巧节改造成“中国的情人节”,颇有受欧洲文化中心论影响之嫌。今天的中国人,不但应当是合格的、理性的爱国主义者,还应当是合格的、理性的世界公民,应当对无害的外国民间节日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健康心态和气魄。同时,也必须立足本土,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使优秀的中华节日文化走向世界。正如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讲演中所指出的:“我们要共同推动各国加强对话、取长补短,尊重和卫护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不同文明和睦相处,增强世界发展活力。”在这方面,各国民间节日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参与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是自信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传统习俗是文明和教养。每个理性爱国者和合格的世界公民理应做到这一点。
三、中国传统节日正在走向世界
我国的传统民间节日,尤其是春节,浓缩了几千年来农业文明的丰富内涵,显示出东方民俗文化的诱人魅力和独特价值,是多元性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据媒体报导,2009年1月,当美国洛杉矶商人斯考特看到个别美国报纸对中国人春节出行严重影响交通等带有贬义的报导后写文章说:“媒体对中国春节显然缺乏理解。春节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受宗教推动的节日,但却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文化和亲情的强大感召力。当你看到成千上万归心似箭的中国人顶风冒雪踏上归途,一定会相信,不管面临多大困难,中国人欢喜过年的心情都难以改变。”俄罗斯远东问题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李诺维奇则说:“春节折射出的中国人的家庭归属感是东方哲学所特有的,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都不会改变。”在欧美各国华人社区,热热闹闹过春节的中华风俗流传已久,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甚至早就专门立法,允许华人社区在春节期间和婚丧仪式上燃放鞭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春节文化的影响力也空前增强,正在演变成世界性的节日。正如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2007年2月22日在联合国总部为庆祝我国春节所举办的“和谐之声”文艺晚会上致辞中所言:“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春节正一步步走向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2006年,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在签署了一项保护中国中秋月饼的法案后说:“加州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让人们体验多种文化所体现出的各种各样的传统,其中包括享用所有种族在他们不同的传统节日中所奉献的传统美食。”这说明,美国今日的强盛,与其文化方面的包容性、吸纳性不无关系。今天的世界已越变越小,地球村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国门虽已敞开,但国人如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仍然是封闭的,对外来文化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加以排斥,那就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崛起和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所以我认为,培育和养成一种文化上的宽容心态,是国际交往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条件之一,应当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西方人对中国的担忧与恐惧,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进步和巨变,不但对第三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而且对西方的价值观构成了空前的冲击力。因此,中华文化的崛起,绝对不要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我们只能在西方人的挑剔声中和放大镜下,以一种平常心态和稳健、刚毅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走我们自己的路。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具备自爱、自尊、自信、自强之心,努力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组织好、安排好,并在努力挖掘其当代价值方面多下功夫,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使其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也是中国文化崛起中的重要一环!
2011年2月16日于兰州大学柏斋
文字|柯杨
图片|网络
执行编辑|段晨
责任编辑|王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