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昨日,60岁的东航武汉公司机长张俊平飞行完最后一班,告别蓝天。40年来张俊平累计飞行2万多个小时,相当于绕地球飞行346圈。

多次化险为夷荣膺五星
随着航空技术发展,飞机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而先进的通讯、雷达、气象预报等,也能让飞行员有效避开灾害。尽管如此,飞行中还是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这时,飞行员稳定的心态和熟练、正确的操作,至关重要。在张俊平漫长的飞行生涯中,有过多次化险为夷的经历。1991年底的一天,他驾驶一架运7飞机,从广州返回汉口王家墩机场。接近武汉空域时,遇上了雷暴雨。“突然,一团直径一尺多的大火球,从机舱外掠过,并扫过了雷达,耀眼的闪电把空姐都吓哭了。好在飞机上有放电设备,才没有出事。”张俊平说,密集的暴雨形成巨大的打击力,使机身剧烈抖动,机舱玻璃完全被雨幕遮住,雨刷根本不管用。“这时候,如果按照原定计划强行在武汉降落,会很危险。在征得地面空管同意后,我调转机头,依靠仪器导航,慢慢探索回行,紧急备降在长沙机场。”张俊平回忆,安全降落后,空姐和不少乘客眼含泪花。
1998年夏天,王家墩机场严重积水,必须紧急转移飞机。“螺旋桨打得水花四处飞溅,我们只能通过启动一台发动机升空。”张俊平说,每处理完一次紧急状况,他总是会全身汗透。在张俊平制服衬衣的左口袋处,绣着五颗星星——他是五星机长,意味着从未出过事故。为此,公司奖励他一枚200多克的纯金勋章。高薪背后是早早白了头笔挺的制服、锃亮的皮鞋、漂亮的领带,每天飞行在不同国家和城市之间,飞行员的工作像他们的高收入一样,令人羡慕。那么,机长的收入情况如何?东航武汉分公司的机长们说,10年前,国内民航机长的年薪约为30万元,近几年涨到100万元左右。外籍机长稍高,年薪通常为150万元。张俊平的女婿也是飞行员,全家人对这个职业的体会,更多是辛苦。比如执飞8时40分的航班,5点钟就得起床,因为要提前2个小时赶到机场,提前1个小时上飞机,以便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大多飞行员一天要飞四个起落,连飞两天才能休息。如果是晚班,往往凌晨1点钟左右才能落地。碰上航班延误,一等三四个小时也很平常。“我们不是在飞行,就是在等待飞行中。”张俊平说。飞行员责任重大,飞行过程中容易精神紧张,加上轻度缺氧状况时有发生,导致生理和心理失调。“飞行员通常头发掉得都很快。”张俊平说,他不到30岁就白了头,从此坚持一个月染一次发,直到三年前外孙出世才停止,恢复了银发白眉的本来面目。“虽然退了休,但我还有一个愿望,是开一开国产大飞机。”张俊平说。( 记者胡勇谋 通讯员 王茹 陶苏夏 实习生 甘芸)◎内容来源:楚天都市报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