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自动化系建系50周年,又适逢1980级同学入学40周年。四十年前,作为时代的幸运儿我们进入清华园,就读于自动化系,怀揣“做一名红色的工程师”的理想开始了大学之旅。这里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基,是我们启航的锚地,也共同见证了自动化系半个世纪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一 班主任和辅导员

我所在的自动化1980级自03班,入学时大约有30名同学,北京的同学略少于三分之一,有5名女生。清华招生和入学工作安排得十分细致,入学前已经了解了每个同学在中学的基本情况。入学时我是接到通知提前到校的,主要任务是在大礼堂前协助“迎新”,最早遇到的是同班陈小兵同学。入学后组成班集体,黄志军是团支部书记,我是班长,还有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等等。我们的班主任是杜继宏老师,身材高大、为人和善,是我们的大家长,班级活动、教学指导、生活琐事等样样关心大家。杜老师是天津人,乐观豁达,那时自行车是大部分老师的标配,记得杜老师经常抽空骑车过来,到东区十一号楼一层的宿舍关照看望班里同学。1984年秋天我们大学五年级开始的时候,他带领我们到青岛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实习之后还带领我们到济南,又夜行军爬泰山,让大家更加近距离地朝夕相处。当年我们实习所在的舰船如今已成为海军博物馆的对外参观舰只,每每想到看到就会想到和杜老师一起的往日时光。他是我们五年本科生活中最暖心的老师,毕业后全班同学都把他当成大家在清华的惦念,他就是我们怀念大学生活的具体形象和代表。2011年清华建校100年时,以及2015年毕业30周年时,我们都邀请杜老师和全班团聚,当时全班同学还专程来到主楼四楼,到杜老师仍然作为导师的工程硕士班的专用教室,同学们再次请他讲课,重温师道尊严和美好回忆。记得每次聚会前叶龙、张宝岭等我们几位同学都会商量精心挑选一份礼物,但杜老师每次都说,能见到全班同学本身就是送给他的最好礼物。就如同我们的父母一样,随着岁月流逝,每一次在大家的温馨欢聚之余,也会隐约感到老师背驼了、话少了。如今遥对远逝的师长,“青山不改水长流,明月依旧星渐稀”,音容笑貌犹在,怀念思绪长存。

  2011年4月23日,自03班部分同学与杜继宏老师合影

辅导员制度从蒋南翔校长时代就开始了,辅导员“双肩挑”一直发扬光大至今。我们班的辅导员先后由几位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担任。正是在一代代辅导员的关心下让同学们不断成长,也是在辅导员老师的培养下,我和万起光同学以及谢同学等三人于1982年9月在自动化系入党。李军同学是全年级的标兵,比我们早一批入党,到1985年毕业时,全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同学加入了党组织。本科毕业前一年我们的年级组长兼辅导员是刘文煌老师,他既要指导我们的专业学习、党团工作,又要关心诸如休学病退、毕业分配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记得当时他住在市中心前门一带,经常奔波于学校和城里之间,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也不少,还经常抽出时间和我们谈心交流,让大家忘不了的是永远挂在嘴角的微笑。此后,刘老师参与开创了深圳清华研究院,为学校的发展和深圳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2017年自动化系友论坛在深圳清华研究院举行,受自动化系校友会邀请我到会,能够在毕业30年后再次见到刘老师,简直是意想不到的欣喜。他不停地给大家介绍深圳研究院的建立和发展,融入其中的自豪溢于言表,英雄气概一如当年,这可能就是深圳这座创新城市的魅力使然吧。

2020年9月26日,姚坚与刘文煌老师、系领导及同届同学

 二 控制理论教研组

那是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年级五个班的同学要重新确认各自的专业方向,可能是受班主任杜继宏老师的影响,我报名参加了控制理论专业方向。这个方向有一批知名教授,比如曾于20世纪50年代留苏的吴麒教授担任教研组主任,还有解学书、郑大钟、冯元坤等,这些教授当年给我们上课,学者风范、洋洋洒洒,至今我都记得课上讲的自动控制反馈原理中“输入”、“输出”和“反馈信号”的模型,在此后的系统科学、宪法行政法等学科的学习中经常对照。我的毕业设计是跟随李清泉、刘中仁两位老师做的,题目是“自适应理论在工业系统的应用研究”之类的初级课题,李老师是四川人,有传说他上学期间专心于功课,以校为家,最远也就去过圆明园,这种说法虽有夸张,但其实在校的老师大多如此,家里、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是他们最享受的场所,简单而美好。慕春棣老师当时还是助教,热情周到又颇具亲切感,记得是1985年的毕业季,我和张宝岭两位同学跟随她到湖南张家界参加学术会议,绿皮火车加长途班车一路颠簸才赶到湖南湘西张家界,以至于未能参加本系1985届约150名同学的毕业合影。

三 在系统工程研究室读研究生

1985─1988年我在自动化系系统工程研究室跟随夏绍玮老师做研究生。当时系统工程作为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方兴未艾,钱学森、宋健等一批知名科学家都从工程技术领域的系统科学出发,进而将其运用到经济社会领域,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等一批学术著作不断问世。当时的一些课程,比如“大系统理论”、“决策分析”、“人工智能”,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对我毕业后在公共行政部门工作也大有帮助。当时夏老师是系统工程特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面的知名学者,记得1985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去夏老师在清华西南楼的家求教并请她做我的导师时,她给了一摞油印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学习材料。此后的三年里跟随夏老师完成了以“国民经济‘七五’计划产业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为题的硕士论文,当时的答辩委员会主任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学的知名专家王慧炯教授和李伯溪老师。这期间还参加了诸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旁听清华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周小川博士的学位答辩会。

持续学习、终生学习是清华人的优良传统,1980年入学时我的学号是“801316”,30年之后2010年博士入学的学号“2010311368”,又一次成为“零字班”同学,所不同的是这次就读的是清华法学院。从自动化系到法学院,30年来时代发展、社会巨变,国家发展面对的问题更加多元复杂,清华也有了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时任清华法学院院长的王振民教授是宪法行政法学者,专长于法治政府和香港澳门基本法研究,对我日后的工作指导颇多;时任副院长余凌云教授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他手握茶杯端坐讲台,娓娓道来行政法原理和行政公开,听他和法学院老师讲课简直是一份享受,他的《行政法讲义》绿皮书兼具法理和文采,再版多次颇受追捧;法学院名家云集让人感受到清华的发展变化和与时俱进,不变的是良好的学风和严格要求。法学院的年轻教授聂鑫老师说,自动化系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商务部工作的实践能力和外语能力,你一定能够把博士论文高标准完成好。

  四 “清华永远是你温暖的家”

2020年6月,因新冠病毒疫情而成为特殊的毕业季,然而学校毕业典礼上背景板的话语“清华永远是你温暖的家”,不仅让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们心存温暖,也让大批校友感慨良多,抚今追昔。那是1988年的毕业时刻,我即将完成硕士论文毕业离校。在主楼前的台阶上,遇到了当时系党委主管学生工作的孙崇正老师,记得当时他也说了同样的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他对我说,毕业没有留校、出去闯一闯也好,不管发展得怎样,不管遇到困难还是取得成绩,都要记住系里还有惦记你们的老师,清华永远是你们的家。三十多年斗转星移,此后孙老师也被委以重任,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相信一批批毕业生都感受过孙老师的殷殷教诲。离校时刻本身就是同学们思想和情绪最彷徨、最复杂的时刻,孙老师这番话在三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中常常在我耳边响起,也成为时常鞭策自己、不敢松懈怠慢的动力。2019年国庆前夕回学校公务,为有机会更多感受熟悉的校园气息,我提前在工字厅附近走走看看,正好遇见在校园锻炼的孙老师,他边散步边拍照,身体结实、精神矍铄,我们问候、合影、加微信,接续“家”的温暖。

五 自动化是个大家庭

自动化1980级自03班30名同学,毕业后大家天各一方,不论身居何处,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服务国家和社会。让我们年级深感自豪的同班杨保华、吴永杰两位同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航天和中国船舶两个国家重要工业领域工作,居功至伟,这两年他们也因工作成绩突出担任了中央企业的重要领导职务。

我于2014年离开工作多年的国家商务部(此前是对外经济贸易部),到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任职,感受到回归祖国后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繁荣稳定,这其中与自动化系也颇有渊源、紧密相联。到澳门工作不久,我就见到了自动化系范鸣玉老师和夏绍玮老师,他们的丈夫周礼皋教授和唐泽圣教授都曾是清华教授,后来受学校委派到澳门分别担任过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和澳科大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夏老师是我在系里读系统工程硕士时的导师,范老师和我夫人曾经是办公室的同事,所以大家颇有渊源,感情也很深。这两对教授夫妇多年来在澳门任教,通过他们几十年的努力,极大提升了澳门高等教育水平,培养了大量爱国爱澳的毕业生,为澳门顺利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澳门科技大学是一所回归后成立的年轻大学,其航天科学和中医药科学研究在海内外具有领先水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任职的杨保华同学及其团队,参与了该校“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自动化系的吉吟东老师和李梢老师与该校的中医药科研团队建立了交流合作。自动化1979级的赵晓航学长作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领导成员,至今还担任澳门航空公司董事长,我们为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共商合作,还一同策划了“澳门航空”25周年的纪念庆典。同班黄勇林同学毕业后在中美两地创业投资发展的同时,近年来专注于研习中国书法,在美加州等地举办书法交流培训弘扬中华文化,并曾邀请一批中外友人和粤港澳好友到澳门,通过举办书法交流笔会,认知中华文化和莲花宝地。他赠我的书法作品《岳阳楼记》《陋室铭》等,无论是笔法、内容、款式至今都是我的最爱。

六 校庆110年再出发

明年就是清华110年校庆了,我们能参与做些什么?正当我和身边校友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恰好遇到了1982级系友、清华校史馆馆长范宝龙老师的来访。我和宝龙馆长在学校时就相熟,还同时在系团委工作过,也知道他曾经在校刊《新清华》做过多年的负责人,富有激情、才华横溢,可毕业多年我们联系不多。2018年的一天,突然接到他的信息,当时他已到澳门并在酒店住下,他说就打个招呼否则学长见怪云云。我匆忙赶过去邀他一起晚餐,虽和这位文学才子三十多年未曾见面,可大家仍一见如故,如同王蒙先生所言,虽然历经岁月但“生命的底色仍然是明亮的”。我们当即商量,建议将110年校庆清华校史海外巡展的首站,放在澳门举行。难以置信的是,宝龙同学迅速把校史馆的资源调动起来,不仅将清华校史的重点环节,还将“清华与澳门”之间关系的重要事件一一发掘出来,比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设计了人民大会堂澳门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设计,还有回归20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的词作者清华教授闻一多先生,等等。2019年9月7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并作为迎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海外校史巡展第一站,由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联合清华大学澳门校友会共同主办、清华校友总会等合办的“清华与澳门”专题展,在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大堂如期展出。学校党委书记陈旭老师、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老师、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老师、澳门大学校长同时也是清华校友的宋永华教授等亲临出席,特区政府官员和粤港澳大湾区众多校友共同到场祝贺。

2019年9月6日,陈旭书记、范宝龙馆长等在澳门参观“清华与澳门”展览

2019年12月,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清华与澳门”展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

2019年12月,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同一主题的展览在清华大学校园再次展出,正在清华读书的众多澳门青年学子一同出席了活动。让我们感动的是,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陈旭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老师等出席了活动开幕仪式并剪彩。上学期间,贺美英老师一直主管自动化系的学生工作,读研时她已经担任系党委书记,那时她经常请艾知生、方惠坚等校领导到系里作报告,讲“一二•九”运动、讲学生辅导员“双肩挑”,讲阶级观点、实践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讲受党教育、为党工作,等等,她是我们这批1980年代入学的自动化系同学政治上的引领者。毕业多年后,她对我们一届届毕业生关心关怀,已年届八旬的贺老师还专程到澳门看望校友和毕业生,并与澳门中学同学座谈招生和报考志愿。每次见到贺老师她言谈话语中总是提醒我们,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负责、要讲真话,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等等。在我们这届同学毕业35周年的时刻,在我们经历过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后,更加能体会到贺美英老师的教诲和我们应有的历史传承。

在自动化系建系50年纪念活动的前夕,我在公众号上读到了系主任张涛老师在2020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关于“使命”。他致辞中说:“自动化系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自动化人。从自动化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自动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迎来了无人系统和智能科技相结合的新机遇。清华人的使命不在于行业的差异、职位的高低,而在于对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坚持,和在各自岗位上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和敢于迎难而上、突破自我的锐气”。回首毕业35年走过的道路,对这番毕业寄语更有深切体会。让我们以此共勉,践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不负师长嘱托,珍惜韶华,奉献社会,为吾系增光。

作者简介

姚坚,1980─1988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读本科、硕士,2010级法学院博士,曾任商务部办公厅主任、青岛市副市长,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征 文

亲爱的校友:

2021年是母校110周年华诞,在筹划制订面向110周年校庆活动方案时,校友们提出了各种建议。清华校友总会在征求校友意见的基础上,拟出版专题书籍,其中有一个关于集体的专题:《像阳光一样温暖——我的大学集体》(暂定名)。

集体生活是清华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当你在大学中,遇到一个优秀的集体,她会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你的学习和生活,并且温暖你的一生。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见证了你从懵懂蜕变为成熟;那些和你一起共度大学岁月的同学,成了你一生的好兄弟、好姐妹;还有那与你志趣相投的社团伙伴们,在你情绪低落时,给你重要支持,在你开怀大笑时,与你分享快乐。那些难以忘怀的瞬间——那曾让你大笑、让你开心,或让你沮丧、让你流泪的每一个时刻,都镌刻在你的记忆深处。大学集体,留住的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青春时光和少年芳华。

大学集体,也是珍贵的情商教育课堂。在与身边人的相处中,你磨练了性格,收获了成长,习得了宽容(同理心),懂得了合作(团队精神)。大学同窗也成为走上社会后,相互激励、扶持,陪伴成长、共获成就的那一群人。

若有诗意藏于心,岁月从不败华年。我们热诚地邀请你,写出你所在的大学集体的故事,与或院系、或班级、或社团等各种集体有关的回忆。我们相信,这些在校期间难忘的故事,这些尽管离开清华,仍延续感动的故事,将激励其他清华校友,特别是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更好地传承和光大清华的集体精神。

以上专题,如果有院系、年级或班级征集到足够可以单独出书的素材,校友总会将负责出版。

💌  来稿须知   稿件要求原创,字数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能提供与稿件内容相关的历史照片最佳。

💌  截止日期  2020年10月31日。

请附作者简介、近照及联系方式。

💌  投稿邮箱   th110_xycbw@tsinghua.org.cn

清华校友总会

2019年9月

2020年第149期

策划 | 唐杰

统筹 | 宋述强

责编 | 黄文辉

编辑 | 谢琼

校对 | 田阳

版面 | 蔡颖 谢琼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