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3.1%,网络直播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种重要娱乐形式。然而,网络直播的崛起和发展也一路伴随争议,一些中小型平台更是乱象频出。“8岁男童2小时打赏主播9.3万”“00后女孩打赏主播65万”“14岁全网最小二胎妈妈成网红主播”……从2017年开始,类似案例便不时曝光。日前,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部门针对网络直播行业及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启动了专项整治。在此背景下,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测评30款网络直播App,并于16日发布《网络直播App未成年人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绝大多数被测App无法有效识别未成年人并征得家长同意;46.7%的被测App存在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内容且没有明显提示,其中尤以软色情内容最为突出,多个App内有女主播穿着低胸装束进行表演,并做出挑逗性动作。被测App普遍无法有效识别未成年人身份
近日,南都个人信息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结合多个安卓应用商店内视频、语音类直播App的下载排名情况,选取了30款直播App作为测评对象。
测评满分为100分,主要从隐私政策合规、账号创建及家长同意、内容建设及审核、特殊技术设计(如青少年模式)、充值打赏设置等五个方面展开,考察被测App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保障未成年用户的网络权益。测评取证时间为2020年7月3日至7月8日(各款App在取证时间之外的变更不计入此次测评)。测评结果显示,30款App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程度均处于中等或低下水平。无法有效甄别用户年龄、无法识别出未成年人并征得其监护人同意,是App的集中失分点。
超四成被测App存在软色情等“少儿不宜”内容
今年6月5日,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会同多个部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相关通知称,低俗表演、诱导打赏、网络赌博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生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恶劣影响,必须坚决予以治理。在中心此次的测评中,主播穿着暴露、言语粗俗的现象也广泛存在:46.7%的被测App存在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内容,其中尤以软色情内容最为突出。查看详细报告,请 点击链接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出品: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采写:南都记者冯群星 蒋琳 李玲 潘颖欣 陈志芳 黄莉玲 李慧琪 朱芳圆 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尤一炜 石莹 邓慧文*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热点站战队
随着疫情稳定,全国多地二手房交易逐步回升。不过近期也出现不少交易纠纷,有人给了首付后卖家不配合过户,也有过户后买家迟迟不付尾款。那么,买卖二手房时,为了交易安全你会不会选择资金存管。(主持:邱永芬)
▊ 南都福利社
南都君今天送出3本《爆笑吧!心理学大神来了》。看的是八卦,学的是心理学!3大时代,40余位心理学大师,18幅搞笑知识点漫画,带你轻松搞懂心理学那些事儿!作者以心理学大神们的奇闻轶事为切入点,用轻松的方式和直白的语言为你讲清心理学的脉络。戳链接,查看参与详情。
点击上图,53元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