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三年(715年),十五岁的李白开始撰写诗赋,有意识地向有社会地位的人递送作品以获得求见的机会,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到戴天山中的大明寺去读书,学习剑术、结交侠客,还写下了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首诗成为他早期的著名诗篇之一,当时他只有十八岁。
早期的游学过程使李白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由于李白的勤奋努力,他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大诗人。
公元742年,已经闻名天下的李白应诏到长安,做翰林供奉,唐玄宗也给他以特别的恩遇。李白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已到,可以一展抱负了。但在翰林院中,除文辞、经学之士外,还有卜、医、棋、术等精通其他专门技艺的人员。他们定期入职当班,待诏于院中,以备皇帝召见,陪伴天子下棋、作画、写字,并为其占卜、治病。总之,他们各以及专长为皇帝游居宴乐服务,没有实际官职。玄宗只是把李白看作御用文人,让他写一些华丽的点缀升平的诗歌,增加宫廷乐趣而已。这种工作很快就让李白感到寂寞和凄凉。宫廷生活,又使李白看透了政治的腐化和罪恶。于是,他感到厌倦了,便请求玄宗让他离去,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
出京不久,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以后又与杜甫、高适同游梁宋。接着又与杜甫同游鲁中名胜。李白夫人许氏死后,他又续娶宗氏,并以梁园、东鲁为中心北游燕赵,南游广陵,往来于宣城、金陵等地。在此期间,他广泛接触民情,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希望东山再起,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
太白醉酒图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在此期间,李白正隐居庐山,但他仍希望有机会为国家平叛立功,于是他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兵败被杀后,李白也被逮捕并判了死罪,后幸得友人相救,才免于一死,最后被叛流放夜郎。他到白帝城时,遇到朝廷下令大赦,才免除流放之罪。于是李白返回浔阳,途经扬州、南京等地,投奔到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里。
762年,李白病逝,葬在当涂县东南的青山西麓。
李白以其热烈豪迈的个性、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奏响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最强音。他的诗歌反映了多方面的时代生活,有对帝都长安壮伟气象的热情礼赞;有对壮丽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有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有对叛乱势力的斥责,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的讴歌;也有对当时腐败统治的尖锐批判,表现了鄙视权贵的傲岸精神,等等。他的诗歌热情奔放,雄奇伟丽,感情澎湃如江河直泻;他的诗歌语言夸张而且自然率真,瑰丽多彩又明白流畅,全无刻意雕琢斧凿的痕迹;他的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