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长三角再次携手立法,江苏、上海、浙江三地人大常委会陆续表决通过《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作为三地人大常委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三份同步制定、同步通过的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同时施行。三地地方立法高度协同,是在法治轨道上对示范区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一体化制度创新的引领、保障和推动。

相比于以往,此次协同立法工作机制上又有创新,体现在共同起草、共同调研、共同修改上,为今后创新改革预留空间,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示范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此次立法围绕先行先试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为落实示范区总体方案,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对示范区统一规划、土地利用、投资项目、基础设施互联等进行了规范。

生态保护,一直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沪苏浙皖山水相连、河湖相通、区位毗邻、生态相依,湿地保护修复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本周,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安徽池州举行。会议提出,“三省一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会上还签订了《高邮湖区域湿地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和《新安江流域湿地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加强长三角湿地保护合作共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部门协调发展趋势明显,动作频频,各行各业都跑出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本周,沪苏浙皖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上,四地检察机关会签推动长三角区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协作等意见,努力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长三角样本”。

长三角地区是民营经济起步最早、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明确要求,完善检察机关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协作配合机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为此浙江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合力助企解决系统性、深层次问题,“法护营商”氛围日益浓厚。

这一周,交通运输部召开“创新海事服务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锚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主动融入交通运输发展大格局,聚焦服务船员、船舶、港航企业,推出十项利企便民的海事创新服务,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支持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幕拉开,马鞍山市紧抓机遇,近日出台《关于全面融入南京的若干举措》。这份文件详细列出26项行动计划,着眼于进一步深化与南京的合作关系。在产业发展上,两地将共同培育数字经济,加强软件园区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此外,马鞍山还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缩短与南京的通勤时间。

为了提升干部的能力和服务质量,马鞍山市县两级将选派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南京学习交流,并且每年都会有具体的成果输出。同时,在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方面,马鞍山将实施一系列合作计划,例如与南京优质医院建立医联体,提升市民的健康福祉。马鞍山市还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机制,将融合南京的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和月度考核中,进一步提升合作的实效性。

本周,围绕“以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主题,长三角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2024年春季会议举办。联盟“专家队伍”扩容,合作半径持续扩大,联盟通过举办专业论坛,协助开展外资企业对接会,组织学习先进城市经验,为成员单位、服务城市带来协作新机遇,太湖之畔涌动着发展的澎湃“新动能”。

与此同时,长三角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也在持续发力。本周,安徽省宣城市发布消息,今年以来,全市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备案7281人次。该市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达153家,数量位居安徽前列;异地就医线上备案平均处理时长、问题协同平均处理时长分别压缩至14.09小时、1.11天;费用协查时长压缩至1天,平均提速80%以上。

整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悦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