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陈江
视频截图
近日,河北“反诈老陈”陈国平发布视频喊话求职竞聘协警,“如果敢用我、想用我、能用我的,可以和我联系,去做协勤或者是返聘”,表示想继续从事反诈宣传。面对网友们“混不下去”的质疑,尽管老陈回应称自己有固定收入,求职不要薪资。但这一举动还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陈国平作为曾经的警察,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普及反诈知识,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成为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他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传播方式的创新。然而,当他选择辞去公职投身网络时,争议就随之而来。如今又想重归公职队伍,注定会争议不断。这种争议并非单纯出于对个人选择的质疑,更多的是对公职人员身份与网红角色之间界限的把握和平衡。
对于陈国平来说,选择在公职与网红之间游走,无疑是一种挑战。某种程度上,公职代表着权威和规范,而网红则意味着自由与多元。这两种身份在本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运营模式。从公职到网红,又准备从网红到公职,陈国平如何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既保持自己的职业追求,又不辜负公众的期待,一直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实际上,公职与网红身份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一个人既可以有公职身份,也可以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当初“反诈老陈”之所以能成为网络大V,背后其实离不开公职身份的加持。但这两种身份的冲突也是一直存在的。公职人员需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和纪律,而网红则需要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兼顾商业利益和粉丝需求。尤其重要的是,体制内的网红,不能利用公职身份谋取私利,不能在利益分成上跨越公私两者的界限。
显然,在公职身份与网红角色之间寻求平衡并非易事,需要解决的难题包括身份认同、职责冲突、公众期待等多个方面。所以,当一个因职业而走红的个体,辞去公职做一个单打独斗的网红,这种转型看上去容易,真的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尤其在需要有权威背书的公共服务领域更是如此。一直以来,“反诈老陈”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个人能力和经验的挑战,更有社会大众对于公职人员形象和行为的期待和审视。
此次,人们之所以质疑“反诈老陈”竞聘协警的决定,其实是在质疑一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既想拥有公职身份进行反诈宣传的资源和平台,又想享受网红带来的流量和影响力。这种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在职业选择上的矛盾与迷茫,但这种矛盾几乎可以说是所有职业人共同面对的困境。因此,我们不该简单地将“反诈老陈”的求职行为,视为“混不下去”又转向公职而予以嘲笑。而应该看到他在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之间一直在寻找平衡,努力走向“既要又要”的目标。公众也理应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一现象,并尊重每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追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