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Apple Watch 4 的这几天我常常会出现「我能掌控一切」的幻觉,并非是说 Apple Watch 4 有多么强大,而是它带来的「比任何只能设备都更贴近我」的感觉,仿佛像一个器官一样随时出现又随时消失。本质上,Apple Watch 4 是一个「多余」的产品,它没有 Apple 其它设备那样的全能,然而主打健康功能的它获得了更靠近身体的权力,正如 Jonathan Ive 所说的那样,Apple Watch 是一台「让你更少用 iPhone 的 iPhone 」,这句话的所指对象并非 Apple Watch ,但用在这里却非常恰当——我相信这点明了它的本质使命,但这个使命尚需在未来发生。
一、设计,还是「设计」
Apple Watch 4 是一个「设计」出来的产物,这看似是一句废话。然而这里的「设计」二字是有两层含义的:正如字面意义那样,它首先指代的是产品的工业设计和软硬结合,另一重含义则在于,它其实是 Apple 设计的一个「局」。
Apple Watch 4 的工业设计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实际上从第一代 Apple Watch 开始就已经没有任何进化的必要了。任何一代的 Apple Watch 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主题:连接未来和现在。因而在它身上既能看到服务于新内容的元素,还能看到固守于就旧时代机械腕表的设计特征。例如,它们都把背面同样看作「需要设计」的部分;例如 Digital Crown 的存在与其说是「必要的」不如说是「需要的」;再例如它的时间呈现方式仍然是「虚拟指针」而非其它——这对于其它厂商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选择,但对于主张「Redesign」的 Apple 来说,设计师们真的认为指针就是最好的时间呈现方式吗?Digital Crown 真的就是最佳命名方式吗(机械表的「把头」也被称作「表冠」,即 Crown)?至于表盘背面,让我们先看例子:
这是 Apple Watch 4 的背面:
Steve Jobs 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工匠是不会在橱柜的背后用已经烂了的木头的,即使没人看见」——这句话不能解释 Apple Watch 4 的表背为何如此设计,Moto 360/ Galaxy Gear/ LG G Watch 的表背就是烂木头吗?它们的设计充其量算「没有才华」,至少它们做到了有序和功能完备。Apple Watch 4 的表背形态的来源,其实是:
机械表的背透是一种「私密的表盘」,它将自身的运行原理和内在结构向用户敞开,进而使之获得了一种「生物性」,它有心跳,有脉搏,复杂的结构隐含了一种不可知,这些表现与人类对生命本身的本能体验非常相近,这或多或少地构成了机械表的魅力所在。而在 Apple Watch 上,取代它的是四个半球体的传感器—— Apple Watch 的背部真的只有四个传感器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表背,它向用户敞开了它自身。在这点上,Apple Watch 选择了一条传统之路,这意味着苹果并不打算让「腕表」——这一长久地驻扎在人们心中的概念——被彻底革掉,甚至说,苹果对于「我们能否让用户放弃它们的机械表而选择 Apple Watch」这个问题是缺乏信心的。对传统机械表的模仿充斥在 Apple Watch 的整个设计体系当中:
Apple Watch 的 Digital Crown 从初代到现在仅仅经历了一次实质意义上的更新,然而也仅仅是通过一个线性马达而为用户提供反馈,从历史维度上考虑这岂非是一种退化?如果 Apple Watch 希望能 Redesign 腕表这一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产品形态,那么在任何意义上,表冠就是一个不该存在的设计要素,自然一个反馈更明确的,更靠近机械结构体验的表冠就更不应该存在了。另一个更显著的问题就是 Apple Watch 的表盘:
在 Series 4 上增加了很多表盘样式,除开一些显然带有装饰性目的的,最让我上瘾其实是这款:
这个表盘的目的非常明确,它希望能为用户在最小的空间内提供最多的信息。因而在设计上就带来了一个难题:如何才能把这些信息组织起来,让它们之间不会相互打扰,更不能让用户不知所措。「组织形式」本身是一个存在于历史视野之内的问题,它本能地需要服从于人们的「期待视野」,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一似曾相识的表盘形式:
Series 4 的处理是很直截了当的,它通过类似于传统机械表的表盘布局来满足了用户的「期待视野」,同时还提供了更多且更有效的信息,心率、日期、记步、温度、音乐……等等等等,这种信息呈现方式溢出了用户的期待,类似于当我看见桌子上有一杯透明的液体时,我下意识地以为那是一杯水,而当我喝下它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杯昂贵的香槟—— Apple Watch 4的复杂表盘用信息溢出的方式来向用户证明自己比传统机械表做得更好。而能够让表盘显示更多复杂信息的前提,是屏幕的变化。
更大的屏幕能够为 Series 4 带来两个更好的改变:一是终于可以采用圆角矩形的屏幕形态了;二是终于可以使用彩色的表盘,而不必可以隐藏屏幕边缘了。在屏幕尺寸固定的前提下,圆角矩形能够更方便地对屏幕内容进行安排,也更优雅,但实际可用显示面积也会降低,尤其是当采用「曲率连续」的圆角矩形时,它的实际可用面积相比直角矩形和四个1/4圆内切的非曲率连续圆角矩形更少。
因此以往的 Apple Watch 的屏幕边缘都是直角的。而当实际屏幕尺寸要大于显示内容所需的屏幕尺寸时,圆角矩形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这个优势体现在新推出的装饰性表盘上:
这些表盘的动画在圆角矩形和 3D 玻璃的装饰下,会带来一种「流动感」,水、空气和火焰仿佛在向四周衍射,即使当我仅仅为了看时间而抬起手腕时,它也会让我的实现在表盘动画上停留一下来凝视这团火焰是如何缓慢地迸发出来,又如何流出屏幕之外。我是一个长期佩戴机械表的人,我的手表是一块 Hamilton :
佩戴手表并不会让我更加守时,在一个智能手机随身的年代,它的报时功能也被大大削弱。实际上,最能解释为何我愿意佩戴腕表以及抬腕凝视的原因,其实是它能随时让我沉静下来,无论在任何让我感觉到失控的危险时刻,表盘上克制的小三针和深邃的镀镍烤蓝工艺都能让我回归冷静。这是因为我的腕表是机械的,是落后的,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停摆的黑箱,但它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了6年之久的。而在 Apple Watch 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在数字荧幕上达到机械表同样的使人沉静的效果?」
现代医学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当然可以质疑瑜伽的物理性作用,但是在心理暗示上瑜伽仍然保持着它的效用——它能让人保持沉静,就像每个人在玩 GTA 5 中麦克练瑜伽的桥段时,都会随之一起深呼吸一样。在中国,瑜伽几乎没有影响力,而在西方,瑜伽可能是中产阶级最热衷的神秘主义表达——人人都需要神秘主义。Apple Watch 4 聪明地借助了这一点——瑜伽理论把人体分为地、水、火、风和空五种元素,Apple Watch 4选择了其中最适合在数字荧幕上呈现的三种,并制作成了表盘,并希望由此能同机械表一样,让凝视表盘的人回归沉静。
这些天的体验中,这三种表盘最让我喜欢。而在每一次随着表盘动画进行深呼吸时,我都能感受到它通过一种「神秘主义式健康」在与我发生联系。而在另一种表盘上,Apple Watch 4 更大的屏幕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想要有效地组织一个含有众多信息的复杂表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这里,设计师能做的选择并不多,而色彩,几乎是它们必须运用的设计要素。以往的 Apple Watch 的屏幕太小了,苹果必须将它隐藏在四周宽大的边框之内,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苹果希望用户不会意识到 Apple Watch 的边框有多宽以及屏幕有多小,边框是黑色的,设计师必须让黑色充满屏幕的大部分空间,以达到在视觉上隐藏边框的效果。
而在新 Apple Watch 上,更大的屏幕让设计师们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丰富的色彩」了,于是不仅在复杂表盘上,Apple Watch 更是应激反应一般处处都在采用大量而复杂的色彩构成——当我看到可以为「米奇和米妮」这两款儿童表盘选择多种配色时,我脱口而出:苹果真有点恶趣味了。
Jonathan Ive 在初代 Apple Watch 刚刚问世的时候就曾非常坦诚地表示:「做 Apple Watch 时我们找外人了」:
在这份名单里,我们不仅能找到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师,还能找到传统手表的设计师,例如 Newson:
这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一项主张 Redesign 的苹果和 Ive 怎么就突然找起了外援?二是即使找了外援,为什么还要找传统手表的设计师?因为 Apple Watch 其实就是一款「传统手表」,无论是新 Digital Crown 、表盘设计、表背设计还是能让人沉静的「瑜伽表盘」,都体现了 Apple Watch 仍然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手表,只不过它想要证明自己远比任何一块机械表都要好。那么在 Apple Watch 4 上又有哪些功能并不是对机械表原有功能的强化呢?
二、功能,还是幻觉
Apple Watch 4 的整个功能体系,是建立在「连接、健康、输入/输出以及信息显示」四个维度之上的,且无论是哪个维度它都做到了较高的完成度,意味着「能做好的都做好了,不能做好的也都没做好」,总体上看,这不符合我对一款 Apple 产品的基本预期,仅有完成度仍然是不够的,我们期望 Apple Watch 作为一款「Big thing」能带给我惊奇乃至惊艳的表现。
正如我在开头提到的—— Apple Watch 是一款让你更少用 iPhone 的 iPhone ——苹果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推进 Apple Watch 的LTE化,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 Apple Watch 拜托 iPhone ,甚至让 Apple Watch 的用户摆脱 iPhone 带来的影响。
iPhone 是否带来的坏影响是一个需要深刻挖掘的问题。眼下能探讨的是:Apple Watch 4是否足以让用户摆脱 iPhone?
「 Apple Watch 是一个精选窗口」这是我这几天体验中最深的感触,它会把那些「必要的」信息从 iPhone 中筛选出来再推送给你,从而让你更安心地原理 iPhone (智能手机)。在这一点上,Apple Watch 成为了 iPhone 的附庸,它的存在只有在 iPhone 的存在发生且会带来坏影响时才有效。这让人少有地感受到 Apple 似乎没多大的野心,甚至有些反常。一个很直观的道理是:如果苹果打算将 Apple Watch 打造成下一代计算平台,那它现有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Apple Watch 的角色是什么?——我经常会用它完成以下诸事(在没有 LTE 的前提下):
查看时间、天气等信息
查看各种 App 的通知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打开手机
播放音乐、播客等媒体内容,以减少我打开 iPhone 的次数
回复一些不需要复杂输入的来信,如微信、短信等
使用 Apple Pay
使用 Wallet
以上无论哪种情况,Apple Watch 都只完成了一件事——让我更少地使用 iPhone。我相信即使有了 LTE 情况也不会有所改观。仅从连接方面来看,现有的 Apple Watch 不会使我的生活发生本质改变,这是因为它本来就没多少野心吗?
即使在输入和输出方面,Apple Watch 4 也是轻量的,因为苹果深知它现有的能力不足以负担更重度的内容处理。在回复信息时,Apple Watch 仅有两种输入方式:语音和手写。它没有键盘,当然这么小尺寸屏幕之内也容不下一块键盘;它也不会显示更多的信息,当然更多的信息会让小尺寸屏幕看起来更拥挤。
健康功能似乎就成为 Apple Watch 的 One More Thing 了,心率、记步、久坐提醒、深呼吸等等等等诸多功能一应俱全。Apple Watch 希望让你变得更健康,它甚至为此搭建了一个「成就系统」和一个「社交系统」:
这意味着 Apple Watch 与 iPhone 的根本不同: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主动的。iPhone 是被动的,但是能提供更多更复杂的信息;Apple Watch 是主动的,因此它需要尽可能地减少打扰你的次数。从另一个角度看,在 iPhone 面前的用户是主动的,而在 Apple Watch 面前的用户则是被动的——现在的问题是,苹果为什么需要一个「主动的」设备?
乔布斯在世时会严格限制子女使用 iPad 的时间,iPhone 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通过一块巨大的屏幕来展现海量信息的设备,本质上都是不「健康」的。如果对比 Apple Watch ,我们可以说 iPhone 是一个让人类(主动地)连接互联网(信息世界)的设备,而 Apple Watch 则是一个让互联网(信息世界)主动地连接人类本身的设备。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健康」的含义就是:一个设备是否更加靠近人类自身。
那么「健康功能」与其说是一个必要的功能,不如说是一种暗示,通过它我们会认为 Apple Watch 是更「健康」的,并且当下的 Apple Watch 确实是更健康的。这么说苹果好像一个圣徒,他似乎在帮助用户隔绝掉「信息世界」带来的不健康的影响。作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当然有理由这样做,但不能排除另一种更坏的可能。
iPhone (智能手机)当然改变了世界,但这种改变不全是好的(正如乔布斯会严格限制子女使用 iOS 设备的时间):它让我们的记忆力变差;让我们变得懒惰;让信息因唾手可得而变得廉价;让人类的叙事符号开始退化;让很多事情失去了必要的仪式感等等等等。iPhone 造成的恶劣影响开始显著,苹果需要用一种更新的设备来抵消掉 iPhone 的坏影响,甚至在某个必要的时刻取而代之。而另一个问题是:未来的信息世界究竟是人类主动,还是设备主动?
在传播学领域有一个经典理论称为「期待视野」,浅白地解释就是,人们只会倾向于看到那些他们曾经见过的信息,很多媒体平台的推荐机制都是基于这个理论的,尽管它们由于缺乏深思梳理而在大多情况下会显得笨拙。在此前提下,在 AI 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的时候,「主动的设备」所推送的信息是否能完全满足用户对信息的摄入需求?换而言之,在未来的某一个阶段,设备会否自行在「信息世界」搜索信息并判断它是否满足它所服务的用户的需求,从而进行主动的推送?这大概就是所谓「Apple Watch 的布局」了。
按照这个命题往前推的话,我们会发现 Apple Watch 的使命其实是像让用户产生幻觉。它通过「健康功能」来暗示它与用户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对 iPhone 替代性是为了让用户慢慢接受「放弃 iPhone」的状况;以及它的主动性是为了验证「主动性设备」能在多大程度上被用户接受并对用户产生影响。迟早会有一天,这些幻觉会促使每一个用户从使用「被动的互联网设备」过渡到使用「主动的互联网设备」,到那时,Apple Watch 的革命性才真正展开。
三、设备,还是肢体?
无论是「设计上对传统手表的模仿」还是功能上「对 iPhone 的信息进行的简化处理」都显示出 Apple Watch 尚且是一个「时机未到」的设备,而即便如此,它仍然显示出它的可用性。这种可用性的重点在于它带给我的感觉,毋宁说是错觉,也就是「我能掌控一切」。
在 Apple Watch 4 的帮助下,我能更方便地处理一切「必要」的信息推送,我能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深呼吸、起立走动一圈、开启计步器等等等等。「过于」主动的 Apple Watch 让我在刚接触它的前几天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它让「功能」的实现变得无比方便。
日本导演押井守在其作品《攻壳机动队》中构想了一个「电子脑化」的世界,具体是:在未来世界中,人类对处理更多信息的需求和滞后的大脑性能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就开始了使用性能更强的,速度更快,储存空间更大,更能随时进行通信的「电子脑」。作为人脑的加强版本,「电子脑」足以取代人脑的全部功能。如果我们将人脑看作是一种「设备」,那么它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前沿的科学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人脑都是「主动的」,当你躲避突然袭来的砖头时,当球员以极快的速度运球过人时,当司机遇见前车的急刹时,如此短的时间内人类是很难「有意识地」采取应对措施的,在这些情况下,是大脑直接接管了你身体的处置权而主动地发号施令。事实上,人类其它的肢体和器官也都有「主动」情况的存在,这种主动能让你得心应手地处理许多突发状况,这与 Apple Watch 带给我的「我能掌控一切」的感觉类似。之所以我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Apple Watch 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地帮助我处理了许多任务,它更像是我戴在手腕上的另一个「大脑」。
健康是 Apple Watch 最先涉足的领域,因为这是当下人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随着算力的提高,未来的 Apple Watch 必然会涉足更多领域,于此同时它会接管我们大脑的更多功能,因为它是当下唯一的「主动性设备」。这可能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 Apple Watch (未来可能就不叫这个名字了)接管了大多数冗余的信息处理任务,从而让我们的大脑更加专注;二是正如押井守描述的那样,Apple Watch 会取代我们的大脑。无论是哪种情况,未来已经逐步发生了。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有这样的陈述: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的改变会引发人类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许是生物性的——它不止会改变我们通信、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人的生物特征。
Apple Watch 会是这样的未来的启示录吗?在未来尚未发生之前,我们可以尽情幻想,但发生之后,我们只有接受的份儿了。
四、说点实际的
不着边际地谈了这么多,是时候说点实际的了。在体验 Apple Watch 4 之前,我还体验过许多智能手表,毫无疑问 Apple Watch 4是其中最优秀的电子设备(甚至很多799、1099的设备都完全没有可用性)。记得葱老板第一次拧动新 Digital Crown 时发出的惊喜的尖叫声:卧槽!卧槽!卧槽!——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在其它方面,无论是屏幕素质,系统流畅性,应用丰富度以及易用性上面,Apple Watch 4都领先了所有对手一大截。
这个应用列表界面曾被很多人吐槽为「逼死密集恐惧症」,然而实际上手体验了之后,我更愿意称它为「天体图」,这种近大远小、有明确坐标暗示的图形设计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地图」,再结合流畅的动画和圆形的图标,会让人直观感觉到「苹果好像在这块手表中加入了一个天体图」,所以它不会让人有不适的感觉。
本质上说,Apple Watch 4 即使再优秀,它都是一个附属品,这意味着它适合每一个 iPhone 用户,但没有人真正对其有刚需。在考虑是否入手之前,你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 Apple Watch 是否适合自己:
你是否经常需要不被打扰地专心处理某件事?
你是否没有按时运动的习惯,但又希望让身体更健康?
你是否经常会有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时刻?
你是否想要拥有一块手表,但又担心它没有实际用途?
以上几个条件无论你满足哪个,都值得你购入一块 Apple Watch 4。就目前阶段来讲,Apple Watch 4的售价(3199元 )相对于 Apple Watch 3并没有高出太多,但它能带来的体验却是后者怎么也比不上的,尽管没有了 ECG 功能,也在大多数城市都不能用 LTE,但它仍然要比它的上一代产品更值得购入。还有,搭配 AirPods 体验更佳哦!